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325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包合物是由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湿法球磨得到,且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仅可使所得包合物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使包封率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包合物用于制备玛巴洛沙韦的口服固体制剂中,既可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的溶出速率,且可使该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相对现有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包合物和口服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


技术介绍

1、由于药物发挥药效作用的前提是经溶解被胃肠道上皮细胞粘膜吸收,而难溶性药物因为低溶解性,很难被人体吸收,因此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充分发挥药效作用。改善难溶药物的溶解性,提高这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至今仍是药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目前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主要有固体分散技术、微乳化和自微乳化技术、制备成磷脂复合物、超微粉碎技术及β-环糊精的包合技术,由于β-环糊精口服毒性很低,在口服给药后,仅在结肠部位有少量吸收,血中浓度很低,多数以原形从粪便中排出,无蓄积作用,尤其是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口服后基本上全部以完整的形态随大便排出体外,几乎不参与生物体内代谢,也不蓄积,非肠道给药基本上以完整的形态随尿排泄,肾毒性低,不出现溶血性和刺激性,因此,β-环糊精的包合技术在近年来已成为解决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主要研究热点。

3、现有技术中,制备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有饱和水溶液法共沉淀法、超声波法、研磨法、捏合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微波辐射法、液液法、气液法、蒸发法、密封加热法等,其中:沉淀法和超声法适用于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的药物;研磨法和捏合法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药物;冷冻干燥法适用于制备水溶性好但不耐热的包合物;喷雾干燥法适合于易溶于水、遇热性质稳定的包合物;微波辐射法具有缩短包合时间和提高包合产率的优点;液液法和气液法主要用于中药中提取挥发油或芳香化合物,将化合物的蒸汽或冷凝液直接通入溶液中进行包合,经过滤、干燥后得包合物;蒸发法对于在连续相中不溶或难溶的药物更适用;密封加热法是将药物和环糊精密封于容器内,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使药物在一定温度下挥发为气体分子进入环糊精空穴中与其相互结合,当温度降低后形成包合物。但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的性质、药物-溶剂和载体-溶剂的比例、包合温度、分散力大小、搅拌速度、干燥方法、干燥速度均会影响包合物的性质,因此,寻找一种具有通用性、稳定性、同时具有包合效率高、能显著改善难溶药物在体内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包合物,将对推广难溶药物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包合物在玛巴洛沙韦口服制剂中的一种应用。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是由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湿法球磨得到,且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5。

4、上述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5、a)使难溶性药物溶于与其相适宜的溶剂中,配制成浓度为0.5~1.0g/ml的药物溶液;

6、b)使羟丙基-β-环糊精溶于40~60℃的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浓度为0.8~1.2g/ml的包合剂热溶液;

7、c)在搅拌下,将配制的药物溶液按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5的配比加入与其相适配量的包合剂热溶液中;

8、d)将步骤c)所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球磨机中,于室温下、以45~75rpm的转速进行球磨1~2小时;

9、e)对经步骤d)球磨后的混合溶液进行减压浓缩和减压干燥。

10、一种优选方案,球磨介质为不锈钢316小球。

11、一种优选方案,球磨介质与被球磨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即:球料比)为1:2~1:1。

12、一种优选方案,进行减压浓缩的温度为70~80℃,进行减压干燥的温度为55~65℃。

13、一种上述包合物的应用,是用于制备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的口服固体制剂。

14、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口服固体制剂是由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所形成的包合物与可药用辅料通过湿法制粒得到。

15、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包合物与可药用辅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5):1。

16、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可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和润滑剂,其中,填充剂的质量占比为35%~75%,崩解剂的质量占比为0~25%,粘合剂的质量占比为10%~30%,润滑剂的质量占比为4%~15%。

17、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可药用辅料还包括胃溶包衣材料,所述的胃溶包衣材料在可药用辅料中的质量占比为5%~20%。

18、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口服固体制剂为玛巴洛沙韦胃溶包衣片剂,且1000片该制剂中含有:

19、

20、

21、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玛巴洛沙韦胃溶包衣片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22、a)制备玛巴洛沙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

23、b)将干燥的包合物粉碎至过60目筛后,先与配方中的崩解剂和粘合剂混合3~7分钟;

24、c)向步骤b)所得混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湿法制粒,进行干燥后过20~24目筛整粒;

25、d)向整粒后的干颗粒中加入配方中的填充剂,进行混合3~7分钟后,再加入配方中的润滑剂,再混合3~7分钟,得到总混颗粒;

26、e)对总混颗粒进行压片,压制硬度为10~15kg,得到玛巴洛沙韦素片;

27、f)按常规技术对得到的玛巴洛沙韦素片进行胃溶包衣,得到玛巴洛沙韦胃溶包衣片剂,包衣增重为2%~4%。

28、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粘合剂为聚维酮k25,所述的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所述的润滑剂为硬酯富马酸钠。

29、进一步优选方案,在包合物的制备中,药物溶液是通过将玛巴洛沙韦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配制得到。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性有益效果:

31、本专利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不仅可使所得包合物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使包封率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合物用于制备玛巴洛沙韦的口服固体制剂中,既可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的溶出速率,且可使该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相对现有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本专利技术所述包合物和口服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合物是由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湿法球磨得到,且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包合物用于制备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的口服固体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固体制剂是由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所形成的包合物与可药用辅料通过湿法制粒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合物与可药用辅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5):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和润滑剂,其中,填充剂的质量占比为35%~75%,崩解剂的质量占比为0~25%,粘合剂的质量占比为10%~30%,润滑剂的质量占比为4%~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药用辅料还包括胃溶包衣材料,所述的胃溶包衣材料在可药用辅料中的质量占比为5%~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固体制剂为玛巴洛沙韦胃溶包衣片剂,且1000片该制剂中含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玛巴洛沙韦胃溶包衣片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的粘合剂为聚维酮k25,所述的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所述的润滑剂为硬酯富马酸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合物是由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湿法球磨得到,且难溶性药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5。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包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的包合物用于制备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的口服固体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固体制剂是由难溶性药物玛巴洛沙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所形成的包合物与可药用辅料通过湿法制粒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合物与可药用辅料之间的质量比为(1~5):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晓霞黎少志王园陈亚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