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能源战略面临着重大的改变,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社会及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而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业界寄予了厚望。
2、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极片的厚度会有所反弹,导致电池内部的应力持续增大,无法释放,最终导致电芯变形和极片打皱,尤其是在循环后期,电芯的变形和极片的打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发生断裂,影响着电池的循环性能。
3、为了解决电芯变形和极片打皱这一问题,常规的做法是在正极极片上制备压花,以为后续极片的厚度反弹提供空间,从而可以避免电芯变形和极片打皱。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受来料一致性影响及压花装置不稳定影响,实际改善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仍然出现电芯变形和极片打皱的现象。
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以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沿展开方向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具有所述第一厚度的负极极片的长度小于具有所述第二厚度的负极极片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是第二厚度的1.05倍~1.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的具有所述第一厚度的部分与具有所述第二厚度的部分之间具有过渡部分,所述过渡部分的长度为1-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沿展开方向具有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具有所述第一厚度的负极极片的长度小于具有所述第二厚度的负极极片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是第二厚度的1.05倍~1.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的具有所述第一厚度的部分与具有所述第二厚度的部分之间具有过渡部分,所述过渡部分的长度为1-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一厚度的负极极片的长度为具有所述第二厚度的负极极片长度的0.1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涂层含有石墨、硬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李洋,朱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轩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