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77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单元、使用单元和辅助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辅助架、第二辅助架、第一螺丝钉、H形辅助架、第一辅助块、第二辅助块和第二螺丝钉,所述使用单元包括辅助板、辅助杆和电动推杆,所述辅助单元包括安装架、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螺套和钢架。本技术通过利用了第一辅助架、第二辅助架、第一螺丝钉、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和第二螺丝钉的配合使用,使该装置可以进行调节,避免了零件太多调节不便的问题,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利用了辅助板、辅助杆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使辅助固定器在进入安装架时,对其进行固定,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船舶运输发展日新月异,河海航运量越来越大,航运和水上建造物的矛盾日益显现,如:航道等级提高原桥梁设计船撞力值偏小、船舶吨位和航速的提升、江河湖海桥梁的大量新建,使得船舶撞击桥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事故也越来越多。因此,桥梁防撞设施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对桥梁的抗撞消能保护功效起到重要的影响。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cn213417552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防撞设备的连接板总成机构,属于桥梁防撞设备领域,用于桥梁防撞设备的连接板总成机构包括第一连板组、第二连板组、多个螺栓组以及橡胶板件,螺栓组的一端与第一连板组相抵,螺栓组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板组以及橡胶板件与第二连板组螺纹连接,第一连板组以及第二连板组分别与防撞设备的框架相固接。本技术公开的用于桥梁防撞设备的连接板总成机构,采用第一连板组、第二连板组、多个螺栓组以及橡胶板件相结合的结构,使桥梁防撞设备通过本连接板总成机构便于进行连接装配,结构更耐冲击,保证连接更稳固可靠。

3、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虽然能够通过多个螺栓组以及橡胶板件相结合的结构,使桥梁防撞设备通过本连接板总成机构便于进行连接装配,结构更耐冲击,保证连接更稳固可靠,但是不能对该装置进行调节,进而无法更好的连接桥梁,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单元、使用单元和辅助单元。

4、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辅助架、第二辅助架、第一螺丝钉、h形辅助架、第一辅助块、第二辅助块和第二螺丝钉,所述使用单元包括辅助板、辅助杆和电动推杆,所述辅助单元包括安装架、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辅助固定器、螺帽、螺杆、螺套和钢架。

5、所述第一辅助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辅助架位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辅助杆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内壁,所述电动推杆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内壁,所述第二螺丝钉位于所述第二辅助架的内壁。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一辅助架可以固定第一螺丝钉,使第一螺丝钉可以得到固定。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辅助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辅助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架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丝钉的外壁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安装架可以固定第一辅助架,安装架可以固定第二辅助架,使第二辅助架可以得到固定。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辅助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块的一侧与所述螺帽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帽的外壁与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安装架可以固定第一辅助架,安装架可以固定第二辅助块,第二辅助块可以固定螺帽,螺杆可以固定螺帽,使螺帽可以得到固定。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杆的外壁与所述螺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与所述辅助固定器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与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壁固定就,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螺杆可以固定螺套,安装架可以固定限位辅助固定器,安装架可以固定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可以固定辅助杆,使辅助杆可以得到固定。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杆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与所述辅助固定器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固定器的外壁与所述钢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辅助杆可以固定辅助板,辅助板可以固定辅助固定器,辅助固定器可以固定钢架,使钢架可以得到固定。

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架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拼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拼接板的外壁与所述h形辅助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拼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拼接板的外壁与所述h形辅助架的外壁固定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一辅助架可以固定限位第一拼接板,第一拼接板可以固定h形辅助架,第二辅助架可以固定第二拼接板,第二拼接板可以固定h形辅助架,使h形辅助架可以得到固定。

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架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螺丝钉的外壁固定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二螺丝钉可以固定第二辅助架,使第二辅助架可以得到固定。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利用了第一辅助架、第二辅助架、第一螺丝钉、第一拼接板、第二拼接板和第二螺丝钉的配合使用,使该装置可以进行调节,避免了零件太多调节不便的问题,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

21、2、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利用了辅助板、辅助杆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使辅助固定器在进入安装架时,对其进行固定,提升该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使用单元和辅助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辅助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辅助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架(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丝钉(4)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辅助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辅助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块(17)的一侧与所述螺帽(9)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帽(9)的外壁与所述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外壁与所述螺套(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内壁与所述辅助固定器(7)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内壁与所述电动推杆(14)的外壁固定就,所述电动推杆(14)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13)的外壁与所述辅助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12)的一侧与所述辅助固定器(7)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固定器(7)的外壁与所述钢架(15)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架(2)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拼接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拼接板(5)的外壁与所述H形辅助架(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架(3)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拼接板(6)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拼接板(6)的外壁与所述H形辅助架(8)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架(3)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螺丝钉(18)的外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使用单元和辅助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辅助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辅助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架(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螺丝钉(4)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辅助块(1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辅助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块(17)的一侧与所述螺帽(9)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螺帽(9)的外壁与所述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板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0)的外壁与所述螺套(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1)的内壁与所述辅助固定器(7)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昊宇李邦桐邹妍文邹薇夏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砼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