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钻撞保护装置和用于生产防钻撞保护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防钻撞保护装置和用于生产防钻撞保护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13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防钻撞保护装置(1),所述防钻撞保护装置具有夹层布置结构(2),所述夹层布置结构具有布置在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的上覆盖层(5)和下覆盖层(3)之间的芯层(4)。为了在功能上改进防钻撞保护装置(1),肋(6)布置在上覆盖层(5)上,所述肋材料锁合地连接到上覆盖层(5),其中布置在上覆盖层(5)上的肋(6)各自被顶层(7)包围,所述顶层在两个保持区段(11,12)处材料锁合地连接到上覆盖层(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底部保护装置,该防钻撞保护装置具有夹层布置结构,该夹层布置结构具有布置在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的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的芯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这种防钻撞保护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德国公开文本de 102010013022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底部护板的方法,该底部护板用于接纳动力电池。德国公开文本de 102011005403a1描述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的顶盖固定到车辆地板,其中包括两个板的下壳体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模压而成。德国技术文本de 202014008336u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带有模块化电池包的底盘,该底盘的支撑结构由抗扭且高负载的三层的夹层复合结构制成,该三层的夹层复合结构具有泡沫芯和两个由玻璃和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缝合在一起外层。欧洲专利文本ep 3350063 b1公开了一种带有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底板的白车身,该白车身以电绝缘方式粘接到金属门槛。欧洲公开文本ep 3582989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结构,该电池结构具有电池壳体和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顶部带和底部带,芯体布置在顶部带与底部带之间,其中顶部带包括波状横截面。美国公开文本us2021138886 a1公开了一种具有由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硬泡沫材料制成的夹层芯的电池载体。国际公开文本wo 19001357a1公开了一种带有玻璃或碳纤维增强外层的夹层式电池载体。美国公开文本us 2021351455a1公开了一种层压的电池外壳,该层压的电池外壳具有两件式的钢架和由玻璃纤维增强并在热压机中固化的塑料制成的冷却体。德国公开文本de102019206646 a1公开了一种带有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夹层结构形式的底部保护装置,其中隔热材料(特别是填充泡沫)布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其中夹层结构的上侧包括由接片或肋形成的轮廓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在功能上改进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防钻撞保护装置,该防钻撞保护装置具有夹层布置结构,该夹层布置结构具有布置在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的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的芯层。

2、该问题通过一种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防钻撞保护装置来解决,该防钻撞保护装置具有夹层布置结构,该夹层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的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的芯层,解决方式是,肋布置在上覆盖层上,该肋材料锁合地连接到上覆盖层,其中布置在上覆盖层上的肋各自被顶层包围,该顶层在两个保持区段处材料锁合地连接到上覆盖层。因此,可显著增加也简称为车底保护装置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在此有意地接受了在一种双夹层布置结构中在芯层与泡沫肋之间带有上覆盖层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制造中的附加成本。覆盖层优选地被平坦地设计。由此使得在覆盖层之间布置有芯层的单夹层布置结构具有矩形形状的横截面。具有顶层的肋在防钻撞保护装置的顶部处提供凸起的结构。例如,高压电池的框架或壳体可稳固地支撑在肋上。在上覆盖层上,也可利用肋之间的空隙来引导调温介质穿过合适的调温通道或调温管路。

3、防钻撞保护装置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芯层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形成。因此,结合覆盖层,可提供稳定的板状基底结构,可廉价地制造该基底结构。

4、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肋形成为由聚氨酯制成的泡沫肋。聚氨酯泡沫肋的制造成本也很低。利用聚氨酯泡沫肋,结合布置在芯层与泡沫肋之间的上覆盖层,可非常有效地增强防钻撞保护装置。

5、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聚氨酯泡沫肋的密度为五百千克/立方米。肋一方面用于支撑在肋上的电池结构与肋之间的上覆盖层之间的间隔件。电池结构可稳固地支撑在肋的上端面上。另外可利用肋之间的间隙。

6、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聚氨酯泡沫肋各自具有下底与上覆盖层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梯形形状的横截面。肋优选地各自具有等腰梯形形状的横截面,该肋的横截面从上覆盖层开始减小。由聚氨酯制成的泡沫肋可在纵向方向上连续或间断地设计。

7、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覆盖层材料锁合地连接到由聚氨酯制成的芯层。由此很容易在单夹层布置结构中产生稳定的复合结构。覆盖层优选地通过层压或粘接连接到聚氨酯芯层。

8、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覆盖层以及可能还有顶层由具有百分之六十体积含量的玻璃纤维和石英砂的环氧树脂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进行的考虑、实验和测试中,用以此方式设计的环氧树脂已经取得或预期了最好的结果。

9、防钻撞保护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芯层和肋与布置在该芯层与该肋之间的上覆盖层以及与下覆盖层和顶层在双夹层布置结构中材料锁合地连接。这意味着肋例如通过层压或粘接而材料锁合地连接到上覆盖层和顶层两者。这产生极其稳固的和可高负载的防钻撞保护装置。

10、上述问题在一种用于生产上述防钻撞保护装置的方法中替代地或附加地通过借助长纤维注射由聚氨酯泡沫形成芯层来解决。因此,尽管前面描述了在制造带有双夹层布置结构的防钻撞保护装置时费用增加,但是可实现大批量的成本有利的制造。在长纤维注射中,玻璃纤维被切割并与聚氨酯一起注射。

11、首先,将下纤维层放入适当构造的压模中并用树脂浸渍以形成下覆盖层。然后借助于长纤维注射来注射芯层。将上纤维层放到芯层上并用树脂浸渍以形成上覆盖层。将肋施加到上覆盖层上。最后,将顶部纤维层放到肋和上覆盖层上以形成顶层。然后,可闭合(也称为湿压机)的压力机的压膜,以便在压力和热作用下固化防钻撞保护装置。

12、本专利技术还视情况涉及一种具有电池和/或燃料箱的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在至少一个下侧配备有如上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机动车辆可以是燃料电池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然而,特别优选的是,它是带有高压电池的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配备有如上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

1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从以下描述中产生,其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防钻撞保护装置(1),所述防钻撞保护装置具有夹层布置结构(2),所述夹层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的上覆盖层(5)和下覆盖层(3)之间的芯层(4),其特征在于,肋(6)布置在所述上覆盖层(5)上,所述肋材料锁合地连接到所述上覆盖层(5),其中布置在所述上覆盖层(5)上的所述肋(6)各自被顶层(7)包围,所述顶层在两个保持区段(11,12)处材料锁合地连接到所述上覆盖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4)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形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6)形成为由聚氨酯制成的泡沫肋(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肋(6)的密度为五百千克/立方米。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肋(6)各自具有下底与上覆盖层(5)材料锁合地连接的梯形形状的横截面。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3,5)材料锁合地连接到由聚氨酯制成的所述芯层(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3,5)以及可能还有所述顶层(7)由具有百分之六十体积含量的玻璃纤维和石英砂的环氧树脂形成。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4)和所述肋(6)与布置在所述芯层与所述肋之间的所述上覆盖层(5)以及与所述下覆盖层(3)和所述顶层(7)在双夹层布置结构(14)中材料锁合地连接。

9.一种用于生产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芯层(4)借助于长纤维注射由聚氨酯泡沫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电动车辆的防钻撞保护装置(1),所述防钻撞保护装置具有夹层布置结构(2),所述夹层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的上覆盖层(5)和下覆盖层(3)之间的芯层(4),其特征在于,肋(6)布置在所述上覆盖层(5)上,所述肋材料锁合地连接到所述上覆盖层(5),其中布置在所述上覆盖层(5)上的所述肋(6)各自被顶层(7)包围,所述顶层在两个保持区段(11,12)处材料锁合地连接到所述上覆盖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4)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形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6)形成为由聚氨酯制成的泡沫肋(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肋(6)的密度为五百千克/立方米。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防钻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格鲁普S·麦蒂索托
申请(专利权)人:保时捷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