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医用装置及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医用装置及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24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装置及医疗系统,所述医疗系统包括医用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杆和输送鞘管,所述推送杆用于与医用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以推动医用装置沿输送鞘管的轴向运动;所述医用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封堵件以及连接两个封堵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容纳在目标组织上的穿孔中;两个封堵件用于在穿孔沿轴向的两端夹持目标组织;每个封堵件均由多根独立设置的支架杆组成,每个所述封堵件中所有支架杆围绕医用装置的纵向轴线沿周向依次设置,且每个所述封堵件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延伸长度的支架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对室间隔的压迫,且医用装置适用于针对靠近心尖部位的穿孔进行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装置及医疗系统


技术介绍

1、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发生缺血并出现破裂导致的继发性室间隔缺损,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0.2%~0.7%。该病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且多数发生于初次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一旦发生,会导致左向右血液发生分流,体循环的血量减少,肺循环血量增多,病人出现低血压、低心排综合征、肺水肿、左/右心功能不全、少尿、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室间隔穿孔的预后非常差,死亡率非常高,24小时死亡率为25%,一星期内为50%,一个月的死亡率高达80%,而仅有7%的病人能够生存一年以上。

2、因此,对于室间隔穿孔的治疗十分关键。而由于室间隔穿孔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在形成机制、病理生理等方面有较大差异,故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其中,内科药物治疗旨在改善症状和心功能,为下一步手术或介入治疗创造机会。外科治疗是通过开胸的方式对患者室间隔穿孔进行修补,但由于穿孔初期的室间隔心肌组织异常脆弱,因此外科手术通常至少需要等待两周时间让心肌组织初步愈合以确保缝合强度,但这不利于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死亡率。此外,在介入封堵治疗中,目前的封堵器械仅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械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进,仍然还存在封堵器械易损伤室间隔穿孔处脆弱的心肌组织、残余分流、固定不稳等问题。另外,目前的封堵器械不适用针对靠近心尖部位的穿孔治疗,存在固定不稳定以及贴合不紧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装置及医疗系统,用于实现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以及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特别适用于针对靠近心尖部位的封堵治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装置,用于封堵目标组织上的穿孔,所述医用装置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并能够在所述扩张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3、所述医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支架部件,所述支架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封堵件,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封堵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容纳在所述穿孔中,两个所述封堵件用于在所述穿孔沿轴向的两端夹持所述目标组织;

4、每个所述封堵件均由多根独立设置的支架杆组成,每个所述封堵件中所有所述支架杆围绕所述医用装置的纵向轴线沿周向依次设置,且每个所述封堵件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延伸长度的所述支架杆。

5、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封堵件由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盘部和第二盘部组成;所述第一盘部由沿封堵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根第一支架杆所限定,所述多根第一支架杆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二盘部由沿封堵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根第二支架杆所限定,所述多根第二支架杆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延伸长度;且每一根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延伸长度大于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延伸长度。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两个所述封堵件之间具有第一狭窄间距和第二狭窄间距,所述第一狭窄间距为两个所述封堵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盘部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第二狭窄间距为两个所述封堵件中的所述第一盘部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第一狭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狭窄间距。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狭窄间距比所述目标组织的厚度小4mm-6mm,和/或,所述第一狭窄间距比所述目标组织的厚度小1mm-3mm。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每个所述封堵件中由所述第二盘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限定的径向尺寸为3mm-5mm,和/或,每个所述封堵件中由所述第一盘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限定的径向尺寸比所述室间隔穿孔的半径大10mm-20mm。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用装置还包括回收线,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封堵件上的阻流膜,且所述回收线与近端的一个所述封堵件上的所述阻流膜连接。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线与所述阻流膜之间采用单点连接,且每一对所述支架杆上具有至少一个位置确定点,所述一对支架杆由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杆组成,所述阻流膜上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单个连接点的位置与一个所述位置确定点的位置所对应。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线与所述阻流膜之间采用多点连接,且每一对所述支架杆上具有至少一个位置确定点,所述一对支架杆由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杆组成,所述阻流膜上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多个连接点通过所述回收线依次连接,且所述连接点的位置与所述位置确定点的位置所对应,或者,所述连接点的位置与多个所述位置确定点依次连接所限定的路径上的位置所对应。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膜上的多个所述连接点由所述回收线依次连接形成一线段或一线圈。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膜自所述位置确定点到所述第一盘部的边缘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阻流膜自所述位置确定点到所述第二盘部的边缘的延伸长度为l2,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延伸长度为l3,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延伸长度为l4,其中满足:l1+l3=l2+l4。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膜的厚度为100μm-150μm,抗拉强度大于80n/cm。

15、在一实施方式中,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所述阻流膜绕过所述近端的一个所述封堵件的边缘后与封堵件在内侧固定连接。

16、在一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封堵件均在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凹陷以形成避让空间,每个所述封堵件的所述避让空间被配置为能够使对应的所有所述支架杆避开所述穿孔周围的病变目标组织,并夹持在健康目标组织上。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部件由金属管材一体切割成型。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医疗系统,其包括输送装置以及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杆和输送鞘管,所述推送杆用于与所述医用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以推动所述医用装置沿所述输送鞘管的轴向运动。

1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装置及医疗系统中,所述医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支架部件,所述支架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封堵件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封堵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容纳在目标组织上的穿孔中;两个所述封堵件用于在所述穿孔沿轴向的两端夹持所述目标组织;所述医用装置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并能够在所述扩张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每个所述封堵件均由多根独立设置的支架杆组成,每个所述封堵件中所有所述支架杆围绕所述医用装置的纵向轴线沿周向依次设置,且每个所述封堵件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延伸长度的所述支架杆。

20、以应用于室间隔穿孔封堵为示意,如此配置时,使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第一、由于封堵件由多根独立的支架杆构造形成,使得封堵件扩张后的成型更加稳定,且封堵件的内侧不易朝室间隔方向变形凸起,降低了封堵件内侧与室间隔上脆弱心肌组织贴合的风险,从而使脆弱心肌组织被损伤的风险得到降低;第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装置,用于封堵目标组织上的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装置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并能够在所述扩张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封堵件由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盘部和第二盘部组成;所述第一盘部由沿封堵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根第一支架杆所限定,所述多根第一支架杆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二盘部由沿封堵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根第二支架杆所限定,所述多根第二支架杆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延伸长度;且每一根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延伸长度大于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延伸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两个所述封堵件之间具有第一狭窄间距和第二狭窄间距,所述第一狭窄间距为两个所述封堵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盘部之间沿轴向的最小间距,所述第二狭窄间距为两个所述封堵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盘部之间沿轴向的最小间距,所述第一狭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狭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狭窄间距比所述目标组织的厚度小4mm-6mm,和/或,所述第一狭窄间距比所述目标组织的厚度小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每个所述封堵件中由所述第二盘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限定的径向尺寸为3mm-5mm,和/或,每个所述封堵件中由所述第一盘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限定的径向尺寸比所述穿孔的半径大10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线,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封堵件上的阻流膜,且所述回收线与近端的一个所述封堵件上的所述阻流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线与所述阻流膜之间采用单点连接,且每一对所述支架杆上具有至少一个位置确定点,所述一对支架杆由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杆组成,所述阻流膜上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单个连接点的位置与一个所述位置确定点的位置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线与所述阻流膜之间采用多点连接,且每一对所述支架杆上具有至少一个位置确定点,所述一对支架杆由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杆组成,所述阻流膜上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多个连接点通过所述回收线依次连接,且所述连接点的位置与所述位置确定点的位置所对应,或者,所述连接点的位置与多个所述位置确定点依次连接所限定的路径上的位置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上的多个所述连接点由所述回收线依次连接形成一线段或一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自所述位置确定点到所述第一盘部的边缘的延伸长度为L1,所述阻流膜自所述位置确定点到所述第二盘部的边缘的延伸长度为L2,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延伸长度为L3,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延伸长度为L4,其中满足:L1+L3=L2+L4。

11.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的厚度为100μm-150μm,抗拉强度大于80N/cm。

12.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所述阻流膜绕过所述近端的一个所述封堵件的边缘后与封堵件在内侧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封堵件均在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朝远离对方的方向凹陷以形成避让空间,每个所述封堵件的所述避让空间被配置为能够使对应的所有所述支架杆避开所述穿孔周围的病变目标组织,并夹持在健康目标组织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件由金属管材一体切割成型。

15.一种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杆和输送鞘管,所述推送杆用于与所述医用装置可分离地连接,以推动所述医用装置沿所述输送鞘管的轴向运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装置,用于封堵目标组织上的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装置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并能够在所述扩张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封堵件由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盘部和第二盘部组成;所述第一盘部由沿封堵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根第一支架杆所限定,所述多根第一支架杆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二盘部由沿封堵件周向依次设置的多根第二支架杆所限定,所述多根第二支架杆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延伸长度;且每一根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延伸长度大于任意一根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延伸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两个所述封堵件之间具有第一狭窄间距和第二狭窄间距,所述第一狭窄间距为两个所述封堵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二盘部之间沿轴向的最小间距,所述第二狭窄间距为两个所述封堵件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盘部之间沿轴向的最小间距,所述第一狭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狭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狭窄间距比所述目标组织的厚度小4mm-6mm,和/或,所述第一狭窄间距比所述目标组织的厚度小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装置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每个所述封堵件中由所述第二盘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限定的径向尺寸为3mm-5mm,和/或,每个所述封堵件中由所述第一盘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所限定的径向尺寸比所述穿孔的半径大10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线,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封堵件上的阻流膜,且所述回收线与近端的一个所述封堵件上的所述阻流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线与所述阻流膜之间采用单点连接,且每一对所述支架杆上具有至少一个位置确定点,所述一对支架杆由所述第一支架杆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架杆组成,所述阻流膜上与所述回收线连接的单个连接点的位置与一个所述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凯炳朱泽荀姚瑶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