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080 阅读:3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使用该方法选育金针菇菌株具有选育速度快、周期短、能耗少、效率高、遗传稳定、可控性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育种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试管出菇育种方法选育金针菇菌种的过程。
技术介绍
金针菇是我国工厂化生产发展最快的食用菌种类。几十年来,为了跟上产业发展 的要求,国内同行一直致力于金针菇新品种的选育。品种选育必然需要进行栽培出菇试验, 以确定其子实体性状的优劣,进而选择优质的菌种。其中最常规的栽培出菇方法就是工厂 化瓶栽和传统袋料栽培。然而,这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对于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而且人 力方面的需求也很大,另外也比较容易造成不同菌株孢子间的相互附着,造成菌种遗传表 现的不稳定。这些缺点会导致资源方面的浪费,及研究经费的约束,大大降低了育种效率。 所以,我们亟需寻找金针菇菌种选育中栽培出菇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试管出菇育种方法,应用于金针 菇优秀新菌种的选育中。本专利技术的金针菇试管出菇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基及培养料;(2)培养料装填将培养料填入试管,压紧,用透气性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紧;(3)金针菇菌种的制备将要选育的金针菇菌种,由母种转接为原种,原种再转接 为栽培种;(4)菌种接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金针菇栽培种接入试管中培养料上,用透气性 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紧,贴上标签;(5)搔菌菌丝长满试管时,将培养基表面的栽培种及老化菌丝挖去;(6)出菇、采收;筛选优质品种。所述的试管为30 X 250mm的试管,玻璃试管为佳(购自上海沪华玻璃仪器有限公 司)。所述的透气性薄膜是16X 16cm的封口膜(购自上海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做生长速度的测量菌丝生长环境下,菌种接入疒10天后, 在试管上菌丝生长处划一条线,再经过7 10天,划第二条线,测量两条线间的距离,除以天 数即可得到日平均菌丝生长速度;按实验需要可以继续划线测量速度,得到不同时间段的 生长速度。金针菇子实体特征是1.相对其它食用菌子实体,例如香菇,金针菇子实体菌柄 细长,菌柄直径约为广3毫米,长度为1(Γ20厘米;2.金针菇子实体菌盖较小,菌盖直径约 为1(Γ20毫米;3.金针菇子实体颜色分为白色和黄色,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层次的颜色差 另|J。4.金针菇在子实体成熟后产生孢子,孢子弹射容易造成菌株间相互污染,从而破坏遗传 稳定;如果用试管进行栽培,则可以避免这一污染,有助于遗传稳定。所以,金针菇子实体的尺寸与30X250mm玻璃试管较为合适,利用试管出菇是非常适合于考察金针菇子实体性状 的栽培方法。试管出菇栽培在金针菇菌种选育中有以下重要作用1.节约能源消耗,节省人 力;2.栽培周期短,提高育种效率;3.稳定遗传性状;4.实验操作可控性强。目前还未见将 试管栽培出菇的方法应用到金针菇的选育研究。具体方法步骤为 (1)培养基与培养料制备按育种需要制备培养基与培养料;培养基为PDA培养基。配方去皮马铃薯200g煮汁,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 IOOOmL, pH 7。置于15 X 150mm小试管中,管口用硅胶塞塞住。PDA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 灭菌温度为121°C,保持30分钟。栽培种培养料配方木屑30%,玉米芯20%,棉籽壳20%,麸皮15%,米糠15%, 含水量61% 62%。初始pH6.5。木屑一般使用阔叶树木屑,其它原料必须保持新鲜、干 燥,无虫蛀和霉变现象,颗粒度符合设备和工艺要求。原料保存过程中应通风换气,保持储 藏环境干燥。原料混合时,按配方要求准确定量,使物料充分搅拌均勻,加水至含水量达到 61% 62%。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搅拌时间,防止混合料酸败。培养料在装填后立即进行灭 菌处理,一般采用高压灭菌。灭菌时间为料的中心温度必须达到121°C,并保持120分钟,必 须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后冷却至管内温度25°C以下,方可接种。(2)培养料装填将制备好的培养料填入试管,用透气性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 紧;使用30 X 250mm玻璃试管,要求装料紧实度均勻,料面距离试管底部约纩10厘米 长,用透气性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紧。(3)金针菇菌种的制备将要选育的金针菇菌种,由母种转接为原种,原种再转接 为栽培种;菌种均转接于灭过菌的斜面上,选用15X 150mm试管,试管口用硅胶塞塞住。培养 基为PDA培养基。(4)菌种接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金针菇栽培种接入试管中培养料上,用透气性 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紧,贴上标签;接种时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将经过灭菌的30X 250mm试管放进接种室,超净工 作台上,紫外灭菌20min,然后将菌种带入接种室。先将的试管口移向酒精灯火焰上,去掉皮 筋和透气性薄膜,转动试管口,使试管口的周围都得到火焰灭菌。再靠近酒精灯火焰,去掉 15 X 150mm试管口的硅胶塞,用镊子或接种勺取菌种快,接到30 X 250mm试管培养料上。接 种量要求盖满培养料表面至瓶口,这样能使菌丝生长均勻,并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试管口 盖上透气性薄膜,箍上皮筋,贴上标签,送进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C 22°C, 湿度维持在60% 70%。(5)生长速度的测量菌丝生长环境下,菌种接入疒10天后,在试管上菌丝生长处 划一条线,再经过7 10天,划第二条线,测量两条线间的距离,除以天数即可得到日平均菌 丝生长速度;按实验需要可以继续划线测量速度,得到不同时间段的生长速度。(6)搔菌待菌丝长满试管中的培养料后,去掉试管口透气性薄膜,使用合适的搔 菌工具,去掉表面接种块及老化菌丝并使出菇表面平整,向瓶中注入广2毫升水。催蕾控制温度为13°C 15°C,湿度为90% 95%,直到形成鱼籽般的菇蕾。(7)出菇栽培将试管至于金针菇出菇的适宜环境下出菇,采收及记录,以便筛选优质品种。所述的适宜环境为温度控制为4°C 8°C,湿度为90%以上,CO2浓度为3000 3500ppmo子实体成熟时采收,并拍照。记录子实体颜色、菌柄长度、直径、菌盖直径及出菇 期、栽培周期等数据。按照性状筛选优良菌株。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选育出的金针菇菌种具有选育速度快、周期短、能耗少、效率 高、遗传稳定、可控性强等特点。实施例一菌株F3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保藏。(保藏号为 4150)选用F3菌株,分别进行工厂化栽培出菇和试管栽培出菇。从培养基和培养料的制备到菌种制备,以及菌丝培养和出菇栽培,条件步骤相 同。不同点在于工厂化栽培出菇选用的是IlOOmL耐高温塑料瓶,装料至瓶口 2cm左右, 约800g,中间打孔至瓶底,接种时使用的是自动接种机接种;搔菌后去掉瓶盖,子实体在瓶 口上方生长;试管栽培出菇选用的是30X250mm玻璃试管,料面距离试管底部约纩10厘米 长,用透气性薄膜包上试管口 ;接种使用手工接种;搔菌后去掉透气性薄膜,子实体还在试 管中生长。然后在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外观、栽培周期、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评价 其菌种特性。金针菇试管栽培出菇与传统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出菇方法的比较<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培养基及培养料;(2)培养料装填:将培养料填入试管,压紧,用透气性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紧;(3)金针菇菌种的制备:将要选育的金针菇菌种,由母种转接为原种,原种再转接为栽培种;(4)菌种接入: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金针菇栽培种接入试管中培养料上,用透气性薄膜包上试管口,皮筋箍紧,贴上标签;(5)搔菌:菌丝长满试管时,将培养基表面的栽培种及老化菌丝挖去;(6)出菇、采收;筛选优质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珍尚晓冬谭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科立特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