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14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包括:夹臂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夹臂安装座上的可张合的夹臂,所述夹臂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控制所述夹臂张合的夹臂张合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推板,所述推板可沿所述夹臂的延伸方向移动;控制所述推板移动的推板驱动单元。本技术将用于拨料的推板和夹臂集成在一起,无需在下料工位处设置拨料组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拨料组件对整机空间的占用,整机体积可以做到更小。而且在取料机构向下料工位移动的过程中,推板可以提前将产品向外推,在到达下料工位时立即将产品从夹臂上推出,缩短了工序时间,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集束装置中的取料机构。


技术介绍

1、吊粒是在很多商品上都使用到的一种塑料制品,例如在服装吊牌、配饰、鞋帽箱包上都有应用。吊粒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而成,将预先热融的塑料液体注入模具后,形成带水口的注塑产品。自动集束装置可以自动完成注塑成型的产品的下料和收集,如专利号为202220859656.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自动集束装置。该自动集束装置包括取料组件和拨料组件,取料组件包括取料夹,拨料组件包括拨料爪,取料夹将成型产品移动至下料工位后,取料夹的夹臂打开,设置在下料工位的拨料组件的拨料爪将成型产品从取料夹上拨下,完成下料。由于拨料组件设置于下料工位处,取料夹取料后要准确移动至下料工位才能和拨料组件形成配合,完成下料的动作,取料夹的行程较长,导致整机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工序时间也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序时间短的取料机构。

2、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包括:夹臂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夹臂安装座上的可张合的夹臂,所述夹臂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控制所述夹臂张合的夹臂张合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推板,所述推板可沿所述夹臂的延伸方向移动;控制所述推板移动的推板驱动单元。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为上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为下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尾部设置有可容纳所述推板的推板容纳槽。

5、进一步的,所述推板驱动单元通过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所述推板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夹臂的一侧。

6、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臂旁侧的托板,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

7、进一步的,所述推板的第二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上,并由所述第一托板支撑,所述支撑部可随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托板上移动。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托板滑动或滚动接触;

9、和/或,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架及一对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轴承,所述支架呈[形,两个所述轴承上下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两个所述轴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一托板的厚度相对应,所述第一托板位于两个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轴承可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滚动。

10、进一步的,所述托板还包括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宽度相等。

11、进一步的,所述托板还包括第三托板,所述第三托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三托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两侧。

12、进一步的,所述托板还包括第四托板,所述第四托板和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所述第四托板和所述第三托板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托板和所述第四托板的宽度相等。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托板的宽度。

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相连的导杆座以及可沿自身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杆座上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夹臂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板的第一端相连。

15、进一步的,所述推板的正面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的下边沿和所述推板的下边沿平齐或低于所述推板的下边沿。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夹臂延伸的凸部,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夹臂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闭合时,所述凸部落入所述凹槽内,和所述凹槽配合在一起。

17、进一步的,所述夹臂为对开式夹臂或剪刀式夹臂。

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拨料结构和夹臂结合起来,集成一体,用于拨料的推板随夹臂一起移动,通过推板和夹臂的动作配合,在取料机构向下料工位移动的过程中,推板可以提前将产品向外推,在到达下料工位时立即将产品从夹臂上推出,缩短了工序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推板和夹臂集成后,可以取消原设备的拨料组件,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也减少了对设备整体空间的占用,使设备的空间结构可以做的更小。本技术的取料机构不仅可用于如202220859656.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自动集束装置,也可以单独安装在其他吊粒产品设备上实现取料、下料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为上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为下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尾部设置有可容纳所述推板的推板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驱动单元通过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所述推板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夹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臂旁侧的托板,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的第二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上,并由所述第一托板支撑,所述支撑部可随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托板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托板滑动或滚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第三托板,所述第三托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三托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第四托板,所述第四托板和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所述第四托板和所述第三托板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三托板和所述第四托板的宽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托板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相连的导杆座以及可沿自身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杆座上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夹臂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导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推板的第一端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的正面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的下边沿和所述推板的下边沿平齐或低于所述推板的下边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夹臂延伸的凸部,所述第二夹臂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夹臂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闭合时,所述凸部落入所述凹槽内,和所述凹槽配合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为对开式夹臂或剪刀式夹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为上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为下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尾部设置有可容纳所述推板的推板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驱动单元通过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所述推板驱动单元位于所述夹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臂旁侧的托板,所述托板包括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夹臂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的第二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上,并由所述第一托板支撑,所述支撑部可随所述推板在所述第一托板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托板滑动或滚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和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上下相对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产品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还包括第三托板,所述第三托板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智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巨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