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18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48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处设有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矩形通孔,并且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机械手,所述矩形通孔的下侧设有上料组件,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支撑与一第二支撑,并且另一端处设有一第三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的顶端架设一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的顶端架设一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的顶端架设一下料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滑动连接上料治具,所述上料治具放置笔记本产品组件。该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具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笔记本辅材装配,特别是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的流水线呈直线形状安排生产,各组装站点设置在工作台面上,这种直线设置工位安装产品,占用较大的工厂长度和宽度空间面积,流水线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都需要生产人员操作,增加生产成本。

2、直线式流水线需要切换的时间长,物料配送的难度大,按直线流水方式取料,有一个工序错误,将导致批量返工。

3、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具有减小长宽空间,提高效率,方便装配等优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处设有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矩形通孔,并且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机械手,所述矩形通孔的下侧设有上料组件,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有一第一支撑与一第二支撑,并且另一端处设有一第三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的顶端架设一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的顶端架设一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支撑的顶端架设一下料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滑动连接上料治具,所述上料治具放置笔记本产品组件。

3、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压辊支撑与第二压辊支撑,所述第一压辊支撑的顶端处设有一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的正下侧,所述第一压辊支撑活动连接一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支撑活动连接一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支撑与所述矩形通孔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辊支撑的顶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缠设一料带。

4、优选的,所述机械手设有一吸接端,所述吸接端通过矩形通孔将料带的辅材吸接至笔记本产品组件。

5、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上料导轨,所述上料导轨的顶端与所述上料治具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设置在所述上料导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的顶端架设一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活动连接一第一竖杆。

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一角设有一气缸柱,所述气缸柱的底端旋转连接一取料板。

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设置在所述气缸柱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的顶端架设一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活动连接一第二竖杆。

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下料导轨,所述下料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与所述第三支撑的中间位置处,并且顶端滑动连接一下料治具。

10、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的顶端架设一下料横杆,所述下料横杆滑动连接一下料竖杆。

11、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端四角处各设有一支脚,所述支脚高度方向的一侧处分别设有一调节轮。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本技术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将上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下侧,减小工作台的尺寸,矩形通孔的设置使吸接端可以前后上料装配,减小空间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上料导轨、下料导轨以及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与下料竖杆配合使用,上下料一体,流畅;支脚处设置调节轮,便于工作台的整体移动,方便装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端处设有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长度方向的两侧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矩形通孔(11),并且中间位置处设有机械手(90),所述矩形通孔(11)的下侧设有上料组件,所述工作台(10)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有第一支撑(15)与第二支撑(16),并且另一端处设有第三支撑(17),所述第一支撑(15)的顶端架设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16)的顶端架设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支撑(17)的顶端架设下料组件,所述工作台(10)的顶端滑动连接上料治具(31),所述上料治具(31)放置笔记本产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压辊支撑(20)与第二压辊支撑(23),所述第一压辊支撑(20)的顶端处设有一矩形结构(29),所述矩形结构(29)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11)的正下侧,所述第一压辊支撑(20)活动连接一第一压辊(21),所述第二压辊支撑(23)活动连接一第二压辊(24),所述第一压辊支撑(20)与所述矩形通孔(1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辊支撑(23)的顶端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辊(21)与所述第二压辊(24)之间缠设一料带(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90)设有一吸接端(91),所述吸接端(91)通过矩形通孔(11)将料带(22)的辅材吸接至笔记本产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上料导轨(30),所述上料导轨(30)的顶端与所述上料治具(3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15)设置在所述上料导轨(30)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15)的顶端架设一第一横杆(40),所述第一横杆(40)活动连接一第一竖杆(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的一角设有一气缸柱(50),所述气缸柱(50)的底端旋转连接一取料板(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16)设置在所述气缸柱(50)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16)的顶端架设一第二横杆(60),所述第二横杆(60)活动连接一第二竖杆(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的顶端固定连接一下料导轨(70),所述下料导轨(7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16)与所述第三支撑(17)的中间位置处,并且顶端滑动连接一下料治具(7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17)的顶端架设一下料横杆(80),所述下料横杆(80)滑动连接一下料竖杆(8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的底端四角处各设有一支脚(7),所述支脚(7)高度方向的一侧处分别设有一调节轮(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5),所述支架(5)的顶端处设有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长度方向的两侧处分别设有至少一矩形通孔(11),并且中间位置处设有机械手(90),所述矩形通孔(11)的下侧设有上料组件,所述工作台(10)长度方向的一端处设有第一支撑(15)与第二支撑(16),并且另一端处设有第三支撑(17),所述第一支撑(15)的顶端架设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二支撑(16)的顶端架设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支撑(17)的顶端架设下料组件,所述工作台(10)的顶端滑动连接上料治具(31),所述上料治具(31)放置笔记本产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压辊支撑(20)与第二压辊支撑(23),所述第一压辊支撑(20)的顶端处设有一矩形结构(29),所述矩形结构(29)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11)的正下侧,所述第一压辊支撑(20)活动连接一第一压辊(21),所述第二压辊支撑(23)活动连接一第二压辊(24),所述第一压辊支撑(20)与所述矩形通孔(1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辊支撑(23)的顶端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辊(21)与所述第二压辊(24)之间缠设一料带(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90)设有一吸接端(91),所述吸接端(91)通过矩形通孔(11)将料带(22)的辅材吸接至笔记本产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笔记本辅材内置式上料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瀚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