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由机动车和移动电子设备构成的用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的系统和运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由机动车和移动电子设备构成的用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的系统和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065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机动车(12)和移动电子设备(14)构成的系统(10),移动电子设备具有显示装置(34)并且能够由车辆乘员(16)使用。机动车(12)具有用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的辅助系统(18)。机动车(12)被设置为在识别出无法自主处理的驾驶情况之后向设备(14)发送预定的控制信号(30)。设备(14)在技术上还适配于机动车(12)以接收和处理控制信号(30),并且被设置为在接收到控制信号(30)之后与设备(14)的用户配置无关地借助于其显示装置(34)有保障地发出请求车辆乘员(16)接管车辆引导的接管请求(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被设置用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的机动车和适用于此的移动电子设备构成的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这种系统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不管是使机动车的驾驶运行或驾驶任务越来越自动化的辅助系统还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电子设备都变得越来越普遍。由此产生如下情况,即其中机动车或其辅助系统还不能完全自主地驾驶机动车并且同时机动车的驾驶员由于使用电子设备或其他影响而从机动车驾驶或周围交通中分心。这可能导致或促成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损害。

2、例如,在de 102017125730 b4中说明了一种包括警报单元的车辆系统。由此,如果在车辆执行自动驾驶期间检测到车辆前方交通环境的变化,则可以借助于平视显示向驾驶员输出光刺激。如果确定驾驶员在此期间没有向前看,则可以发出振动或声音作为第一警报。如果在第一警告已经启动之后在定义的第一时间过去之前确定驾驶员没有握住车辆的方向盘,则可以执行第二警报。该第二警报可包括振动和声音。由此将创造如下可能性,即可以根据驾驶员的状况激励其集中精力于驾驶。

3、例如,在us10506091 b2中讨论了由于使用移动电子设备引起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其中说明了一种用于控制移动服务的系统,其被配置为确定车辆是否由驾驶员驾驶。在此,在车辆内部也设置有用于检测可独立于检测系统移动的可控移动设备的检测系统。此外,还设置有用于确定驾驶员身份的计算机辅助设备。在此,该设备将指示车辆识别的输入用于车辆特性和至少两个其他特征。这些其他特征包括车辆的位置、车辆的速度、移动设备的速度、车辆的加速度、移动设备的加速度、各个相对应的时间戳、车辆的方向和移动设备的方向。其旨在解决先前方法的问题。

4、另一问题在于,在车辆行驶期间虽然驾驶员对移动电子设备的使用可能成问题,但乘客对设备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且不应受到限制。为此,us 8874162 b2提出了一种包括显示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移动设备。其旨在实施驾驶安全服务。该服务被配置为确定移动设备的使用者是在驾驶车辆还是为乘客。响应于确定用户正在驾驶车辆,将激活移动设备的驾驶安全模式,以促使显示装置切换为驾驶模式锁定屏幕,而无需访问数据的输入认证。在驾驶安全模式激活期间,移动设备的功能将被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机动车的安全的有条件的自动运行。

2、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可能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包括机动车和移动电子设备。在此,后者具有显示装置,特别是屏幕,并且可以由机动车的乘员在机动车中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

4、机动车具有用于有条件地自动引导机动车的辅助系统。因此,换言之,机动车或其辅助系统被设置用于有条件的自动驾驶运行,例如根据sae j3016 3级。换言之,机动车可以至少暂时自主驾驶,而乘员在此不必持久地观察相应的驾驶情况,并且不必准备好立即接管机动车的引导,即操纵或控制。机动车或其辅助系统进一步被设置为自动识别无法自主处理的驾驶情况。在此,无法自主处理的驾驶情况是指需要操作人员、特别是乘员手动引导车辆的情况。

5、此外,机动车还具有发送或通信装置,并且被设置为在这样识别出无法自主处理的驾驶情况之后自动地向移动电子设备发送预定的控制信号。为此,发送装置可以特别是具有相应的无线电、蓝牙或wlan模块等,因此特别是被设置为无线地发送控制信号。

6、根据本专利技术,移动电子设备在技术上适配于机动车或其辅助系统和/或发送装置,以接收和处理控制信号。为此,移动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具有接收设备,例如天线,其在控制信号的类型和频率方面适用于机动车的辅助系统或发送装置。换言之,机动车的发送装置和移动电子设备的相应接收设备可以被设置用于相同的传输或通信技术。此外,移动电子设备被设置为在接收控制信号之后独立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户配置借助于其显示装置有保障地输出预定的接管请求(英语:take over request,tor)。在此,接管请求旨在请求乘员接管车辆引导,即手动操纵或控制机动车。接管请求特别是可以被输出为光学或图形提示,即包括例如至少一个符号、预定的文本块、动画等。

7、在此,移动电子设备的用户配置意指或包括例如由移动电子设备的用户或使用者、特别是机动车的乘员所进行或可进行的设置、由用户安装在移动电子设备上的一组软件、在移动电子设备的运行中显示装置的激活或停用等。

8、机动车和移动电子设备的相互适配可以例如由机动车和/或移动电子设备的制造商来进行或确保。因此,特别是可以规定,当已给予或执行该适配时,机动车的或在机动车中使用的移动电子设备在机动车的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期间被启用。

9、如前所述,在机动车的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期间,作为驾驶员的乘员不必持久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任务或机动车的运行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文中所述,如今由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广泛且日益增长的使用,可预计到乘员很有可能会在自动驾驶运行的这些阶段中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例如用于工作或娱乐。被设置用于有条件自动驾驶运行的常规机动车可以例如借助于车辆自身的或车载显示装置、例如组合仪表或平视显示器来发出接管请求。然而在此存在以下问题:这样发出的接管请求在乘员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无法被其可靠地感知或识别,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乘员的视野通常对准移动电子设备,并且此外该移动电子设备经常保持在也使得难以外围感知接管请求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如今有种类繁多的不同的移动电子设备,其在硬件、软件配置和用户配置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确保在所有可能的配置中对于所有不同的移动电子设备都安全可靠地按预期发出接管请求将是一项实际上无法解决的任务。

10、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在移动电子设备上发出接管请求可以特别可靠地确保乘员在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时不会错过接管请求。此外,这也可以在如下情况下被实现,即乘员例如使用耳机或者由于媒体播放而没听到车辆侧发出的声音接管请求和/或乘员例如听力受损。通过在此将适用于机动车的移动电子设备用于发出接管请求,还可以特别可靠且鲁棒地保证确实并符合预期目的地进行了接管请求的发出。这例如与使用不是特定于该功能来为机动车设计的移动设备相比也可显著提高乘员不会错过接管请求的可能性。

11、此外,通过本专利技术可确保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用户的乘员不会例如由于简单地关闭移动电子设备上的相应功能而通过移动电子设备阻止由控制信号引起的接管请求的自动发出。由此,总体而言可以特别可靠地实现并确保接管请求确实被给到了乘员,即可被其感知。因此,这提高了在无法自主处理的相应情况下乘员及时可靠地接管车辆驾驶的可能性。这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安全,例如因为机动车更有可能不必由于缺少乘员接管车辆引导而执行紧急停车操作,并且可促进至少有条件自动化的机动车的接受和推广。

12、机动车或其辅助设备特别是可以被设置为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机动车(12)和移动电子设备(14)构成的系统(10),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具有显示装置(34)并且能够由所述机动车(12)的乘员(16)在所述机动车中使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10),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10.一种用于运行车辆系统(10)的方法,所述车辆系统包括被设置用于有条件地自动驾驶运行的机动车(12)和与所述机动车适配的移动电子设备(14),所述移动电子设备(14)能够由所述机动车(12)的乘员(16)在所述机动车(12)中使用并且具有显示装置(34),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由机动车(12)和移动电子设备(14)构成的系统(10),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具有显示装置(34)并且能够由所述机动车(12)的乘员(16)在所述机动车中使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1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10),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尼科洛夫C·雷施M·德尔S·皮尔茨J·罗伊特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