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73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位于工作台两侧均固连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均固连有丝杠;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中部转动连接有下夹座;所述下夹座内壁中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下夹座上方设有锁紧盘;所述锁紧盘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所述锁紧盘外圈表面固连有辅助环;所述辅助环左右两侧均固连有安装块;所述圆盘槽下方位于下夹座内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下方位于下夹座内部开设有环形收集仓;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在对孔依次进行加工时,会导致法兰受力不均,出现轻微倾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夹,具体的说是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


技术介绍

1、汽车轮毂轴承在现代汽车设计中一般划归为悬架系统或制动系统。因为从受力分析看,汽车轮毂轴承主要承受通过悬架系统传递而来的汽车的重量,但从装配关系看,汽车轮毂轴承主要与制动系统连接装配。同时,有些人也习惯将轮毂轴承划归传动系,因为轮毂轴承的功能之一就是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的向导,尤其是第四代轮毂轴承开发成功以来,轮毂轴承与等速万向节构成一体,轮毂轴承与传动系的关系更为紧密。

2、汽车轮毂轴承工作原理是利用钢球在内圈、外圈或者法兰滚道中滚动,承载并相对旋转,从而使汽车行驶;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

3、在对轮毂轴承上的法兰进行孔加工时,目前最常用的夹持方式为,利用多个夹持块对轮毂轴承的周向进行多点抵紧夹持;

4、由于轮毂轴承上的法兰需要依次加工多个孔位,且每个孔位均是偏心设置在轮毂轴承的法兰上,在对孔依次进行加工时,会导致法兰受力不均,出现轻微倾斜的情况,从而影响孔加工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工作台(1)两侧均固连有第一电机(11);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1)的转轴上均固连有丝杠(12);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驱动盘(13),且两个丝杠(12)从驱动盘(13)中穿过,并与驱动盘(1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槽(31)右侧位于下夹座(2)内开设有柱形槽(5);所述柱形槽(5)内转动连接有圆筒(51),且圆筒(51)初始状态下延伸至下夹座(2)上方;所述圆筒(51)内部开设有矩形仓;所述圆筒(51)延伸至下夹座(2)上方的一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工作台(1)两侧均固连有第一电机(11);两个所述第一电机(11)的转轴上均固连有丝杠(12);所述工作台(1)上方设有驱动盘(13),且两个丝杠(12)从驱动盘(13)中穿过,并与驱动盘(1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槽(31)右侧位于下夹座(2)内开设有柱形槽(5);所述柱形槽(5)内转动连接有圆筒(51),且圆筒(51)初始状态下延伸至下夹座(2)上方;所述圆筒(51)内部开设有矩形仓;所述圆筒(51)延伸至下夹座(2)上方的一侧固连有第一转轮(52);所述辅助环(42)下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53),且第一转轮(52)的直径小于第二环形槽(53)的宽度;所述第一转轮(52)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环形槽(53)的内圈面外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8)顶部固连有两个推杆(59),且推杆(59)延伸至第一环形槽(34)内,并与第一环形槽(34)表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家麟赖瑞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铄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