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接头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81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接头的结构,包括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活动部分包括内套筒,顶块和弹簧以及若干O形圈,所述内套筒由流道部分和外扩部分组成,所述外扩部分连接在所述流道部分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公接头巧妙地利用了弹簧的弹力和流道接触面台阶处的密封圈,使得公接头在断开时仍能完好地密封,内部的活动部件与包裹在活动部件外侧的固定部件之间因为密封圈的作用,能有效隔绝金属零件,防止弹簧被腐蚀,申请的公接头结构结构简单,但流速稳定,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气体和液体的传输,在连接和断开时都能有效保证不泄漏,金属零件(弹簧)不易锈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头,具体为一种公接头的结构


技术介绍

1、快速接头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化工、化肥、食品、医药及环境保护行业。

2、现有快速接头结构有以下几种形式,通过接头部分的摩擦保持连接;或者其中紧靠的两端之间或轴向搭接的两端之间通过锁紧元件保持连接;或者通过在零件之间的滚珠、滚柱或螺旋弹簧在径向压力下保持连接;或者其中用一个元件轴向地插入另一个元件内并使其旋转一定角度而保持连接,如卡口作用;或者其中通过有连续转动或无连续转动的,共同作横向移动的部件来进行连接;或者带有截流装置的;或者在开关端上紧固管子;或者可调节的;允许连接件移动的;或者用于双壁或多通路管;或者接头两半的末端互相压靠而没有锁紧定位;或者带有插塞和固定的壁壳。

3、上述公接头均具有以下缺陷:

4、传统的公接头在连接断开时容易造成传输物质的泄漏;且在使用过程中其中的金属零件(弹簧)容易被锈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接头的结构,解决了断开连接时会发生泄露的问题,同时传输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接头的结构,包括活动部分(1)和固定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1)包括内套筒(30),顶块(3)和弹簧(4)以及若干O形圈,所述内套筒(30)由流道部分(31)和外扩部分(32)组成,所述外扩部分(32)连接在所述流道部分(31)一侧,所述外扩部分(32)外侧侧面端面设有垂直于所述流道部分(31)的端面,所述内套筒(30)上的所述外扩部分(32)内固定设有圆形板(33),所述顶块(3)嵌入所述圆形板(33)圆心位置,所述圆形板(33)上围绕所述顶块(3)设有环形均匀分布的通孔(34),所述弹簧(4)安装于所述内套筒(30)的所述流道部分(31)的外侧,所述弹簧(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接头的结构,包括活动部分(1)和固定部分(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分(1)包括内套筒(30),顶块(3)和弹簧(4)以及若干o形圈,所述内套筒(30)由流道部分(31)和外扩部分(32)组成,所述外扩部分(32)连接在所述流道部分(31)一侧,所述外扩部分(32)外侧侧面端面设有垂直于所述流道部分(31)的端面,所述内套筒(30)上的所述外扩部分(32)内固定设有圆形板(33),所述顶块(3)嵌入所述圆形板(33)圆心位置,所述圆形板(33)上围绕所述顶块(3)设有环形均匀分布的通孔(34),所述弹簧(4)安装于所述内套筒(30)的所述流道部分(31)的外侧,所述弹簧(4)一端与所述内套筒(30)上外扩部分(31)的端面抵触;所述固定部分(2)包括上壳套(10)和下壳套(11)以及若干o形圈,所述上壳套(10)与所述下壳套(11)上设有用于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所述上壳套(10)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顶块(3)配合的开孔(35),所述上壳套(10)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端面,所述内套筒(30)安装于所述上壳套(10)内,所述弹簧(4)另一端与所述上壳套(10)内的端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正纲吴伟胜谭日荣汪漠陈莹李博刘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达氟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