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成膜剂的浸润剂技术

技术编号:4003610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及含有上述方法所得成膜剂的浸润剂,所得成膜剂只需与偶联剂配合,即可得到增强效果好的玻璃纤维用浸润剂。所述成膜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二元羧酸和/或酸酐和二元醇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羧基封端的聚酯;(2)加入双端环氧基的线性环氧树脂,使35%~55%的环氧基团和聚酯的端羧基进行开环接枝反应;(3)加入胺类化合物,与剩余环氧基团的60%~90%进行开环反应,然后中和,生成阳离子聚合物。所述浸润剂由偶联剂、上述制备方法所得成膜剂和水组成,浸润剂中的固体质量占总质量的2.5%~10%,偶联剂中的固体质量占浸润剂固体质量的2%~10%,成膜剂中的固体质量占浸润剂固体质量的90%~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成膜剂的浸润剂
技术介绍
增强型浸润剂是国外玻纤行业后起之浸润剂品种,尤其是纺织增强型浸润剂,军 事工业用三项编制物用纱,要经受较为苛刻的织造条件,又要求强度高,耐磨性好,与树脂 浸透快界面结合良好。国外大玻纤公司如美国0. C. F公司、PPG公司圣哥本公司先后开发 了纺织型增强浸润剂,该浸润剂主要组份以高性能树脂乳液为成膜剂,此类成膜剂强度高, 韧性、弹性高,能有效保护玻璃纤维,使之能承受多次弯折、形变,具有良好的纺织性能,与 基体树脂复合时浸透快,粘合力强,但必须与润滑剂、防静电剂等组分配合使用,组分复杂, 配制难度大。对纺织纱而言,国内绝大多数厂家还是在使用50年代末引进的石蜡型浸润剂,由 于石蜡与基体树脂完全不亲和,复合材料中玻纤与基体树脂分离,纤维痕迹明显,表面发 白。若后处理热清洗去除浸润剂,配方组份中固色剂存在,热分解温度高,布面白度差,残碳 量高,有黑色条纹。而711、811浸润剂使用的固色剂及SR-I水溶性聚酯与基体树脂亲和性 差,FRP制品力学性能耐水性及耐老化性差,使用寿命低,并易表面粉化、起壳、层间剥离。南 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二元羧酸和/或酸酐和二元醇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终点酸值为72~87mg KOH/g,得到羧基封端的聚酯,其中二元醇包括小分子二元醇和聚醚类二元醇,所述小分子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甲基戊二醇或双酚A二异丙醇醚,所述二元羧酸或酸酐与二元醇的摩尔数之比为1.18∶1~1.5∶1,所述聚醚类二元醇的摩尔数为二元酸或酸酐的5%-25%;  (2)加入双端环氧基的线性环氧树脂,使35%~55%的环氧基团和聚酯的端羧基进行开环接枝反应,酸值降至1mg KOH/g以下;  (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琴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