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59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负极极片包括多孔基体和第一绝缘体。多孔基体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层区。第一绝缘体包覆于第一表层区的至少部分的金属的表面。采用这种结构的负极极片在使用过程中使得锂离子在多孔基体的表面难以获得电子,进而能够有效缓解负极极片的表面析出锂金属并形成枝晶的现象,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负极极片在析锂时出现表面膨胀变形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缓解负极极片表面沉积锂金属形成的枝晶损坏隔离膜的现象,有利于减少具有这种负极极片的电池单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路等的安全隐患,以提升电池单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对动力电池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不论在使用寿命或安全性方面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电池的电池单体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通过卷绕或者叠片等方式组装成电极组件(裸电芯),之后装入外壳,再注入电解液后得到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单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短路等安全隐患,从而导致电池单体存在较大的使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极片、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极片,包括多孔基体和第一绝缘体;所述多孔基体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一表层区;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表层区的至少部分的金属的表面。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多孔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全部的金属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所述多孔基体的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一表层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在两个所述第一表层区中,一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全部的金属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所述多孔基体的两侧均具有所述第一表层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在两个所述第一表层区中,一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一个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为d1,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为d2,满足,0.01≤d1/d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0.02≤d1/d2≤0.05。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孔基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厚度为d1,满足,d1≥1μ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表层区的金属的表面的厚度为d3,满足,10nm≤d3≤1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30nm≤d3≤50nm。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区具有多个孔隙,所述第一表层区的孔隙率为p,满足,20%≤p≤9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60%≤p≤9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杰葛销明王毅恒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