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532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杆、鞘管、锁紧机构和操作手柄;锁紧机构用于锁定推送杆与医疗检测装置中的固定部,以阻止固定部与推送杆之间的相对运动;推送杆可移动地插入鞘管的内腔中,以推动医疗检测装置沿鞘管移动;鞘管的近端和推送杆的近端均与操作手柄连接;操作手柄控制医疗检测装置中的传感部脱离鞘管进行释放或重新回收进入鞘管;传感部释放后,操作手柄控制鞘管解除对锁紧机构的约束,使解除约束后的锁紧机构能够解除对推送杆与固定部的锁定;操作手柄在锁紧机构被解除约束后控制固定部脱离鞘管进行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医疗检测装置准确地输送至体内目标位置,并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心力衰竭(hf)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心衰患者的急性失代偿会导致呼吸困难、水肿和疲劳,这是导致心力衰竭入院的最常见症状。目前,对此类患者的预防和入院评判主要依靠频繁的评估,但心力衰竭住院率仍然很高。在心衰患者经历从血流动力学稳定到急性失代偿过程中,一般在恶化到需要入院治疗前20-30天率先出现充盈压升高,再到胸腔阻抗改变(住院前10-20天),最后出现水肿(体液潴留)、呼吸困难等需要入院治疗的症状。因此,对心脏压力(如左房压、肺动脉压)等进行监测,可以给心衰患者的提前医疗干预提供一个时间窗口,通过对左房压或肺动脉压进行控制,达到改善充血症状、减少住院治疗或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相较于肺动脉压监测,通过左房压(lap)进行心衰监测更为直接、可靠,因为大约90%的因心衰入院的患者有与左房压升高有关的肺充血;在肺阻力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肺动脉压估计左心充盈压力可能不可靠,这种情况发生在50%以上的晚期心衰患者中;直接的心内压力信息可提高检测其他病理实体的敏感性,如二尖瓣返流、心肌缺血和房性心律失常。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监测左房压的设备,所携带的医疗检测装置植入左心房壁监测左心房压力,但是该医疗检测装置在左心房中有明显的凸出,会增加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和血栓形成风险,而且该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的结构复杂,很难做到将医疗检测装置精准地定位在目标位置,从而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手术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能够将医疗检测装置准确地输送至体内目标位置,以此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其包括推送杆、鞘管、锁紧机构和操作手柄;

3、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并用于锁定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医疗检测装置中的固定部,以阻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推送杆之间的相对运动;

4、所述推送杆可移动地插入所述鞘管的内腔中,以推动所述医疗检测装置整体沿所述鞘管的轴向移动;

5、所述鞘管的近端和所述推送杆的近端均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

6、所述操作手柄控制所述医疗检测装置中的传感部脱离所述鞘管进行释放或重新回收进入所述鞘管;

7、所述传感部脱离所述鞘管释放后,所述操作手柄控制所述鞘管解除对所述锁紧机构的约束,使解除约束后的所述锁紧机构能够解除对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固定部的锁定;

8、所述操作手柄在所述锁紧机构被解除约束后控制所述固定部脱离所述鞘管进行释放。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外壳和滑动控制件,所述滑动控制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上;

10、所述滑动控制件与所述鞘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鞘管沿所述操作手柄的轴向相对于所述推送杆移动;所述滑动控制件控制所述鞘管向近端方向移动,以先释放所述传感部,再释放所述固定部。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内芯,所述内芯设置于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与所述手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控制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与所述内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内芯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推送杆沿所述操作手柄的轴向相对于所述鞘管移动。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芯具有轴向贯穿的内孔通道,所述内孔通道具有供所述鞘管穿设的第一内孔通道以及供所述推送杆裸露在所述鞘管近端外的部分穿设的第二内孔通道,所述第一内孔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孔通道的孔径。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控制件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多次滑动,以通过多次滑动驱动所述鞘管相对于所述推送杆移动,以使得所述传感部和所述固定部能够被先后释放;

14、当所述滑动控制件驱动所述鞘管向近端方向沿轴向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控制件产生第一次滑动,以释放所述传感部;

15、当所述滑动控制件驱动所述鞘管向近端方向沿轴向的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滑动控制件产生第二次滑动,以释放所述固定部;

16、所述第一次滑动的滑动轴线与所述第二次滑动的滑动轴线平行且不重合。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外壳上设置有两级滑槽,所述两级滑槽由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锁止槽、第一滑槽、第二锁止槽和第二滑槽组成;所述第一滑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滑动控制件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时为所述第一次滑动,所述滑动控制件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时为所述第二次滑动;

18、所述内芯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滑动控制件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鞘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槽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滑动控制件在所述内芯的轴向和横向上产生相应的移动。

1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与所述内芯及所述滑动控制件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能够阻止所述滑动控制件脱离所述第一锁止槽或所述第二锁止槽,所述弹性结构还能够为所述滑动控制件在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时提供弹性力。

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固定座,所述弹性结构为丝线,所述丝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上,且两个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丝线的两个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内芯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丝线还穿过所述滑动控制件。

2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控制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触部、第一连接部、滑动部、第二连接部和鞘管座;所述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两级滑槽中;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手柄外壳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鞘管座供所述鞘管穿过并与所述鞘管固定连接。

2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外壳由结构不对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拼接而成,所述第一锁止槽和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锁止槽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

2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外壳的远端形成有远端过孔,近端形成有近端过孔;所述内芯的远端形成有远端导向部,近端形成有安装孔;

24、所述远端导向部插入所述远端过孔;所述近端过孔与所述安装孔对齐,,所述近端过孔先插入一中空连接柱,然后所述中空连接柱进入所述安装孔;所述中空连接柱将所述内芯的近端与所述手柄外壳的近端固定连接。

2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芯由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拼接而成。

2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外壳和所述内芯被配置为为能够限制所述推送杆和所述鞘管之间的相对转动,或者,所述手柄外壳和所述内芯被配置为能够允许所述推送杆和所述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鞘管、锁紧机构和操作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外壳和滑动控制件,所述滑动控制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内芯,所述内芯设置于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与所述手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控制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与所述内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内芯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推送杆沿所述操作手柄的轴向相对于所述鞘管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具有轴向贯穿的内孔通道,所述内孔通道具有供所述鞘管穿设的第一内孔通道以及供所述推送杆裸露在所述鞘管近端外的部分穿设的第二内孔通道,所述第一内孔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孔通道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控制件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多次滑动,以通过多次滑动驱动所述鞘管相对于所述推送杆移动,以使得所述传感部和所述固定部能够被先后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上设置有两级滑槽,所述两级滑槽由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锁止槽、第一滑槽、第二锁止槽和第二滑槽组成;所述第一滑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滑动控制件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时为所述第一次滑动,所述滑动控制件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时为所述第二次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与所述内芯及所述滑动控制件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能够阻止所述滑动控制件脱离所述第一锁止槽或所述第二锁止槽,所述弹性结构还能够为所述滑动控制件在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时提供弹性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固定座,所述弹性结构为丝线,所述丝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上,且两个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丝线的两个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内芯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丝线还穿过所述滑动控制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控制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触部、第一连接部、滑动部、第二连接部和鞘管座;所述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两级滑槽中;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手柄外壳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鞘管座供所述鞘管穿过并与所述鞘管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由结构不对称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拼接而成,所述第一锁止槽和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锁止槽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的远端形成有远端过孔,近端形成有近端过孔;所述内芯的远端形成有远端导向部,近端形成有安装孔;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由第一内芯和第二内芯拼接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和所述内芯被配置为能够限制所述推送杆和所述鞘管之间的相对转动,或者,所述手柄外壳和所述内芯被配置为能够允许所述推送杆和所述鞘管之间存在一定的偏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包括推送杆主体和远端头部;所述远端头部设置于所述推送杆主体的远端;所述远端头部设有连通的卡槽和安装槽;所述卡槽用于供所述固定部部分地嵌入其中;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被配置为受到所述鞘管的内壁约束时锁定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固定部;所述锁紧机构还被配置为消除所述鞘管的内壁约束后在外力或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解除所述推送杆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锁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远端头部上的止逆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鞘管的远端上的回转器;所述回转器与所述止逆器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的转动路径的相对应位置;所述止逆器用于阻止所述检测装置脱离所述鞘管后朝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回转器用于促使脱离所述鞘管后的所述检测装置朝第一方向转动,以将所述检测装置重新回收入所述鞘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头部的远端端面的部分表面沿轴向向远离所述远端头部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止逆器,和/或,所述回转器为形成于所述鞘管的远端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检测装置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鞘管、锁紧机构和操作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外壳和滑动控制件,所述滑动控制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内芯,所述内芯设置于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与所述手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控制件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中并与所述内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内芯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推送杆沿所述操作手柄的轴向相对于所述鞘管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具有轴向贯穿的内孔通道,所述内孔通道具有供所述鞘管穿设的第一内孔通道以及供所述推送杆裸露在所述鞘管近端外的部分穿设的第二内孔通道,所述第一内孔通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孔通道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控制件被配置为能够产生多次滑动,以通过多次滑动驱动所述鞘管相对于所述推送杆移动,以使得所述传感部和所述固定部能够被先后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上设置有两级滑槽,所述两级滑槽由轴向依次连通的第一锁止槽、第一滑槽、第二锁止槽和第二滑槽组成;所述第一滑槽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滑槽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滑动控制件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时为所述第一次滑动,所述滑动控制件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时为所述第二次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与所述内芯及所述滑动控制件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能够阻止所述滑动控制件脱离所述第一锁止槽或所述第二锁止槽,所述弹性结构还能够为所述滑动控制件在所述第一滑槽或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时提供弹性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固定座,所述弹性结构为丝线,所述丝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座上,且两个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丝线的两个连接点的连线与所述内芯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丝线还穿过所述滑动控制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控制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接触部、第一连接部、滑动部、第二连接部和鞘管座;所述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手柄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两级滑槽中;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内芯和所述手柄外壳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凯炳朱泽荀卢飞姚瑶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