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协同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含量的竹笋渣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9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协同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含量的竹笋渣加工方法,以废弃竹笋渣为原料,发酵菌种均为食品级,具体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康氏木霉、枝状枝孢霉、泡盛曲霉、凝结芽孢杆菌等多菌种耦联发酵,显著改变竹笋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和含量并大幅提高膳食纤维结合多酚的含量,协同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含量,从而制备出高品质膳食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发酵条件也更易控制,效率高,不易破坏膳食纤维与多酚结合的氢键、静电或离子键等非共价键以及酯键、醚键等共价键,对环境的pH和温度也无显著影响,能大幅提高竹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涉及一种协同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含量的竹笋渣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竹笋渣是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笋头、笋壳等加工副产物,其占整个笋体的60%~70%,研究表明竹笋渣中营养成分与竹笋中营养成分相似,主要包括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多酚、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特别是,竹笋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干笋渣中的总膳食纤维高达60%~65%。竹笋膳食纤维作为竹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组成,具有降低血胆固醇、调节血糖、减轻炎症反应、预防肥胖以及增强肠道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竹笋多酚也是竹笋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抑郁、调节胆固醇等生理功能。

2、膳食纤维按照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是树胶、果胶和半纤维素等组成。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溶于水并且具有较高的粘性,能够吸附葡萄糖、胆固醇、亚硝酸盐和铅、汞等,从而延缓糖类、脂质以及有害物质的吸收,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几乎能够被大肠菌群完全发酵,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同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含量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废弃竹笋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食用竹笋的生产加工废弃物:毛竹笋,麻竹笋,方竹笋。

3.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烘干的工艺条件为:60~80℃烘干至含水量8~10w.t.%。

4.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利用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得到粗粉,接着利用行星球磨仪进行球磨处理,球磨仪的转速为300~450r/min,球磨时间为3~5小时,大球与小球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提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结合多酚含量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废弃竹笋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食用竹笋的生产加工废弃物:毛竹笋,麻竹笋,方竹笋。

3.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烘干的工艺条件为:60~80℃烘干至含水量8~10w.t.%。

4.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利用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得到粗粉,接着利用行星球磨仪进行球磨处理,球磨仪的转速为300~450r/min,球磨时间为3~5小时,大球与小球数量比为1:2~5,球料质量比为2~4:1。

5.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别取贝莱斯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康氏木霉、枝状枝孢霉、泡盛曲霉或凝结芽孢杆菌的菌种接入mrs液体培养基进行摇床培养活化,菌种与mrs液体培养基的配比为0.25~0.5g:40ml。

6.根据1所述的竹笋渣加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炯薛冰洁吴良如杨金来张甫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