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49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结构包括:输送轴、操作台、多段恒温组、温度显示器、散热层,输送轴与操作台进行电连接并横向贯穿于多段恒温组内部,操作台与多段恒温组侧端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多段恒温组进一步改进后,其依据气密箱与一号、二号隔热层相互配合下能提高恒温腔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防止恒温腔内部温度因边缘普通金属影响产生的持续散发情况,进而能达成节能的效果,断绝温度的持续散发而产生的过度用电情况,然后气密箱内部底层装有的两组加热器加持下,使得利用单段两组加热器的数量压制可提高对多数量的鞋底进行一同恒温,取代原有的单段单组加热器而产生的恒温不均匀或不完全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恒温,具体的是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


技术介绍

1、恒温箱具有将温度高度自身温度的物品进行降温特性,其均在鞋底制造成型工序当中进行使用,使得根据恒温箱所配备的平行输送轴能稳定的将刚发泡而出的鞋底进行逐一输送,进而在输送过程利用恒温箱的恒温特性来将鞋底的温度进行降低,完成鞋底的形状固化,使得温度递减后能让鞋底达到所需的大小;

2、但现有的恒温箱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恒温箱边缘均为金属面,使得在恒温过程中受边缘金属面与外界通透的影响下极易造成内部温度的散发,使之需让加热箱进行持续作业,从而无法达成节能效果,同时因原有的单段单组加热箱无法满足多数量的鞋底进行同时恒温,极易造成恒温的不完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结构包括:输送轴、操作台、多段恒温组、温度显示器、散热层,所述输送轴与操作台进行电连接并横向贯穿于多段恒温组内部,所述操作台与多段恒温组侧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固定于多段恒温组顶部,所述散热层设置于多段恒温组的中下区域。

3、更进一步的,所述多段恒温组设有垂直件、气密箱、部件置放端、恒温腔,所述垂直件固定于气密箱的下端,所述部件置放端嵌入于气密箱的中下区域,所述恒温腔贯穿于气密箱的中上区域,所述气密箱顶部与温度显示器相连接,所述恒温腔与输送轴进行间隙配合。

4、更进一步的,所述气密箱设有耐热层、装配腔、一号隔热层、二号隔热层、导管、拼接扣、加热器,所述耐热层内部与装配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隔热层定位于装配腔的顶部区域,所述二号隔热层与一号隔热层以完全对称方位进行分布,所述导管贯穿于二号隔热层的底部,所述拼接扣与导管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顶部与拼接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加热器通过拼接扣、导管与二号隔热层内侧相通,所述加热器定位于部件置放端内部并通过导管与恒温腔相通,所述一号、二号隔热层、布置于恒温腔的上下区域。

5、更进一步的,所述气密箱下端区域设有多组垂直件,其垂直件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气密箱边缘为完全实心形态,所述部件置放端外部装有开合门,所述恒温腔以横向直线方位进行贯穿气密箱的中上区域。

6、更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为方形实心形态并且顶部两侧以倒平角工艺进行处理,所述装配腔的内壁为精抛光形态,所述一号、二号隔热层、的形状、长度均为一致,所述导管在单组加热器上共设有两根,所述加热器共设有两组。

7、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通过多段恒温组进一步改进后,其依据气密箱与一号、二号隔热层相互配合下能提高恒温腔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防止恒温腔内部温度因边缘普通金属影响产生的持续散发情况,进而能达成节能的效果,断绝温度的持续散发而产生的过度用电情况。

10、2.本技术通过气密箱内部底层装有的两组加热器加持下(单段内均包含有两组加热器),使得利用单段两组加热器的数量压制可提高对多数量的鞋底进行一同恒温,取代原有的单段单组加热器而产生的恒温不均匀或不完全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结构包括:输送轴(1)、操作台(2)、多段恒温组(3)、温度显示器(4)、散热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1)与操作台(2)进行电连接并横向贯穿于多段恒温组(3)内部,所述操作台(2)与多段恒温组(3)侧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4)固定于多段恒温组(3)顶部,所述散热层(5)设置于多段恒温组(3)的中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恒温组(3)设有垂直件(31)、气密箱(32)、部件置放端(33)、恒温腔(34),所述垂直件(31)固定于气密箱(32)的下端,所述部件置放端(33)嵌入于气密箱(32)的中下区域,所述恒温腔(34)贯穿于气密箱(32)的中上区域,所述气密箱(32)顶部与温度显示器(4)相连接,所述恒温腔(34)与输送轴(1)进行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箱(32)设有耐热层(321)、装配腔(322)、一号隔热层(323)、二号隔热层(324)、导管(325)、拼接扣(326)、加热器(327),所述耐热层(321)内部与装配腔(3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隔热层(323)定位于装配腔(322)的顶部区域,所述二号隔热层(324)与一号隔热层(323)以完全对称方位进行分布,所述导管(325)贯穿于二号隔热层(324)的底部,所述拼接扣(326)与导管(32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327)顶部与拼接扣(32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加热器(327)通过拼接扣(326)、导管(325)与二号隔热层(324)内侧相通,所述加热器(327)定位于部件置放端(33)内部并通过导管(325)与恒温腔(34)相通,所述一号、二号隔热层(323、324)布置于恒温腔(34)的上下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箱(32)下端区域设有多组垂直件(31),其垂直件(31)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气密箱(32)边缘为完全实心形态,所述部件置放端(33)外部装有开合门,所述恒温腔(34)以横向直线方位进行贯穿气密箱(32)的中上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321)为方形实心形态并且顶部两侧以倒平角工艺进行处理,所述装配腔(322)的内壁为精抛光形态,所述一号、二号隔热层(323、324)的形状、长度均为一致,所述导管(325)在单组加热器(327)上共设有两根,所述加热器(327)共设有两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结构包括:输送轴(1)、操作台(2)、多段恒温组(3)、温度显示器(4)、散热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1)与操作台(2)进行电连接并横向贯穿于多段恒温组(3)内部,所述操作台(2)与多段恒温组(3)侧端相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4)固定于多段恒温组(3)顶部,所述散热层(5)设置于多段恒温组(3)的中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恒温组(3)设有垂直件(31)、气密箱(32)、部件置放端(33)、恒温腔(34),所述垂直件(31)固定于气密箱(32)的下端,所述部件置放端(33)嵌入于气密箱(32)的中下区域,所述恒温腔(34)贯穿于气密箱(32)的中上区域,所述气密箱(32)顶部与温度显示器(4)相连接,所述恒温腔(34)与输送轴(1)进行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层节能恒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箱(32)设有耐热层(321)、装配腔(322)、一号隔热层(323)、二号隔热层(324)、导管(325)、拼接扣(326)、加热器(327),所述耐热层(321)内部与装配腔(32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隔热层(323)定位于装配腔(322)的顶部区域,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则锐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润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