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传统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结构,一般都为上下端球头(或一端为衬套)、连杆焊接而成,如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结构具有以下不足:
2、1)如图1b所示,连接杆结构上下端皆为球头结构时,其成本较高;
3、2)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一端为图1a所示的衬套结构时,其在多连杆后悬架连接时,衬套端通常连接在后下控制臂上,此结构要求控制臂配合处截面较宽,且为开口u型结构,而对于一般多连杆后悬架,除后下控制臂外,其余控制臂一般纵向截面较窄,且多为封闭结构,无法配接连接杆结构的衬套。上述连接杆布置方式单一,受车内空间布置限制,稳定杆结构可能比较复杂,甚至无法布置。
4、针对上述用于连接杆布置方式单一、受车内空间布置限制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成段(11)上开设有装配孔(110),所述装配孔(110)沿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段(11)通过所述装配孔(110)与所述控制臂(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2)与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连接位置压装有第一衬套(21),所述第一组成段(11)通过所述装配孔(110)与所述第一衬套(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成段(11)上开设有装配孔(110),所述装配孔(110)沿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段(11)通过所述装配孔(110)与所述控制臂(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2)与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连接位置压装有第一衬套(21),所述第一组成段(11)通过所述装配孔(110)与所述第一衬套(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稳定杆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成段(12)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组成段(12)与所述第一组成段(11)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二组成段(12)的周长与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周长相等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尹帅钧,王德岭,徐婷婷,邓石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