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286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有机碳源、硅源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得到有机碳源与硅纳米颗粒的均匀混合物;(2)将均匀混合物干燥,得到有机碳源包覆的硅纳米颗粒;(3)将有机碳源包覆的硅纳米颗粒煅烧,得到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4)将所述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金属源和咪唑类有机配体分散于溶剂中均匀混合、搅拌和洗涤,得到硅@碳@金属有机框架;(5)将上述硅@碳@金属有机框架在还原性气氛中煅烧,得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库伦效率、高比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libs)以其不可替代的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优势迅速占领了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鼓励发展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部件迎来了蓬勃发展。但是,锂离子电池发展受其能量密度的制约也遇到了瓶颈,为了实现电动汽车具有更高的续航能力和更佳的安全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发成为关键。目前,石墨负极材料已很难满足锂离子电池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要求,因此,研究具备低成本、高比容量和高安全性的下一代新型负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

2、硅(si)作为一种合金型负极材料,其比容量为3579ma h g-1,明显高于商用石墨(372ma h g-1)。此外,硅负极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压平台(0.4v vs li/li+)、储量丰富和安全性能好等优势,适合于满足电动汽车应用中对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然而,纯硅负极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产生硅颗粒粉末化、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不稳定和电接触损失等问题。此外,硅作为一种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较低的电子电导率(10-5~10-3s/cm)和锂离子扩散系数(10-14~10-13cm2/s)。

3、因此,如何更为简便、合理地设计和制备高容量、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低价格和的硅基负极材料成为本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r/>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氮元素掺杂、微观形态控制、碳包覆以及配比调控等手段,获得了新型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体系。与现有的产品相比,硅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的碳层,有效避免了硅纳米颗粒的团聚和提高其电导率。此外,硅纳米颗粒表面碳层带有负电荷,利于金属有机框架对其进行包覆。经过热处理后,外部金属有机框架转化为碳纳米管支撑的碳框架,致密的碳纳米管和金属单质有助于锂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促进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电荷转移。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具有的独特结构,使硅纳米颗粒在嵌锂过程中因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得到有效释放,显著提高其循环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将有机碳源、硅纳米颗粒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进而得到有机碳源与硅纳米颗粒的均匀混合物;

4、(2)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有机碳源包覆的硅纳米颗粒;

5、(3)将所述有机碳源包覆的硅纳米颗粒煅烧,得到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

6、(4)将所述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金属源和咪唑类有机配体分散于溶剂中均匀混合、搅拌和洗涤,得到硅@碳@金属有机框架;

7、(5)将所述硅@碳@金属有机框架在单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于还原性气氛中煅烧,得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8、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有机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淀粉、壳聚糖或柠檬酸,优选柠檬酸。

9、进一步地,步骤(1)中有机碳源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5):(1~2):(500~800)。

10、进一步地,步骤(3)煅烧升温速率为5~10℃/分钟,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60~120分钟。

11、进一步地,步骤(4)金属源为六水硝酸钴或二水乙酸锌,所述溶剂为水、无水乙醇或甲醇,优选甲醇。

12、进一步,步骤(4)咪唑类有机配体为2-二甲咪唑或1-(3-氨丙基)咪唑,优选2-二甲咪唑。

13、进一步地,步骤(4)中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金属源、咪唑类有机配体和溶剂质量比为(2~5):(30~60):(40~80):(1500~2000),搅拌时间为60~120分钟。

14、进一步地,步骤(5)单质金属催化剂为铜、钴、镍中的一种,优选钴;还原性气氛为氩氢混合气、氮氢混合气、氩氨混合气或氮氨混合气之一,其体积比例为(90~95):(5~10),煅烧升温速率为5~10℃/分钟,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180~240分钟。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17、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8、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将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原位引入金属有机框架中,采用还原性气体,在单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外部的金属有机框架转化为碳纳米管支撑的碳框架,有效提高锂离子和电荷的迁移速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高库伦效率、高比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解决了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低和嵌入li+电位过低的问题,是锂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之一。

19、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硅纳米颗粒表面依次包覆有碳层和碳纳米管支撑的碳框架,避免了在脱/嵌锂离子过程中导致的粉末化问题。

20、3.本专利技术采用廉价的葡萄糖、蔗糖、淀粉、壳聚糖或柠檬酸作为硅纳米颗粒表面碳层的碳源,表面碳层有效避免了硅纳米颗粒的团聚,同时提高了硅纳米颗粒的电荷迁移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淀粉、壳聚糖或柠檬酸,优选柠檬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有机碳源、硅纳米颗粒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5):(1~2):(500~8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煅烧升温速率为5~10℃/分钟,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60~1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金属有机框架的金属源为六水硝酸钴或二水乙酸锌,所述溶剂为水、无水乙醇或甲醇,优选甲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咪唑类有机配体为2-二甲咪唑或1-(3-氨丙基)咪唑,优选2-二甲咪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碳层包覆的硅纳米颗粒、金属源、咪唑类有机配体和溶剂质量比为(2~5):(30~60):(40~80):(1500~2000),搅拌时间为60~12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单质金属催化剂为铜、钴、镍中的一种,优选钴;还原性气氛为氩氢混合气、氮氢混合气、氩氨混合气或氮氨混合气之一,其体积比例为90~95:5~10,煅烧升温速率为5~10℃/分钟,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180~240分钟。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硅@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淀粉、壳聚糖或柠檬酸,优选柠檬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有机碳源、硅纳米颗粒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5):(1~2):(500~8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煅烧升温速率为5~10℃/分钟,煅烧温度为600~700℃,保温时间为60~1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金属有机框架的金属源为六水硝酸钴或二水乙酸锌,所述溶剂为水、无水乙醇或甲醇,优选甲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咪唑类有机配体为2-二甲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邱鹏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