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28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冷空分装置,涉及空分装置中气体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空气降温组件,所述空气降温组件的内侧位于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的外侧安装有外喷淋组件,且空气降温组件的内侧位于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的内侧安装有内喷淋组件,所述外喷淋组件和内喷淋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同步外喷淋组件、内喷淋组件运动的同步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外喷淋组件和同步组件,实现了对高温气体的高效散热降温效果,从而提升对气体的散热降温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空分装置中气体冷却,具体为一种深冷空分装置


技术介绍

1、深冷分离法又称低温精馏法,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如用节流膨胀或绝热膨胀等方法,把气体压缩、冷却后,利用不同气体沸点上的差异进行精馏,使不同气体得到分离,特点是产品气体纯度高,但压缩、冷却的能耗很大;该法适用于大规模气体分离过程,如空气制氮。

2、其中深冷空分工艺流程首先空气经空气过滤器清除灰尘和机械杂质后进入空气压缩机,压缩至所需压力,然后送入空气冷却器,降低空气温度,再进入空气干燥净化器,除去空气中的水份、二氧化碳、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空分塔中的主换热器,被返流气体(产品氮气、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送入精馏塔底部,在塔顶部得到氮气,液空经节流后送入冷凝蒸发器蒸发,同时冷凝由精馏塔送来的部分氮气,冷凝后的液氨一部分作为精馏塔的回流液,一部分作为液氨产品出空分塔。

3、现有技术中空气冷却器往往使高温压缩空气经过冷却管,且在冷却管外侧喷淋冷却水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但是,冷却管由于为静止状态,导致喷淋的冷却水不能对其内部的高温空气进行均匀冷却,导致高温空气的冷却效果较差,不能更好的达到冷却空气导致整体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冷空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包括空气降温组件,所述空气降温组件包括壳体,且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开口朝下并与空分设备上一工艺的出气部连通,而所述出气管的开口朝上并与空分设备的下一工艺的进气部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两侧外壁连接有与出气管外壁也连接的第一通气板和第二通气板,且第一通气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散热气腔,而所述第二通气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散热气腔,所述进气管通过出气阀与第一散热气腔和第二散热气腔连通,而所述出气管则通过进气阀与第一散热气腔和第二散热气腔连通,所述空气降温组件的内侧位于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的外侧安装有外喷淋组件,且空气降温组件的内侧位于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的内侧安装有内喷淋组件,所述外喷淋组件和内喷淋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同步外喷淋组件、内喷淋组件运动的同步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高温气体的高效散热降温效果,从而提升对气体的散热降温效率以及质量。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喷淋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壳体内侧的外环板,且外环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内壁中的滑块,所述壳体的内壁位与滑块的外侧开设有用于滑块滑动的滑槽,且外环板的顶部内壁滑动设置有与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板,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与滑块外壁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外环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外界供水系统连接的第一水腔和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的第一气腔,所述外环板的内侧端面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管间距分布且每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二喷头,同一水平面上,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水腔连通则另一组第一连接管则与第一气腔连通。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通气板外侧端面的喷淋。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喷淋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内侧的内环板,且内环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外界供水系统连接的第二水腔和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的第二气腔,所述内环板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接管,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管间距分布且每一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二喷头,同一水平面上,一组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水腔连通则另一组第二连接管则与第二水腔连通,所述内环板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通气板、第二通气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通气板的内侧端面的喷淋。。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外环板顶壁的第一竖杆,且第一竖杆的一侧位于内环板的顶壁固定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内环板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在壳体底壁上的中心轴,且中心轴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固定有多组间距分布的横杆,且每一组所述横杆均与内环板内壁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环板的上方安装有集气组件,且所述集气组件包括有固定在第一密封板端面的第一出气管以及固定在第二密封板端面的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通过单向进气阀与第一密封板下方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气管通过单向进气阀与第二密封板下方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侧连接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汽动力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水蒸汽的收集效果。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汽动力组件包括有动力箱,且动力箱的顶端开设有与排气管连接的进气口,所述动力箱的底端则开设有出气口,且动力箱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涡轮扇叶,且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动力箱的底部外侧,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半齿轮,且驱动半齿轮的一侧位于外环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驱动半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汽动力箱的驱动效果。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预降温组件,且预降温组件包括有安装在壳体底壁端面的出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电磁阀的输出端口处连接有连接部,且连接部的底端安装有套接在进气管外侧的集水框,所述集水框的底端连通有向内侧延伸的引水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底部位于外环板的外侧之间设置有水冷组件,且水冷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壳体内壁且与外环板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三密封板,所述第三密封板的下方开设有存有冷却水的集水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进气管中气体的预降温效果,从而提升对气体降温的效率以及质量。

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喷淋组件和内喷淋组件,首先,空分设备会将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进气管注入第一通气板和第二通气板中,此时启动喷头,喷头会从水腔中抽取冷却水,另一组喷头则会从气腔中抽取冷却气体,随后在多组喷头的作用下实现对通气板的喷淋效果,即实现对气体的降温作业,并且另一组喷头喷出的气体会加速水的蒸发,进而与冷却水配合使用,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对空气的降温效率和质量;

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汽动力组件、集气组件和同步组件,在冷却水喷淋至通气板外壁上时,巨大的温度差会使得冷却水汽化产生水蒸汽,大部分水蒸汽则会通过出气管流动至进气管中,并最后进入集气管中,随后集气管中的水蒸汽会排出至动力箱中,蒸汽进入动力箱后会驱使涡轮扇叶转动即实现对转动轴的驱动,转动轴转动后则会带动驱动半齿轮转动,驱动半齿轮进而会驱使从动齿壁转动,从动齿壁转动后会带动外环板转动,从而使得喷头能够在通气板外侧转动,增大了喷淋的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包括空气降温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降温组件(1)包括壳体(101),且壳体(101)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102)以及出气管(103),所述进气管(102)的开口朝下并与空分设备上一工艺的出气部连通,而所述出气管(103)的开口朝上并与空分设备的下一工艺的进气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02)的两侧外壁连接有与出气管(103)外壁也连接的第一通气板(104)和第二通气板(105),且第一通气板(10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散热气腔(1041),而所述第二通气板(10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散热气腔(1051),所述进气管(102)通过出气阀与第一散热气腔(1041)和第二散热气腔(1051)连通,而所述出气管(103)则通过进气阀与第一散热气腔(1041)和第二散热气腔(105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淋组件(2)包括有设置在壳体(101)内侧的外环板(201),且外环板(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01)内壁中的滑块(202),所述壳体(101)的内壁位与滑块(202)的外侧开设有用于滑块(202)滑动的滑槽(203),且外环板(201)的顶部内壁滑动设置有与第一通气板(104)、第二通气板(105)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板(206),所述滑槽(203)的内壁安装有与滑块(202)外壁连接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2011),且第一隔板(20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外界供水系统连接的第一水腔(2012)和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的第一气腔(2013),所述外环板(201)的内侧端面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204),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管(204)间距分布且每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管(204)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二喷头(205),同一水平面上,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管(204)与第一水腔(2012)连通则另一组第一连接管(204)则与第一气腔(20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淋组件(3)包括有设置在第一通气板(104)、第二通气板(105)内侧的内环板(301),且内环板(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3011),所述第二隔板(30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外界供水系统连接的第二水腔(3012)和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的第二气腔(3013),所述内环板(301)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接管(302),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管(302)间距分布且每一组所述第二连接管(302)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二喷头(303),同一水平面上,一组所述第二连接管(302)与第二水腔(3012)连通则另一组第二连接管(302)则与第二水腔(3012)连通,所述内环板(301)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通气板(104)、第二通气板(105)固定连接的第二密封板(3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4)包括有固定在外环板(201)顶壁的第一竖杆(401),且第一竖杆(401)的一侧位于内环板(301)的顶壁固定有第二竖杆(403),所述第一竖杆(401)与第二竖杆(40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402),所述内环板(30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在壳体(101)底壁上的中心轴(404),且中心轴(404)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套环(405),所述套环(405)的外壁固定有多组间距分布的横杆(406),且每一组所述横杆(406)均与内环板(301)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201)的上方安装有集气组件(5),且所述集气组件(5)包括有固定在第一密封板(206)端面的第一出气管(501)以及固定在第二密封板(304)端面的第二出气管(502),所述第一出气管(501)通过单向进气阀与第一密封板(206)下方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气管(502)通过单向进气阀与第二密封板(304)下方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501)和第二出气管(502)的顶端连接有进气管(503),且进气管(503)的一侧连接有集气管(504),所述集气管(504)的下方设置有排气管(505),且排气管(505)的底端连接有汽动力组件(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力组件(6)包括有动力箱(601),且动力箱(601)的顶端开设有与排气管(505)连接的进气口(602),所述动力箱(601)的底端则开设有出气口(603),且动力箱(601)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604),所述转动轴(60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涡轮扇叶(605),且转动轴(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包括空气降温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降温组件(1)包括壳体(101),且壳体(101)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102)以及出气管(103),所述进气管(102)的开口朝下并与空分设备上一工艺的出气部连通,而所述出气管(103)的开口朝上并与空分设备的下一工艺的进气部连通,所述进气管(102)的两侧外壁连接有与出气管(103)外壁也连接的第一通气板(104)和第二通气板(105),且第一通气板(10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散热气腔(1041),而所述第二通气板(10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散热气腔(1051),所述进气管(102)通过出气阀与第一散热气腔(1041)和第二散热气腔(1051)连通,而所述出气管(103)则通过进气阀与第一散热气腔(1041)和第二散热气腔(105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淋组件(2)包括有设置在壳体(101)内侧的外环板(201),且外环板(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壳体(101)内壁中的滑块(202),所述壳体(101)的内壁位与滑块(202)的外侧开设有用于滑块(202)滑动的滑槽(203),且外环板(201)的顶部内壁滑动设置有与第一通气板(104)、第二通气板(105)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密封板(206),所述滑槽(203)的内壁安装有与滑块(202)外壁连接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2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2011),且第一隔板(20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外界供水系统连接的第一水腔(2012)和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的第一气腔(2013),所述外环板(201)的内侧端面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管(204),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管(204)间距分布且每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管(204)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二喷头(205),同一水平面上,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管(204)与第一水腔(2012)连通则另一组第一连接管(204)则与第一气腔(20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冷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淋组件(3)包括有设置在第一通气板(104)、第二通气板(105)内侧的内环板(301),且内环板(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3011),所述第二隔板(30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外界供水系统连接的第二水腔(3012)和与外界供气系统连接的第二气腔(3013),所述内环板(301)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接管(302),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管(302)间距分布且每一组所述第二连接管(302)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二喷头(303),同一水平面上,一组所述第二连接管(302)与第二水腔(3012)连通则另一组第二连接管(302)则与第二水腔(3012)连通,所述内环板(301)的顶部外壁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通气板(104)、第二通气板(105)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钢烽周智强潘福昌林观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特盈低温液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