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观光车及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观光车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38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观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光车及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观光车包括车体和可相对车体升降的顶棚;车体包括底盘和围绕底盘周侧设置的侧围,侧围上部敞口,被侧围所围绕的区域形成乘坐空间;侧围内可升降地设置有一组支撑顶棚的立柱,侧围内还设置有驱动立柱升降的驱动装置;顶棚升起后,侧围与顶棚之间形成环绕式的观光视野;顶棚下降后,顶棚将侧围上部的敞口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观光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身心放松和愉悦的观光体验,提供广阔的观赏视野,避免风雨侵扰,促进车内外空气的流通,优良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观光车,具体涉及一种观光车及用途


技术介绍

1、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旅游观光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重要途径。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走进自然风光,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而获得身心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2、我国地域广大,地理条件复杂,部分地区多雨且天气多变。现有主流的观光车包括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的观光车通常前后设置挡风玻璃,两侧设置多个可开闭的玻璃视窗。如突遇大风暴雨天气,乘客可以关闭窗户,以避免风雨侵扰,保证车内的适度。然而,这种封闭式的观光车在前后尤其是两侧设置有大量窗框,观光视野受到较大的限制,并且视角被分碎片化地分割,导致乘客无法获得全方位的近360度的广阔视野,影响乘客对外部景观的观赏。

3、敞开式的观光车通常设置前挡风玻璃,在两侧和后方敞开。这种观光车相较于封闭式的观光车,在两侧和后侧具有更好的视野,但由于两侧和后方敞开,没有设置有效的挡雨措施,雨水很容易从两侧和后方进入车内,导致乘客被淋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观光车,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观光车在视野和遮蔽效果之间难以兼顾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观光车,尤其适于旅游景区观光或城市观光使用,包括车体和可相对车体升降的顶棚;车体包括底盘和围绕底盘周侧设置的侧围,侧围上部敞口,被侧围所围绕的区域形成乘坐空间;侧围内可升降地设置有一组支撑顶棚的立柱,侧围内还设置有驱动立柱升降的驱动装置;顶棚升起后,侧围与顶棚之间形成环绕式的观光视野;顶棚下降后,顶棚将侧围上部的敞口封闭。

3、进一步地,顶棚包括顶壁和围绕顶壁设置的周壁,周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4、进一步地,周壁的高度为30cm~120cm,顶棚的最大升起高度为30cm~110cm。

5、进一步地,顶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6、进一步地,顶壁上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

7、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带动立柱升降的齿条、带动齿条升降的齿轮组、带动齿轮组转动的电机;齿条、齿轮组、电机均设置在侧围内。

8、进一步地,齿条上设置有触发部,在触发部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触发器件;立柱处于预设的升起位置时,触发器件受到触发部的触发而发出信号。

9、进一步地,在侧围内且临近立柱设置有电控锁止机构,立柱上设置有与电控锁止机构配合的锁合部;当电控锁止机构与锁合部锁合时,立柱被限制升降。

10、进一步地,在齿轮组的传动路径上还设置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具有动力连接状态和动力分离状态,当电磁离合器处于动力连接状态时,齿条至电机之间的传动路径被连接,当电磁离合器处于动力分离状态时,齿条至电机之间的传动路径被断开。

11、进一步地,立柱全部为主动柱,或一部分立柱为主动柱而另一部分立柱为从动柱;主动柱动力连接驱动装置,从动柱可滑动地设置在位于侧围内的导向孔内。

12、进一步地,立柱共有四根,呈矩形分布;处在对角的其中两根立柱为主动柱,另外两根立柱为从动柱;主动柱动力连接驱动装置,从动柱可滑动地设置在位于侧围内的导向孔内。

13、有益效果

14、提供身心放松和愉悦的体验:乘客可以通过观光车走进自然风光,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而获得身心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15、提供广阔的观赏视野:观光车顶棚升起后提供乘客360度环绕式的观光视野,视野范围连续性好且几乎无遮挡,乘客可以从车内的任意位置观赏到周围任意角度的景观,获得更广阔的观赏体验。

16、避免风雨侵扰:在突遇大雨时,观光车顶棚下降,为乘客提供封闭的乘坐空间,避免风雨侵扰,保证车内舒适。

17、车内外空气的流通:顶棚升起后,在顶棚和侧围之间留出空隙,增加车内外空气的流通,有利于车内的通风和散热,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18、增加观光车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观光车采用电控锁止机构和电磁离合器,可防止顶棚晃动和颠簸,同时也延长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可相对所述车体(1)升降的顶棚(2);所述车体(1)包括底盘(11)和围绕底盘(11)周侧设置的侧围(12),所述侧围(12)上部敞口,被所述侧围(12)所围绕的区域形成乘坐空间;所述侧围(12)内可升降地设置有一组支撑所述顶棚(2)的立柱(13),所述侧围(12)内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立柱(13)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顶棚(2)升起后,所述侧围(12)与顶棚(2)之间形成环绕式的观光视野;所述顶棚(2)下降后,所述顶棚(2)将所述侧围(12)上部的敞口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包括顶壁(21)和围绕顶壁(21)设置的周壁(22),所述周壁(2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22)的高度为30cm~120cm,所述顶棚(2)的最大升起高度为30cm~1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动所述立柱(13)升降的齿条(31)、带动所述齿条(31)升降的齿轮组(32)、带动所述齿轮组(32)转动的电机(33);所述齿条(31)、齿轮组(32)、电机(33)均设置在所述侧围(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上设置有触发部(311),在所述触发部(311)的运动轨迹上设置有触发器件(34);所述立柱(13)处于预设的升起位置时,所述触发器件(34)受到所述触发部(311)的触发而发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围(12)内且临近所述立柱(13)设置有电控锁止机构(35),所述立柱(13)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控锁止机构(35)配合的锁合部(131);当所述电控锁止机构(35)与所述锁合部(131)锁合时,所述立柱(13)被限制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组(32)的传动路径上还设置有电磁离合器(321),所述电磁离合器(321)具有动力连接状态和动力分离状态,当所述电磁离合器(321)处于动力连接状态时,齿条(31)至电机(33)之间的传动路径被连接,当所述电磁离合器(321)处于动力分离状态时,齿条(31)至电机(33)之间的传动路径被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全部为主动柱,或一部分立柱(13)为主动柱而另一部分立柱(13)为从动柱;所述主动柱动力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从动柱可滑动地设置在位于侧围(12)内的导向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观光车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光车用于旅游景区观光或城市观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可相对所述车体(1)升降的顶棚(2);所述车体(1)包括底盘(11)和围绕底盘(11)周侧设置的侧围(12),所述侧围(12)上部敞口,被所述侧围(12)所围绕的区域形成乘坐空间;所述侧围(12)内可升降地设置有一组支撑所述顶棚(2)的立柱(13),所述侧围(12)内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立柱(13)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顶棚(2)升起后,所述侧围(12)与顶棚(2)之间形成环绕式的观光视野;所述顶棚(2)下降后,所述顶棚(2)将所述侧围(12)上部的敞口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包括顶壁(21)和围绕顶壁(21)设置的周壁(22),所述周壁(2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22)的高度为30cm~120cm,所述顶棚(2)的最大升起高度为30cm~1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2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带动所述立柱(13)升降的齿条(31)、带动所述齿条(31)升降的齿轮组(32)、带动所述齿轮组(32)转动的电机(33);所述齿条(31)、齿轮组(32)、电机(33)均设置在所述侧围(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霞芮正国王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