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及搪塑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及搪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110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及搪塑方法,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开放式的成型型腔,所述模具本体内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冷却组件,所述模具本体内还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穿插交错布置;并通过粉箱加粉,模具预热,模具合粉箱,扣紧模具和粉箱,旋转或者摆动使模具上粉,模具与粉箱分离,塑化,冷却,脱模等工序获得所述成型产品;本模具将冷却组件和加热组件集成于所述模具本体内,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所述模具本体进行加热和冷却,温度易于控制和调节,而且使得整个搪塑模具更加紧凑,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汽车配件生产,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及搪塑方法


技术介绍

1、搪塑成型是目前汽车仪表板表皮、门饰板表皮成型的主要工艺之一,搪塑工艺也叫凝涂工艺,成型前先对带纹路的搪塑模具进行加热,达到预定温度后,搪塑粉末的粉箱与其对接,上下单轴旋转,旋转过程中,粉箱中的塑料粉末落入模具中受热融化,冷却后即可成型出产品。

2、由此可知,在搪塑工艺中,需要加热和冷却这两道工序,现有搪塑工艺的加热方式主要为气加热,利用煤气、天然气、电加热空气形成热风,热砂或热油来对模具进行加热,冷却主要通过冷油,冷冻空气或冷水等方式进行冷却;这些冷却和加热的方式相对独立,如果能够在模具上集成加热和冷却系统,则会优化现有的加热和冷却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及搪塑方法,集加热和冷却于同一模具本体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开放式的成型型腔,所述模具本体内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所述成型型腔和成型产品的冷却脱模;所述模具本体内还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成型型腔和待成型原料的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穿插交错布置。

4、本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结构简单,将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集成于所述模具本体内,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所述模具本体进行加热和冷却,减少了外部布置的冷却和加热部件,使得整个搪塑模具更加紧凑,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5、将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分别沿所述成型型腔内壁的布置方向设置,能够全面的对所述成型型腔内壁进行加热或者冷却,这种加热和冷却方式较为直接,效果较好,不论是加热还是冷却都有利于温度的均匀分布,使得成型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好。

6、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通过穿插交错的合理布置,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模具本体靠近所述成型型腔的内部空间进行这些管路和线路的布置,而且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不会直接交叉,两者之间不直接接触,有利于两者的独立运转,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面处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通过管接头连接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内设有用于循环的冷却液。

8、所述冷却管路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设置,可以让冷却液进入其中,通过冷却液的热交换将模具本体的温度降下来,完成冷却操作。

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路以蛇形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能够增加冷却管路的冷却路径和面积,有利于快速的换热和冷却,同时能够在蛇形排布之间形成一些空挡,这些空挡可以用来设置所述加热组件,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处还分别设有阀门。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路的管内径为6~14mm,所述冷却管路相邻管的中心间距为其内径的2~4倍,所述冷却管路的管中心线距离所述成型型腔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其内径的1~2倍。

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盘布的区域内设有若干加热区,所述加热组件布置在所述加热区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区的若干加热棒,以及与所述加热棒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12、所述加热组件利用所述加热棒能够快速的对所述模具本体进行加热,利用所述模具本体金属材质的热传导作用,可以将热量传导至整个所述成型型腔,完成对原材料的加热。

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棒包括u形加热棒和长条形加热棒。

1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还设有隔热防护片,所述隔热防护片的开放式弧形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有翻转组件。通过所述翻转组件可以带动所述模具本体进行旋转。

16、进一步的,所述待成型原料包括干燥混合的pvc、冷冻粉碎的tpo、冷冻粉碎的tpu或者pu等材料。

17、进一步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的搪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粉箱加粉,模具预热,模具合粉箱,扣紧模具和粉箱,旋转或者摆动使模具上粉,模具与粉箱分离,塑化,冷却,脱模获得所述成型产品,模具复位进行下一循环;在所述模具预热的步骤中,所述加热组件开始工作,对所述模具本体加热至200-260°的温度,保持该温度至塑化;在冷却步骤中,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工作,所述冷却组件对所述模具本体和所述成型产品进行冷却,直至所述成型产品顺利脱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结构简单,将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集成于所述模具本体内,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所述模具本体进行加热和冷却,减少了外部布置的冷却和加热部件,使得整个搪塑模具更加紧凑,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2、将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分别沿所述成型型腔内壁的布置方向设置,能够全面的对所述成型型腔内壁进行加热或者冷却,这种加热和冷却方式较为直接,效果较好,不论是加热还是冷却都有利于温度的均匀分布,使得成型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好;3、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通过穿插交错的合理布置,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模具本体靠近所述成型型腔的内部空间进行这些管路和线路的布置,而且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不会直接交叉,两者之间不直接接触,有利于两者的独立运转,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开放式的成型型腔,所述模具本体内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所述成型型腔和成型产品的冷却脱模;所述模具本体内还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成型型腔和待成型原料的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穿插交错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面处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通过管接头连接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内设有用于循环的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以蛇形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处还分别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的管内径为6~14mm,所述冷却管路相邻管的中心间距为其内径的2~4倍,所述冷却管路的管中心线距离所述成型型腔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其内径的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盘布的区域内设有若干加热区,所述加热组件布置在所述加热区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区的若干加热棒,以及与所述加热棒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包括U形加热棒和长条形加热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还设有隔热防护片,所述隔热防护片的开放式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有翻转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成型原料包括干燥混合的PVC、冷冻粉碎的TPO、冷冻粉碎的TPU或者PU。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的搪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粉箱加粉,模具预热,模具合粉箱,扣紧模具和粉箱,旋转或者摆动使模具上粉,模具与粉箱分离,塑化,冷却,脱模获得所述成型产品,模具复位进行下一循环;在所述模具预热的步骤中,所述加热组件开始工作,对所述模具本体加热至200-260°的温度,保持该温度至塑化;在冷却步骤中,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工作,所述冷却组件对所述模具本体和所述成型产品进行冷却,直至所述成型产品顺利脱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开放式的成型型腔,所述模具本体内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所述成型型腔和成型产品的冷却脱模;所述模具本体内还沿所述成型型腔的布置轮廓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成型型腔和待成型原料的加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冷却组件穿插交错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面处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通过管接头连接冷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内设有用于循环的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以蛇形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内,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处还分别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的管内径为6~14mm,所述冷却管路相邻管的中心间距为其内径的2~4倍,所述冷却管路的管中心线距离所述成型型腔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其内径的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的搪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盘布的区域内设有若干加热区,所述加热组件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自针许宁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