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09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配备于油缸本体上的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机、分离柱、冷却盘、螺旋冷却管、排液管、泵体和进液管,冷却风机安装于油缸本体上且通过若干组分离柱与冷却盘相连接,冷却盘的下方形成有排气腔道,冷却盘的一侧通过排液管与螺旋冷却管相连接,螺旋冷却管螺旋缠绕于油缸本体上,油缸本体的下端还配备有辅助冷却环,辅助冷却环的一侧与螺旋冷却管相连接且另一侧与进液管相连接。本技术对授权专利号为CN218294059U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进行了改进,在无需对油缸进行加工和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螺旋设置于油缸表面上的螺旋式冷却管可以达到对油缸缸体部分进行冷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具体为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1、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2、然而,现有的液压油缸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液压油缸长时间工作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液压油缸自身温度较高,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回影响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也存在一些对液压油缸进行冷却处理的装置,例如:已授权专利号为cn218294059u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通过过启动水泵让回流箱内腔中的冷却液通过导管传输至第一回流管的内腔中,然后第一回流管内腔中的冷却液进入至第二回流管的内腔中,紧接着第二流管内腔中的冷却液通过导管进入至回流箱的内腔中,进而便可以让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以及回流箱内腔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缸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散热片对油缸散热效率大幅降低的问题,提高了油缸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时的效率,虽然可以达到对油缸冷却的目的,但是在对冷却机构进行安装前预先需要在油缸的侧壁开设有容置部,容置部的设置需要对油缸本体结构进行改变,存在影响油缸运作稳定性的可能性,并且需要对油缸进行在加工,操作难度大,此外该结构主要针对油缸的缸筒位置进行冷却,局限性较大。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解决了液压油缸长时间工作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液压油缸自身温度较高,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回影响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也存在一些对液压油缸进行冷却处理的装置,例如:已授权专利号为cn218294059u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通过过启动水泵让回流箱内腔中的冷却液通过导管传输至第一回流管的内腔中,然后第一回流管内腔中的冷却液进入至第二回流管的内腔中,紧接着第二流管内腔中的冷却液通过导管进入至回流箱的内腔中,进而便可以让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以及回流箱内腔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缸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散热片对油缸散热效率大幅降低的问题,提高了油缸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时的效率,虽然可以达到对油缸冷却的目的,但是在对冷却机构进行安装前预先需要在油缸的侧壁开设有容置部,容置部的设置需要对油缸本体结构进行改变,存在影响油缸运作稳定性的可能性,并且需要对油缸进行在加工,操作难度大,此外该结构主要针对油缸的缸筒位置进行冷却,局限性较大,这一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配备于油缸本体上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机、分离柱、冷却盘、螺旋冷却管、排液管、泵体和进液管,所述冷却风机安装于油缸本体上且通过若干组分离柱与冷却盘相连接,所述冷却盘的下方形成有排气腔道,所述冷却盘的一侧通过排液管与螺旋冷却管相连接,所述螺旋冷却管螺旋缠绕于油缸本体上,所述油缸本体的下端还配备有辅助冷却环,所述辅助冷却环的一侧与螺旋冷却管相连接且另一侧与进液管相连接,所述进液管的末端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安装于冷却盘的一侧,所述辅助冷却环包括导液外筒和内置于导液外筒内壁上的波状冷却管,所述波状冷却管由若干组波状管组成。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冷却盘包括内部形成有内腔的盘体和设置于内腔中部的冷却排管,所述冷却排管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液腔、排液腔,所述冷却排管由若干组导液管组成,所述导液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液腔、排液腔相连通。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螺旋冷却管呈螺旋上升式结构且内部形成有螺旋导液腔道,所述螺旋冷却管的内侧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厚度为3mm-5mm且与油缸本体相接触,所述导热板的两端还配备有两组磁性吸片。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波状管整体呈m状结构,相邻两组所述波状管首尾相连通。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波状管的拐角处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形变槽,若干组所述形变槽呈层叠状分布。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方案对授权专利号为cn218294059u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的冷却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无需对油缸进行加工和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螺旋设置于油缸表面上的螺旋式冷却管可以达到对油缸缸体部分进行冷却的目的,并且该冷却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装更换处理。

9、2.本方案在缸筒的末端配备有辅助冷却环,可以针对摩擦力较大的部位进行冷却处理,并且该辅助冷却环在对缸筒与活塞杆冷却的同时,可以对活塞杆表面可能存在的粘附油垢现象进行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本体(1)和配备于油缸本体(1)上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机(2)、分离柱(3)、冷却盘(4)、螺旋冷却管(5)、排液管(6)、泵体(7)和进液管(10),所述冷却风机(2)安装于油缸本体(1)上且通过若干组分离柱(3)与冷却盘(4)相连接,所述冷却盘(4)的下方形成有排气腔道(11),所述冷却盘(4)的一侧通过排液管(6)与螺旋冷却管(5)相连接,所述螺旋冷却管(5)螺旋缠绕于油缸本体(1)上,所述油缸本体(1)的下端还配备有辅助冷却环(12),所述辅助冷却环(12)的一侧与螺旋冷却管(5)相连接且另一侧与进液管(10)相连接,所述进液管(10)的末端与泵体(7)相连接,所述泵体(7)安装于冷却盘(4)的一侧,所述辅助冷却环(12)包括导液外筒(13)和内置于导液外筒(13)内壁上的波状冷却管,所述波状冷却管由若干组波状管(1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4)包括内部形成有内腔(15)的盘体(16)和设置于内腔(15)中部的冷却排管(17),所述冷却排管(17)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液腔(18)、排液腔(19),所述冷却排管(17)由若干组导液管(20)组成,所述导液管(20)的两端分别与进液腔(18)、排液腔(1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冷却管(5)呈螺旋上升式结构且内部形成有螺旋导液腔道(21),所述螺旋冷却管(5)的内侧设置有导热板(22),所述导热板(22)厚度为3mm-5mm且与油缸本体(1)相接触,所述导热板(22)的两端还配备有两组磁性吸片(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管(14)整体呈M状结构,相邻两组所述波状管(14)首尾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状管(14)的拐角处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形变槽(24),若干组所述形变槽(24)呈层叠状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本体(1)和配备于油缸本体(1)上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风机(2)、分离柱(3)、冷却盘(4)、螺旋冷却管(5)、排液管(6)、泵体(7)和进液管(10),所述冷却风机(2)安装于油缸本体(1)上且通过若干组分离柱(3)与冷却盘(4)相连接,所述冷却盘(4)的下方形成有排气腔道(11),所述冷却盘(4)的一侧通过排液管(6)与螺旋冷却管(5)相连接,所述螺旋冷却管(5)螺旋缠绕于油缸本体(1)上,所述油缸本体(1)的下端还配备有辅助冷却环(12),所述辅助冷却环(12)的一侧与螺旋冷却管(5)相连接且另一侧与进液管(10)相连接,所述进液管(10)的末端与泵体(7)相连接,所述泵体(7)安装于冷却盘(4)的一侧,所述辅助冷却环(12)包括导液外筒(13)和内置于导液外筒(13)内壁上的波状冷却管,所述波状冷却管由若干组波状管(1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雪英卢钟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顺凯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