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承载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车辆等
中,逐渐利用氢能等清洁能源作为动力来源,例如,在空铁交通系统中,配备氢燃料电池,通过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满足动力系统的用电需求,此时,一般通过承载装置来放置储存瓶,通过储存瓶储存氢气。为了提高车辆的续航性能,需要搭载较大容量的储存瓶。一些技术中,在承载装置上层叠设置多个容置空间,储存瓶水平布置在容置空间内,从而可容置多个储存瓶,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不便于储存瓶的取出,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大,且需要使用吊运设备才能将储存瓶取出,难以适用于没有吊运设备的场合,例如不便于紧急维护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如何便于承载装置中放置的储存瓶取出的问题。
2、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本体、连接座和绳轮机构;所述承载本体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的连通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本体(1)、连接座(2)和绳轮机构(3);所述承载本体(1)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容置空间(11)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11)对应设置的连通口(12),所述容置空间(11)用于竖向容置储存瓶(5),所述连通口(12)位于竖直面内,用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与外部环境的连通,且用于所述储存瓶(5)的通过;所述连接座(2)对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的底部,且可转动地与所述承载本体(1)连接,所述连接座(2)的转动轴线为水平轴线,所述连接座(2)用于与所述储存瓶(5)的底端连接;所述绳轮机构(3)包括定滑轮和拉绳(32),所述定滑轮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本体(1)、连接座(2)和绳轮机构(3);所述承载本体(1)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容置空间(11)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11)对应设置的连通口(12),所述容置空间(11)用于竖向容置储存瓶(5),所述连通口(12)位于竖直面内,用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与外部环境的连通,且用于所述储存瓶(5)的通过;所述连接座(2)对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的底部,且可转动地与所述承载本体(1)连接,所述连接座(2)的转动轴线为水平轴线,所述连接座(2)用于与所述储存瓶(5)的底端连接;所述绳轮机构(3)包括定滑轮和拉绳(32),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承载本体(1)上且对应于所述容置空间(11)设置,所述拉绳(32)用于绕经所述定滑轮并与对应所述容置空间(11)内的所述储存瓶(5)连接;通过所述拉绳(32)的拉紧运动和所述连接座(2)的第一转动运动实现所述储存瓶(5)在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内竖起,和/或,通过所述拉绳(32)的放松运动和所述连接座(2)的第二转动运动实现所述储存瓶(5)朝向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的所述连通口(12)一侧放倒,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运动和所述第二转动运动时所述连接座(2)的转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包括第一定滑轮(31)或第二定滑轮(33);所述第一定滑轮(31)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1)上,且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处所述连通口(12)的相邻一侧或两侧,所述拉绳(32)绕经所述储存瓶(5)和所述第一定滑轮(31)后第一端固定,第二端用于施力;所述第二定滑轮(33)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的顶部和/或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置空间(11)处所述连通口(12)的相对一侧,所述拉绳(32)绕经所述第二定滑轮(33)后第一端与所述储存瓶(5)的第一位置连接,第二端用于施力;当施力拉紧所述第二端时,所述拉绳(32)用于进行所述拉紧运动,当施力放松所述第二端时,所述拉绳(32)用于进行所述放松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滑轮包括所述第一定滑轮(31)且所述储存瓶(5)竖直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时,所述第一定滑轮(31)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储存瓶(5)的标定段设置;当所述定滑轮包括所述第二定滑轮(33)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张水清,刘勇,周飞,周厚益,左长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京兰空铁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