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23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热轧内冷水辊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辊道、轴承座、进水罩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装在所述辊道的辊轴内,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辊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进水罩套装在所述进水管上并设有排水管,所述辊轴的前端设有钢套,所述轴承座设有延伸至所述钢套的透盖,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透盖之间相隔连接,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钢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本技术解决现有冷却水窜入轴承内造成轴承润滑不良发热膨胀打滑或卡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热轧内冷水辊道设备,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冷却水进入辊道轴承内部导致轴承失效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热连轧生产线精轧机至卷取机间均设计有热输出辊道,主要作用为将精轧机轧制成型的钢板输送至卷取机进行卷取,输出辊道的运转状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出现打滑自由辊或辊道卡阻无法运转均会对钢板表面存在刮伤的风险,影响产品质量,且辊道转速高,在热输出辊道上还设置有多功能仪、测厚仪、表面质量检测仪等检测仪表,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功能和环境,在检测设备区域的输出辊道设计为内部通水冷却方式。

2、内冷辊道辊体为空心辊,冷却水通过固定在轴承座透盖上的进水管进入辊体内腔,再通过水管外部的空间回到进水罩的腔体内通过排水管排出,对辊道进行循环冷却,当进水罩安装的密封的损坏后冷却水会窜入轴承的腔体内,导致轴承进水,润滑不良发热膨胀打滑或卡阻等故障频发,对生产顺行及产品质量造成巨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以解决现有冷却水窜入轴承内造成轴承润滑不良发热膨胀打滑或卡阻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辊道、轴承座、进水罩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装在所述辊道的辊轴内,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辊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进水罩套装在所述进水管上并设有排水管,所述辊轴的前端设有钢套,所述轴承座设有延伸至所述钢套的透盖,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透盖之间相隔连接,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钢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3、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进水罩为圆形法兰带罩体结构,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透盖之间通过隔套相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透盖与所述钢套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防止所述轴承内的润滑油从所述透盖流出。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是骨架密封。

6、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用于固定所述轴承的位置。

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进水罩和透盖分隔开,即使进水罩的第一密封圈磨损,冷却水漏出也会直接流出进水罩,不会进入轴承内,基本杜绝了冷却水窜入轴承内导致轴承失效的风险,降低辊道故障率,提高生产线产品质量及日历作业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实用,安装维护便利,安装时只需先将钢套装在辊轴上,再陆续安装轴承座、透盖及进水罩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包括辊道、轴承座、进水罩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装在所述辊道的辊轴内,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辊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进水罩套装在所述进水管上并设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前端设有钢套,所述轴承座设有延伸至所述钢套的透盖,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透盖之间相隔连接,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钢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罩为圆形法兰带罩体结构,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透盖之间通过隔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盖与所述钢套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是骨架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设有锁紧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包括辊道、轴承座、进水罩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装在所述辊道的辊轴内,所述轴承座与所述辊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进水罩套装在所述进水管上并设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前端设有钢套,所述轴承座设有延伸至所述钢套的透盖,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透盖之间相隔连接,所述进水罩与所述钢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辊道防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洪刘勇豪吴功兴谢永华黎峰麦荣毅田茂进陈鑫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