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及交错换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及交错换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884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及交错换位方法,包括主动链轮机构、从动链轮机构、滚子链条、轧机底座、多组车轮装置、定位检测系统、小车底座、多组导轨支架、多组链条上导轨和多组链条下导轨;主动链轮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机构包括从动链轮;滚子链条的右侧与主动链轮啮合,左侧与从动链轮啮合;轧机底座包括轧机底座一和轧机底座二,分别用来存放待检修的轧机和检修好的轧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双点位横移小车的巧妙设计,使整个生产工艺布局更加合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且不增加占用面积,有效控制了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及交错换位方法


技术介绍

1、横移小车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金属压延
,用来实现轧机在离线检修车间的转运功能。当轧机设备要进行检修时,需要通过横移小车将其由在线轧制车间(以下简称:在线车间)运输至离线检修车间(以下简称:离线车间);轧机设备检修好以后,又要将其从离线车间运输至在线车间。

2、传统技术中,1#横移小车3'上方仅设置一组轧机底座,轧机在离线与在线两个车间的往返运输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3、1)待检修的轧机由在线车间运输至离线车间(运输线路为o1-o2-o3-o4-o5):首先,待检修的轧机借助过跨运输车1'由在线车间运输至离线车间,穿过两侧的厂房立柱后,停留在靠近过跨运输车1'右侧的o1位置;其次,由1#推拉缸2'将轧机由o1位置拉回至1#横移小车3'的o2位置;第三,1#横移小车3'在主动链轮机构的驱动下,将轧机由o2位置运输至o3位置,o2位置与o3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1;第四,由2#推拉缸5'将轧机由1#横移小车3'的o3位置拉回至2#横移小车4'的o4位置;第五,2#横移小车4'在主动链轮机构的驱动下,将轧机由o4位置运输至o5位置,对轧机进行离线检修。

4、2)检修好的轧机由离线车间运输至在线车间(运输线路为o5-o4-o3-o2-o1),刚好与在线车间运输至离线车间的线路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5、在传统技术的运输线路下,待检修的轧机只能先完成在线车间运输至离线车间(运输线路为o1-o2-o3-o4-o5)的一系列操作后,检修好的轧机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转运流程,即由离线车间运输至在线车间(运输线路为o5-o4-o3-o2-o1);检修好的轧机运输至在线车间时,等待时间较长,无法在更快的时间内恢复生产,整体技术方案耗时长、工作效率低,对生产节奏造成一定的影响。

6、为解决传统技术方案的不足,部分钢厂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如下的改进优化:分别设置两排并列的过跨运输车1'和1#推拉缸2',并借助横移小车进行转运,以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首先,待检修的轧机借助第1排过跨运输车1'由在线车间运输至离线车间,穿过两侧的厂房立柱后,停留在第1排过跨运输车1'靠近右侧的o1位置;其次,检修好的轧机由离线车间运输至在线车间,运输线路依次经过o5-o4-o3-o2后,停留在第2排过跨运输车1'靠近右侧的o1位置,再由第2排过跨运输车1'运输至在线车间,快速恢复生产;第三,待检修的轧机自第1排过跨运输车1'的o1位置出发,继续后续的运输线路o2-o3-o4-o5,到达离线检修工位后,对轧机进行离线检修。

7、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技术),检修好的轧机可在第一时间开启运输任务,以保证快速恢复生产为第一要务,整体技术方案用时更短、工作效率更高,满足了生产节奏和车间产能的要求。

8、但是该技术方案也存在以下局限性:1)因增加了1排过跨运输车1',其厂房占地空间和设备资金投入也相应加大,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投入;2)目前,运载此类重型物料(已轧机为例)的1#横移小车3'主要采用电机驱动方式,由于轧机及横移底座本身自重较大,其整体惯性大,要实现精确定位较为困难,需要人工手动控制且多次重复调整,才能使横移小车的轧机底座到达所需的点位。

9、目前的定位技术主要以机械限位挡块为主,存在以下缺点:限位挡块固定设置在走行轨道的末端,只适合于单排过跨运输车1'的横移运动,而对两排过跨运输车1'之间的位置切换时,该种方式并不适用,每次均需要手动打开限位挡块,待对准相应的点位后,再手动锁紧限位挡块,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10、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及交错换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运过程耗时长、资金成本投入高、精准定位难度大等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及交错换位方法。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包括:主动链轮机构、从动链轮机构、滚子链条、轧机底座、多组车轮装置、定位检测系统、小车底座、多组导轨支架、多组链条上导轨和多组链条下导轨;所述主动链轮机构安装在地基上,包括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机构安装在小车底座上,包括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机构和从动链轮机构位于小车底座的两侧,所述小车底座固定在基础上;所述滚子链条的右侧与主动链轮啮合,左侧与从动链轮啮合;所述滚子链条的上、下两段分别由多组链条上导轨和链条下导轨进行支撑,上下正对的链条上导轨和链条下导轨为一组;所述多组导轨支架间隔固定在小车底座上;最右侧一组链条上导轨和链条下导轨的一侧与主动链轮机构相连,另一侧与一组导轨支架连接;最左侧一组链条上导轨和链条下导轨的一侧与从动链轮机构相连,另一侧与一组导轨支架连接;相邻两组导轨支架之间连接一组链条上导轨和链条下导轨;所述多组车轮装置平行间隔安装在小车底座上,每组车轮装置的两侧设有车轮,所述轧机底座与滚子链条相连,且轧机底座滑动连接在多组车轮装置的车轮上;所述轧机底座包括轧机底座一和轧机底座二,分别用来存放待检修的轧机和检修好的轧机;所述轧机底座一与轧机底座二的中心线间距为l2,所述轧机底座一、轧机底座二的最大横移距离为l3,且有l3=l1+l2;所述两组定位检测系统间隔设置,每组定位检测系统布置在小车底座和轧机底座上,用于对轧机底座一和轧机底座二的移动进行定位;通过驱动主动链轮机构依靠主动链轮带动滚子链条移动,主动链轮、滚子链条、从动链轮形成链传动,共同牵引轧机底座在车轮装置的车轮上方运动,最终实现轧机底座一、轧机底座二与1#推拉缸、2#推拉缸中心线的多次对齐操作,通过轧机底座一、轧机底座二的交错换位,实现两架轧机的转运功能。

4、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链轮机构还包括主动链轮支座、减速电机、紧固组件三、联轴器一、轴一、键一、轴承座一、紧固组件四、轴承座二、挡块一、保护罩一、上角钢一、下角钢一、h型钢一和吊环螺钉,所述主动链轮支座为焊接结构件,其底板由螺栓锚固在地基上,底板下方焊接h型钢一,所述h型钢一通过水泥浇筑在地基内;所述主动链轮支座的右侧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紧固组件三把合固定在主动链轮支座的底板上;所述减速电机的上方设置吊环螺钉,所述减速电机的外侧焊接保护罩一;所述减速电机的左侧输出端与联轴器一连接,所述联轴器一的左侧与轴一连接,并通过键一紧固定位;所述轴承座一、轴承座二之间设置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的外沿与滚子链条啮合组成链传动;所述轴一自右向左依次穿过轴承座一、主动链轮和轴承座二,所述轴承座一、轴承座二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轴承,轴承均与轴一配合连接;所述轴承座一、轴承座二分别通过紧固组件四把合固定在主动链轮支座的箱体侧面,所述轴承座一、轴承座二的底板上下两侧均焊接挡块一;所述主动链轮支座的箱体侧面焊接上角钢一和下角钢一,位于轴承座一、轴承座二的对面;所述上角钢一与最右侧链条上导轨的一侧连接,并通过紧固组件二把合固定;所述下角钢一与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链轮机构(1)、从动链轮机构(2)、滚子链条(3)、轧机底座(4)、多组车轮装置(5)、两组定位检测系统(6)、小车底座(7)、多组导轨支架(8)、多组链条上导轨(9)和多组链条下导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机构(1)还包括主动链轮支座(101)、减速电机(102)、紧固组件三(103)、联轴器一(104)、轴一(105)、键一(106)、轴承座一(107)、紧固组件四(108)、轴承座二(109)、挡块一(110)、保护罩一(112)、上角钢一(113)、下角钢一(114)、H型钢一(115)和吊环螺钉(116),所述主动链轮支座(101)为焊接结构件,其底板由螺栓锚固在地基上,底板下方焊接H型钢一(115),所述H型钢一(115)通过水泥浇筑在地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链轮机构(2)还包括从动链轮支座(201)、保护罩二(202)、上角钢二(203)、下角钢二(204)、轴二(205)、键二(206)、轴承座三(207)、紧固组件五(208)、轴承座四(209)和挡块二(210),所述从动链轮支座(201)为焊接结构件,其底板由螺栓把合固定在小车底座(7)上;所述从动链轮支座(201)的外侧焊接保护罩二(202);所述轴承座三(207)、轴承座四(209)通过紧固组件五(208)把合固定在从动链轮支座(201)的箱体侧面,所述轴承座三(207)、轴承座四(209)的底板上下两侧均焊接挡块二(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装置(5)包括轴三(501)、轴承座五(502)、轴承座六(503)、车轮(504)、压板(505)、螺钉(506)、键三(507)、紧固组件六(508)和垫片组一(509),相邻两组车轮装置(5)的中心线间距为L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定位检测系统(6)的横向间距为L1;所述定位检测系统(6)包括底部钢板(601)、支架紧固组件(602)、导轨支架(603)、导轨(604)、导轨紧固组件(605)、开关支撑架一(606)、开关支撑架二(607)、接近开关一(608)、接近开关二(609)、感应板一(610)、感应板二(611)、感应底板(612)和感应板紧固组件(6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底座(7)为整体焊接型式,包括底部H型钢(701)、左侧支撑部(702)、中间支撑部(703)和上端支撑部(704),所述底部H型钢(701)位于小车底座(7)的最下方,左右各设置1组,与基础之间通过灌浆层浇筑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架(8)包括上角钢三(801)、下角钢三(802)和箱体(803),所述箱体(803)为焊接结构,其底部与小车底座(7)的中间支撑部(703)之间通过紧固组件一(11)紧固在一起;每个箱体(803)的两侧各焊接1组上角钢三(801)和1组下角钢三(802),上角钢三(801)位于下角钢三(802)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7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上导轨(9)和链条下导轨(10)的结构相同,所述链条上导轨(9)包括连接钢板一(901)、槽钢一(902)和顶部钢板一(903),所述链条下导轨(10)包括连接钢板二(1001)、槽钢二(1002)和顶部钢板二(1003);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的交错换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修的轧机存放在轧机底座一(401)上,检修好的轧机存放在轧机底座二(402)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的交错换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修的轧机存放在轧机底座二(402)上,检修好的轧机存放在轧机底座一(401)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链轮机构(1)、从动链轮机构(2)、滚子链条(3)、轧机底座(4)、多组车轮装置(5)、两组定位检测系统(6)、小车底座(7)、多组导轨支架(8)、多组链条上导轨(9)和多组链条下导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机构(1)还包括主动链轮支座(101)、减速电机(102)、紧固组件三(103)、联轴器一(104)、轴一(105)、键一(106)、轴承座一(107)、紧固组件四(108)、轴承座二(109)、挡块一(110)、保护罩一(112)、上角钢一(113)、下角钢一(114)、h型钢一(115)和吊环螺钉(116),所述主动链轮支座(101)为焊接结构件,其底板由螺栓锚固在地基上,底板下方焊接h型钢一(115),所述h型钢一(115)通过水泥浇筑在地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链轮机构(2)还包括从动链轮支座(201)、保护罩二(202)、上角钢二(203)、下角钢二(204)、轴二(205)、键二(206)、轴承座三(207)、紧固组件五(208)、轴承座四(209)和挡块二(210),所述从动链轮支座(201)为焊接结构件,其底板由螺栓把合固定在小车底座(7)上;所述从动链轮支座(201)的外侧焊接保护罩二(202);所述轴承座三(207)、轴承座四(209)通过紧固组件五(208)把合固定在从动链轮支座(201)的箱体侧面,所述轴承座三(207)、轴承座四(209)的底板上下两侧均焊接挡块二(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装置(5)包括轴三(501)、轴承座五(502)、轴承座六(503)、车轮(504)、压板(505)、螺钉(506)、键三(507)、紧固组件六(508)和垫片组一(509),相邻两组车轮装置(5)的中心线间距为l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点位横移小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江涛赵恒亮王磊胡子瑞孟广兵孙殿策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