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659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涉及型钢机上料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两组侧框,所述侧框的内侧开设有丝杆槽,所述丝杆槽的内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从动块,所述从动块的端部位于丝杆槽外转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外壁固定包裹有挡环,所述外筒的一端位于内筒外壁套接有锁定环。本技术通过利用丝杆可使得内外筒降低,且控制外筒伸长进入带钢卷的中心空缺处,随之丝杆的转动进而带动带钢卷升高,实现省时省力的上料目的,而外筒可根据带钢的宽度控制伸长的尺寸,可适用多种尺寸的带钢卷,进一步的扩大该上料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型钢机上料,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c型钢机主要由被动装料架、整平装置、冲孔装置、成型后切断装置、液压站、电脑控制系统等。本机采用自动飞锯冲孔,操作简便等特点。主要用途产品可作为大中型工业民用建筑的主体受力结构。c型钢机又叫c型钢檀条机,是众多的压瓦机品种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基础性的压瓦机种类。与彩钢板成型机不一样,它是液压动力,而且功率很大,一般在22kw左右,类似于剪板折弯机,一般控制过程复杂,多采用plc控制。

2、经检索中国专利网授权公告号为cn213134804u公开的一种c型钢成型机的辅助上料装,其中包括承托机构、带钢收卷装置和c型钢成型机,利用辅助上料装置中的清扫组件对带钢的表面进行清扫,在辊压成型之前去除吸附在带钢表面的杂质,提高c型钢表面的加工质量。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带钢收卷装置暂存的带钢距地面存有一定的高度,对带钢进行上料时,需要借助外界的行吊设备,进而导致对带钢的上料费时费力,变相的降低了对c型钢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两组侧框,所述侧框的内侧开设有丝杆槽,所述丝杆槽的内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从动块,所述从动块的端部位于丝杆槽外转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外壁固定包裹有挡环,所述外筒的一端位于内筒外壁套接有锁定环,所述锁定环的内壁随有延伸至内筒内部的一对卡块,所述内筒的外壁与卡块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延伸至底座前表面的缺口,且缺口横向内壁开设有弧形槽。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框的内偏上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端部对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块的前后表面设有延伸至丝杆槽内部的约束块,且丝杆槽与约束块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约束槽。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内壁设有多组延伸至内筒内部的加强杆,且内筒与加强杆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盲孔。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为金属材质,所述卡槽远离行程槽的一端内壁镶嵌有磁块。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优选技术方案,锁定环的端部设有延伸至外筒端部内的t环,且外筒端部开设有与t环相吻合的t环槽。

9、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利用丝杆可使得内外筒降低,且控制外筒伸长进入带钢卷的中心空缺处,随之丝杆的转动进而带动带钢卷升高,实现省时省力的上料目的,而外筒可根据带钢的宽度控制伸长的尺寸,可适用多种尺寸的带钢卷,进一步的扩大该上料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端固定有两组侧框(110),所述侧框(110)的内侧开设有丝杆槽(111),所述丝杆槽(111)的内转动设有丝杆(160),所述丝杆(16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从动块(150),所述从动块(150)的端部位于丝杆槽(111)外转动连接有内筒(140),所述内筒(140)的外壁套接有外筒(120),所述外筒(120)的外壁固定包裹有挡环(130),所述外筒(120)的一端位于内筒(140)外壁套接有锁定环(121),所述锁定环(121)的内壁随有延伸至内筒(140)内部的一对卡块(122),所述内筒(140)的外壁与卡块(122)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141),所述行程槽(14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端开设有延伸至底座(100)前表面的缺口(101),且缺口(101)横向内壁开设有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110)的内偏上方安装有电机(170),且电机(17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160)端部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块(150)的前后表面设有延伸至丝杆槽(111)内部的约束块(151),且丝杆槽(111)与约束块(151)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约束槽(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20)的内壁设有多组延伸至内筒(140)内部的加强杆,且内筒(140)与加强杆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相匹配的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2)为金属材质,所述卡槽(142)远离行程槽(141)的一端内壁镶嵌有磁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环(121)的端部设有延伸至外筒(120)端部内的T环,且外筒(120)端部开设有与T环相吻合的T环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端固定有两组侧框(110),所述侧框(110)的内侧开设有丝杆槽(111),所述丝杆槽(111)的内转动设有丝杆(160),所述丝杆(16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从动块(150),所述从动块(150)的端部位于丝杆槽(111)外转动连接有内筒(140),所述内筒(140)的外壁套接有外筒(120),所述外筒(120)的外壁固定包裹有挡环(130),所述外筒(120)的一端位于内筒(140)外壁套接有锁定环(121),所述锁定环(121)的内壁随有延伸至内筒(140)内部的一对卡块(122),所述内筒(140)的外壁与卡块(122)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141),所述行程槽(14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端开设有延伸至底座(100)前表面的缺口(101),且缺口(101)横向内壁开设有弧形槽。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芬马钦泳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瑞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