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连接头、定子绕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72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绕组连接头、定子绕组及电机;定子绕组连接头用于设置于绕组的导体上,包括连接头本体,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面和第一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位于所述连接面的相对侧,所述第一避让面配置为:同一导体组中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安装于定子的定子槽内相对定位后,使得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所述连接头本体不超过另一个导体的绝缘层。通过在连接面相对侧设置第一避让面,形成相邻导体组之间的避让关系,进而增大相邻导体组之间的电气间隙,使得绕组结构满足电机的爬电距离要求,而且由于第一避让面对相邻导体绝缘层的避让,则使得导体在连接头位置处弯折扭转过程中,连接头不与相邻导体的绝缘层接触,可避免对绝缘层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绕组连接头、定子绕组及电机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上的驱动电机是汽车整套动力驱动系统的核心之一,它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整车的寿命和安全。而电机绕组设计的可靠性和紧凑性,对车用驱动电机的开发尤为重要。扁线电机基于其槽满率和功率密度较高为目前电动汽车的应用主流;

2、扁线电机目前主流的定子绕组生产制造工艺分成两个技术路线,一种是一端整体折弯成型的hair-pin工艺路线,也称发卡绕组工艺,另一种是i-pin工艺路线;其中发卡绕组实质上一段导体弯折扭转后形成一体的类似u形的发卡结构,该发卡结构单独作为一个导体组,hair-pin工艺路线下的导体插入定子槽内较为困难且节拍慢;而i-pin工艺路线中每个导体组中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在插入定子槽之前相互独立,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可单独插入定子槽内,然后将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头部连接,其插入定子槽内较为简单、节拍较快;

3、现有的i-pin工艺路线中第一导体的连接头与第二导体的连接头连接后,相邻的导体组之间的电气间隙较小,那么导致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组连接头,用于设置于绕组的导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本体,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面和第一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位于所述连接面的相对侧,所述第一避让面配置为:同一导体组中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安装于定子的定子槽内相对定位后,使得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所述连接头本体不超过另一个导体的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子绕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还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避让面,所述第二避让面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避让面被配置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绕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还具有端面,所述端面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的自由端,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组连接头,用于设置于绕组的导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本体,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面和第一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位于所述连接面的相对侧,所述第一避让面配置为:同一导体组中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安装于定子的定子槽内相对定位后,使得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所述连接头本体不超过另一个导体的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子绕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还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避让面,所述第二避让面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避让面被配置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绕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上还具有端面,所述端面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的自由端,所述第二避让面与所述端面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绕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让面连接于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避让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定子绕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让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秀峰虞兴翔蒋大千朱思衡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