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动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10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动力设备。该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壳体、电芯和柔性结构,电芯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电芯为多个,多个电芯安装于容置腔内,电芯的至少一端固定连接于电芯壳体,每个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相邻两个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通过保护盖隔开;柔性结构设在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且柔性结构适于止抵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本体。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柔性结构能够对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本体增加柔性约束,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过程中电芯的晃动位移,降低疲劳破损风险,同时,保护盖与电芯由于柔性结构的隔离而不会发生碰撞,有利于降低电芯的破损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动力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壳体和多个电芯,电芯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多个电芯设置在容置腔内,相关技术中,电芯的底部与电芯壳体之间灌胶,以实现电芯在容置腔内的固定,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被保护盖支撑,但是在振动工况下,保护盖与电芯之间的间隙改变,保护盖与电芯容易碰撞,或者由于电芯内部电解液晃动而导致电芯表面的包塑膜容易疲劳,这都会导致电芯的包塑膜破损,进而导致电芯内部的电解液泄漏,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有利于降低电芯的破损风险。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

3、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动力设备。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壳体、电芯和柔性结构,所述电芯壳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电芯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芯的至少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芯壳体,每个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均与所述电芯本体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中的一个电芯的第一极耳与另一个电芯的第二极耳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通过保护盖隔开;所述柔性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与被所述保护盖隔开的所述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且所述柔性结构适于止抵所述保护盖与被所述保护盖隔开的所述电芯本体。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通过在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柔性结构,能够对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本体增加柔性约束,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过程中电芯的晃动位移,有利于降低电芯的破损风险,同时,保护盖与电芯由于柔性结构的隔离而不会发生碰撞,也有利于降低电芯的破损风险。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结构粘贴在所述保护盖和/或被所述保护盖隔开的所述电芯本体上。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本体包括极芯和包塑膜,所述包塑膜包括包塑膜本体和包塑膜外延段,所述包塑膜本体包覆所述极芯,所述包塑膜外延段与所述包塑膜本体相连,且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适于与所述包塑膜外延段相连,所述柔性结构适于止抵所述保护盖与被所述保护盖隔开的所述包塑膜本体。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结构粘贴于所述包塑膜外延段。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结构为泡棉结构、橡胶结构、硅胶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灌胶孔,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第二灌胶孔,所述第一灌胶孔和所述第二灌胶孔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11、所述电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形成第一灌胶区,所述第一灌胶区与所述第一灌胶孔连通,所述电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第二灌胶区,所述第二灌胶区与所述第二灌胶孔连通。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灌胶观察孔,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与所述第一灌胶区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第二灌胶观察孔,所述第二灌胶观察孔与所述第二灌胶区连通。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灌胶孔、所述第二灌胶孔、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和所述第二灌胶观察孔处均设有封堵片,所述封堵片用于封盖对应的孔。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电芯分为多个电芯组,所述多个电芯组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组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保护盖分隔开,所述保护盖与被所述保护盖隔开的所述电芯组之间均设有所述柔性结构。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电芯组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灌胶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灌胶孔对齐。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二板的第二方向上,在第三方向上,多个所述电芯分为多排,相邻两排所述电芯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每排所述电芯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灌胶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灌胶孔对齐,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模切保护膜,所述模切保护膜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且包覆所述电芯,所述模切保护膜上设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一灌胶孔、所述第二灌胶孔、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和所述第二灌胶观察孔在所述模切保护膜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避让缺口内。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防护片,所述防护片贴设在所述电芯外表面的边角结构处,所述边角结构包括两个不共面的平面相交形成的棱和/或三个不共面的平面相交形成的尖角。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采集线,所述采集线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电芯与所述采集线相连接。

20、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托盘、换热板、底护板、盖板以及上述的电池模组;所述换热板安装于所述托盘,所述换热板内具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板的上方形成安装腔;所述底护板位于换热板的下方,且所述底护板安装于所述托盘;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换热板直接接触,或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换热板之间设有导热结构;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托盘,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换热板与所述盖板之间。

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在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柔性结构,能够对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本体增加柔性约束,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过程中电芯本体的晃动位移,有利于降低电芯本体表面的结构疲劳磨损甚至直接磨破风险,同时,保护盖与电芯本体由于柔性结构的隔离而不会发生碰撞,也有利于降低电芯本体的破损风险。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呈多排多列布置,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多个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压板与所述托盘相连接,同一排或同一列的所述电池模组与对应的所述压板相连接。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气件,所述电气件安装于所述托盘且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电池模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侧部保温层和绝缘支架,所述电池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设有端部保温层,所述侧部保温层、所述绝缘支架和所述端部保温层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有顶部保温层。

24、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2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设备,其电池包通过在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的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柔性结构,能够对保护盖与被该保护盖隔开的电芯本体增加柔性约束,从而减少或消除振动过程中电芯本体的晃动位移,有利于降低电芯本体表面的结构疲劳磨损甚至直接磨破风险,同时,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8)粘贴在所述保护盖(4)和/或被所述保护盖(4)隔开的所述电芯本体(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25)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8)粘贴于所述包塑膜外延段(2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8)为泡棉结构、橡胶结构、硅胶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所述第一板(11)上开设有第一灌胶孔(111),所述第二板(12)上开设有第二灌胶孔(121),所述第一灌胶孔(111)和所述第二灌胶孔(121)均与所述容置腔(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上开设有第一灌胶观察孔(112),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112)与所述第一灌胶区连通;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胶孔(111)、所述第二灌胶孔(121)、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112)和所述第二灌胶观察孔(122)处均设有封堵片(3),所述封堵片(3)用于封盖对应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2)分为多个电芯组,所述多个电芯组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组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保护盖(4)分隔开,所述保护盖(4)与被所述保护盖(4)隔开的所述电芯组之间均设有所述柔性结构(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组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灌胶孔(11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灌胶孔(121)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位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方向上,在第三方向上,多个所述电芯(2)分为多排,相邻两排所述电芯(2)之间通过隔板(51)分隔开,每排所述电芯(2)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灌胶孔(11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灌胶孔(121)对齐,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模切保护膜(52),所述模切保护膜(52)位于所述容置腔(15)内且包覆所述电芯(2),所述模切保护膜(52)上设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一灌胶孔(111)、所述第二灌胶孔(121)、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112)和所述第二灌胶观察孔(122)在所述模切保护膜(52)上的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避让缺口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防护片,所述防护片贴设在所述电芯(2)外表面的边角结构处,所述边角结构包括两个不共面的平面相交形成的棱和/或三个不共面的平面相交形成的尖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采集线(53),所述采集线(53)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容置腔(15)内,且所述电芯(2)与所述采集线(53)相连接。

15.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呈多排多列布置,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多个压板(60),所述压板(60)位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盖板(50)之间,所述压板(60)与所述托盘(20)相连接,同一排或同一列的所述电池模组与对应的所述压板(60)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气件(70),所述电气件(70)安装于所述托盘(20)且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所述电池模组在第三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侧部保温层(802)和绝缘支架(801),所述电池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设有端部保温层(803),所述侧部保温层(802)、所述绝缘支架(801)和所述端部保温层(803)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盖板(50)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有顶部保温层(804)。

18.一种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8)粘贴在所述保护盖(4)和/或被所述保护盖(4)隔开的所述电芯本体(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25)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8)粘贴于所述包塑膜外延段(2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8)为泡棉结构、橡胶结构、硅胶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所述第一板(11)上开设有第一灌胶孔(111),所述第二板(12)上开设有第二灌胶孔(121),所述第一灌胶孔(111)和所述第二灌胶孔(121)均与所述容置腔(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上开设有第一灌胶观察孔(112),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112)与所述第一灌胶区连通;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胶孔(111)、所述第二灌胶孔(121)、所述第一灌胶观察孔(112)和所述第二灌胶观察孔(122)处均设有封堵片(3),所述封堵片(3)用于封盖对应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2)分为多个电芯组,所述多个电芯组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组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保护盖(4)分隔开,所述保护盖(4)与被所述保护盖(4)隔开的所述电芯组之间均设有所述柔性结构(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组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灌胶孔(11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灌胶孔(121)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位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二方向上,在第三方向上,多个所述电芯(2)分为多排,相邻两排所述电芯(2)之间通过隔板(51)分隔开,每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龙陈威张泽宸张中林周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