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716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涉及空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分设备
,具体为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分设备是通过深冷方法将空气中的氧气

氮气和氩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一套设备;冷箱作为空分装置重要组成部件
,
对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能耗有着重大影响;在当前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形势下
,
降低冷箱冷量损失成为降能耗主要手段之一

[0003]系统中存在温差就会发生能量传递,空分冷箱内运行温度基本都低于
90k ,
远远低于环境温度,外部热量的传入造成低温气体的温度升高
,
为维持设备运行温度稳定
,
就要设法将传入的热量带出或以足量的冷量消耗掉传入的热量
,
这样势必加大装置能耗;冷量不足还会给设备的生产和调节带来问题
,
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
甚至停车

[0004]目前,冷箱内壁采用抽真空以及填充绝热材料(如珠光砂)的方式来保证冷箱的隔热性,但是在对冷箱的内壁进行抽真空时,珠光砂中的空气会被吸走,进而导致珠光砂向下坍塌一定距离,而珠光砂的坍塌的会导致其填充的体积出现空缺,该空缺部分仅仅依靠真空隔热是不够的,因此直接导致冷箱的隔热性能受到影响,也就导致空分设备的能耗降低不了多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

空气净化系统

热交换系统

精馏系统和冷箱壳体,所述冷箱壳体内部设有保冷腔,所述热交换系统

精馏系统安装于保冷腔中,所述冷箱壳体的内壁开设有真空腔,且真空腔内部填充有珠光砂,所述冷箱壳体的顶端安装有进气组件,且进气组件的内部固定有滤水棉,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有安装在冷箱壳体顶端的气体处理箱,且气体处理箱与冷箱壳体顶端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所述气体处理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干燥组件

降温组件,且气体处理箱的两侧位于冷箱壳体的顶端均安装有填充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组件中能够预先填充珠光砂,当冷箱壳体内壁中的珠光砂发生坍塌时,填充腔中的珠光砂能够及时的对冷箱壳体内壁中缺失的部分进行填补,进而保证了珠光砂在冷箱壳体中填充的完整性,进而提升冷箱壳体的保冷性能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体处理箱的顶端开设有与外界惰性气体供气系统连接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壁对称安装有叶轮,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连通有向下延伸至滤水棉上方的导风罩,且导风罩的下方设置有与干燥组件连通的集风罩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输入气体的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气体处理箱内壁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顶端开设有与集风罩连通的第一进气阀,且干燥箱的底端开设有与降温组件连
通的第一出气阀,所述干燥箱的内部开设有干燥腔,且干燥腔的内部安装有与外界高温气体供应系统连接的蒸发管,所述干燥箱的内壁安装有延伸至干燥箱内壁中的吸水棉,且吸水棉的上方位于干燥箱的外壁开设有延伸至集风罩端面的出气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气体的高效干燥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有内部填充有液氮的降温箱,且降温箱的内部开设有降温腔,所述降温腔的内部对称安装有
U
型分布的气管,所述降温箱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出气阀连通的第二进气阀,且第二进气阀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气体进行分流的分流柱,所述分流柱的一侧与一组所述气管端部连通,且分流柱的另一侧与另一组所述气管的端部连通,两组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延伸至降温箱外侧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侧上方连接有一号分管,且出气管的一侧下方连接有二号分管,所述一号分管的底端连接有延伸至填充组件的三号分管,且一号分管的端部与冷箱壳体侧部连通,所述二号分管的端部与冷箱壳体的顶端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气体的降温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组件包括有安装在气体处理箱两侧且内部填充有珠光砂的填充箱,且填充箱的内部开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箱的顶端安装有与三号分管连通的第三进气阀,且填充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位于填充箱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滑槽适配且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端部与压板外壁固定连接,且滑块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在滑槽内壁的复位弹簧,所述填充箱的内部位于压板的下方安装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与填充箱内壁通过扭簧轴连接,所述扭簧轴的扭矩大于填充箱内部珠光砂的重力与抽真空时气压力之和,所述密封板的端部设置为中间与填充箱内壁贴合两端开口与填充箱内壁开口的形式,且所述密封板的端部中还开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气孔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珠光砂空缺位置的填充效果,提升了冷箱壳体的保冷性能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安装在降温箱内部的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搅拌叶,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延伸至降温箱的外侧,且转动轴与降温箱的内壁连接处设置有轴封,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位于降温箱的底壁安装有双槽转盘,且双槽转盘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向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轴,且第一连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上方安装有与第一转盘传动连接的第二转盘,且第二转盘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叶轮端部的第二连接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转动轴的驱动效果,使得搅拌轴能够带动搅拌叶转动实现对液氮的搅拌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的下方,且第一锥形齿轮通过传动转盘与双槽转盘传动连接,第二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的上方,且第二组第一锥形齿轮通过传动轴

传动转盘与双槽转盘传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双槽转盘的同向驱动效果,使得转动轴转动的速度得到提升,也就提升了对液氮的搅拌效果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填充组件,在安装完成冷箱壳体后,将热交换系统

精馏系统安装于保冷腔中,随后在冷箱壳体内壁以及填充腔中均填充珠光砂,随后对冷箱壳体内壁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过程中,由于珠光砂颗粒之间的空气被抽出,因此珠光砂之间的间隙会在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

空气净化系统

热交换系统

精馏系统和冷箱壳体(1),所述冷箱壳体(1)内部设有保冷腔(2),所述热交换系统

精馏系统安装于保冷腔(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箱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真空腔,且真空腔内部填充有珠光砂,所述冷箱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进气组件(3),且进气组件(3)的内部固定有滤水棉(4),所述进气组件(3)包括有安装在冷箱壳体(1)顶端的气体处理箱(
301
),且气体处理箱(
301
)与冷箱壳体(1)顶端之间设置有隔热垫(7),所述气体处理箱(
301
)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干燥组件(5)

降温组件(6),且气体处理箱(
301
)的两侧位于冷箱壳体(1)的顶端均安装有填充组件(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处理箱(
301
)的顶端开设有与外界惰性气体供气系统连接的进气管(
302
),且进气管(
302
)的内壁对称安装有叶轮(
303
),所述进气管(
302
)的底端连通有向下延伸至滤水棉(4)上方的导风罩(
304
),且导风罩(
304
)的下方设置有与干燥组件(5)连通的集风罩(
30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组件(5)包括有安装在气体处理箱(
301
)内壁的干燥箱(
501
),所述干燥箱(
501
)的顶端开设有与集风罩(
305
)连通的第一进气阀(
502
),且干燥箱(
501
)的底端开设有与降温组件(6)连通的第一出气阀(
503
),所述干燥箱(
501
)的内部开设有干燥腔(
504
),且干燥腔(
504
)的内部安装有与外界高温气体供应系统连接的蒸发管(
505
),所述干燥箱(
501
)的内壁安装有延伸至干燥箱(
501
)内壁中的吸水棉(
506
),且吸水棉(
506
)的上方位于干燥箱(
501
)的外壁开设有延伸至集风罩(
305
)端面的出气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6)包括有内部填充有液氮的降温箱(
601
),且降温箱(
601
)的内部开设有降温腔(
602
),所述降温腔(
602
)的内部对称安装有
U
型分布的气管(
603
),所述降温箱(
601
)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一出气阀(
503
)连通的第二进气阀(
604
),且第二进气阀(
604
)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气体进行分流的分流柱(
605
),所述分流柱(
605
)的一侧与一组所述气管(
603
)端部连通,且分流柱(
605
)的另一侧与另一组所述气管(
603
)的端部连通,两组所述气管(
603
)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延伸至降温箱(
601
)外侧的出气管(
60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空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
606
)的一侧上方连接有一号分管(
607
),且出气管(
606
)的一侧下方连接有二号分管(
608
),所述一号分管(
607
)的底端连接有延伸至填充组件(8)的三号分管(
609
),且一号分管(
607
)的端部与冷箱壳体(1)侧部连通,所述二号分管(
608
)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钢烽金品良蒋一波曹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特盈低温液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