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721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0
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包括保护箱、加样装置、萃取装置和检测控制装置,加样装置包括样品盘、加样管、搅拌杆、连接板和滑台,样品盘转动在保护箱内,样品盘上设置样品杯,加样管和搅拌杆连接在连接板上,萃取装置包括取样管、蠕动泵和测油分离管,取样管连接在连接板上,取样管通过蠕动泵与测油分离管的进液口连接,测油分离管的萃取相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连接检测控制装置,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还连接吸附柱,吸附柱连接检测控制装置。本技术能够实现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减少操作人员与有机溶剂接触的机会,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样品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家规定的水质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标准检测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然而,这些标准方法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方法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操作繁琐且标准化程度较低。其次,样品前处理过程耗时较长,且操作步骤繁琐,这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检测效率。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会接触到有机溶剂,如四氯乙烯和正己烷等,这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减少操作人员与有机溶剂接触的机会,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包括保护箱、加样装置、萃取装置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加样装置包括样品盘、加样管、搅拌杆、连接板和滑台,所述样品盘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护箱内底部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样品盘上设置多个样品杯,所述加样管和所述搅拌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位于所述样品盘上方,所述搅拌杆由搅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连接板与滑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滑动连接在所述保护箱侧壁上并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萃取装置包括取样管、蠕动泵和测油分离管,所述取样管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取样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测油分离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测油分离管的萃取相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通过十通切换阀连接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所述保护箱内还设有吸附柱,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还通过切换阀连接所述吸附柱一端,所述吸附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并对样品进行检测。

4、优选地,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机、测油仪和比色皿,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通过十通切换阀连接所述比色皿,所述吸附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比色皿,所述比色皿设置于所述测油仪上,所述测油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蠕动泵和所述十通切换阀均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5、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样品杯内溶液体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6、优选地,所述加样管通过所述十通切换阀连接注射泵。

7、优选地,所述测油分离管为红外分光测油分离管,所述红外分光测油分离管顶端设有进气口,侧壁顶部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废液口,侧壁底部设有萃取相口,侧壁中部靠下位置设有排水口,所述测油仪为红外分光测油仪。

8、优选地,所述测油分离管为紫外分光测油分离管,所述紫外分光测油分离管顶端设有进气口,侧壁顶部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排水口,侧壁底部设有废液口,侧壁靠近其底部位置设有萃取相口,所述测油仪为紫外分光测油仪。

9、优选地,所述吸附柱设置为两个,通过切换所述切换阀能够使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与其中任一个所述吸附柱连通。

10、优选地,所述油水分离装置中的分离腔体中设置有机相分离膜,通过所述有机相分离膜完成水油两相分离。

11、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连接有两个清洗管,分别用于清洗所述搅拌杆和所述取样管。

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3、(1)自动化和标准化:该装置能够自动完成样品加样、测量体积、搅拌、转移、分离、检测等步骤,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并提高了操作的标准化程度。

14、(2)提高检测效率:由于自动化处理,该装置能够显著提高样品前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整体的检测效率。

15、(3)降低工作强度:操作人员只需监控装置的运行情况,无需进行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16、(4)减少有机溶剂接触:装置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了人工与有机溶剂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健康受到的危害。

17、(5)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装置能够提供一致性较高的样品处理方法,从而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箱、加样装置、萃取装置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加样装置包括样品盘、加样管、搅拌杆、连接板和滑台,所述样品盘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护箱内底部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样品盘上设置多个样品杯,所述加样管和所述搅拌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位于所述样品盘上方,所述搅拌杆由搅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连接板与滑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滑动连接在所述保护箱侧壁上并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萃取装置包括取样管、蠕动泵和测油分离管,所述取样管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取样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测油分离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测油分离管的萃取相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通过十通切换阀连接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所述保护箱内还设有吸附柱,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还通过切换阀连接所述吸附柱一端,所述吸附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并对样品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机、测油仪和比色皿,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通过十通切换阀连接所述比色皿,所述吸附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比色皿,所述比色皿设置于所述测油仪上,所述测油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蠕动泵和所述十通切换阀均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还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样品杯内溶液体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管通过所述十通切换阀连接注射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油分离管为红外分光测油分离管,所述红外分光测油分离管顶端设有进气口,侧壁顶部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废液口,侧壁底部设有萃取相口,侧壁中部靠下位置设有排水口,所述测油仪为红外分光测油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油分离管为紫外分光测油分离管,所述紫外分光测油分离管顶端设有进气口,侧壁顶部设有进液口,底端设有排水口,侧壁底部设有废液口,侧壁靠近其底部位置设有萃取相口,所述测油仪为紫外分光测油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设置为两个,通过切换所述切换阀能够使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与其中任一个所述吸附柱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装置中的分离腔体中设置有机相分离膜,通过所述有机相分离膜完成水油两相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还连接有两个清洗管,分别用于清洗所述搅拌杆和所述取样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箱、加样装置、萃取装置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加样装置包括样品盘、加样管、搅拌杆、连接板和滑台,所述样品盘转动设置在所述保护箱内底部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样品盘上设置多个样品杯,所述加样管和所述搅拌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位于所述样品盘上方,所述搅拌杆由搅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连接板与滑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台滑动连接在所述保护箱侧壁上并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萃取装置包括取样管、蠕动泵和测油分离管,所述取样管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取样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与所述测油分离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测油分离管的萃取相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通过十通切换阀连接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所述保护箱内还设有吸附柱,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还通过切换阀连接所述吸附柱一端,所述吸附柱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装置,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并对样品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机、测油仪和比色皿,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出油口通过十通切换阀连接所述比色皿,所述吸附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比色皿,所述比色皿设置于所述测油仪上,所述测油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蠕动泵和所述十通切换阀均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样品前处理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江宋大千马品一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