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74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该预热废钢装置(1)基于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其中包括第一预热炉(11)和第二预热炉(12),第一预热炉位于第二预热炉的上方;第一预热炉包括第一炉本体(111)、第一上炉盖(113)、第一下炉盖(114)和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一炉本体下部的内侧炉膛连通,燃气进口引入转炉烟气;第二预热炉包括第二炉本体(121)、第二上炉盖(123)、第二下炉盖(124)和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二炉本体上部的内侧炉膛连通,燃气进口引入转炉烟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热废钢装置利用转炉烟气的燃烧热来均匀预热废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铁行业转炉炼钢过程的转炉烟气/煤气回收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


技术介绍

1、转炉炼钢是目前最常用的炼钢工艺,采用转炉炼钢时,转炉炉口会排出大量的烟气,这些转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可燃气体,是钢铁企业内部重要的可回收能源。为了回收这些可燃气体,针对转炉还设置有一套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该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中设置有汽化冷却烟道、烟气冷却装置、粗除尘装置、精除尘装置、引风机、烟气分析仪、煤气储存放散系统等各种装置模块,转炉排出的转炉烟气经由所述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后,一氧化碳含量符合要求的转炉烟气就作为转炉煤气被收集在煤气储存柜中,其它不符合要求的转炉烟气就通过放散塔燃烧后放散到大气中。

2、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煤气储存柜中储存的转炉煤气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当煤气储存柜储存满了之后,即使转炉排出的转炉烟气的一氧化碳含量符合要求,也无法由煤气储存柜收储,只能通过放散塔燃烧放散到大气中,从而造成能源的白白浪费。此外,部分企业将符合煤气储存柜收集要求的一氧化碳含量值设定较高,即部分一氧化碳含量不符合要求但具有利用价值的转炉煤气通过放散塔燃烧放散,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3、大废钢比冶炼是未来发展趋势,现阶段运用的废钢预热技术主要有隧道窑废钢预热技术、氧燃技术等。如中国专利(cn107653356b)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废钢加热系统,并具体公开了通过加料小车将废钢从侧边开口加入到一个鱼雷型旋转炉中,随后烘烤小车运行至旋转炉侧边开口替代加料小车进行废钢烘烤预热,预热完毕旋转炉倾翻将废钢倒入放料小车,上料、烘烤和放料往复进行实现连续工作。然而该专利技术方案中未考虑采用转炉烟气作为热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该预热废钢装置充分利用转炉烟气的能量来预热废钢,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废钢能够得到完全且均匀的加热。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该预热废钢装置基于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包括第一预热炉和第二预热炉,所述第一预热炉位于第二预热炉的上方;所述第一预热炉包括第一炉本体、第一上炉盖、第一下炉盖和第一燃气燃烧装置;所述第一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炉口,第一炉本体的下部设置有下炉口,所述第一上炉盖设置在第一炉本体的上炉口处,所述第一下炉盖设置在第一炉本体的下炉口处;所述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一炉本体下部的内侧炉膛连通,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引入转炉烟气,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空气进口引入空气;所述第一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排烟口;所述第二预热炉包括第二炉本体、第二上炉盖、第二下炉盖和第二燃气燃烧装置;所述第二炉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炉口,第二炉本体的下部设置有下炉口,第二炉本体的上炉口正对第一炉本体的下炉口,所述第二上炉盖设置在第二炉本体的上炉口处,所述第二下炉盖设置在第二炉本体的下炉口处;所述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二炉本体上部的内侧炉膛连通,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引入转炉烟气,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空气进口引入空气;所述第二炉本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排烟口;所述转炉烟气引自所述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并行地引入转炉煤气和转炉烟气。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并行地引入转炉煤气和转炉烟气。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燃气燃烧装置为多孔介质燃烧装置或烧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燃气燃烧装置为多孔介质燃烧装置或烧嘴。

8、进一步地,在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一炉本体内侧炉膛连通处的上方设置有凸出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热炉所包括的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预热炉所包括的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

10、本专利技术的预热废钢装置基于现有技术的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该预热废钢装置从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引入转炉烟气和转炉煤气来燃烧加热废钢,有效地利用转炉烟气的燃烧热来预热废钢,包括煤气储存柜无法收储的符合要求转炉烟气以及转炉吹炼初末期一氧化碳含量不符合要求的转炉烟气,提升了转炉烟气的回收利用率,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而且也解决了转炉炼钢用废钢预热问题,使得转炉炼钢的废钢比得到有效提升,提高了废钢资源的利用率。

11、在本专利技术的预热废钢装置中采用第一预热炉和第二预热炉双预热炉,第一预热炉位于第二预热炉的上方,用于转炉炼钢的废钢先在第一预热炉中进行预热,然后再在第二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在第一预热炉中,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一炉本体下部的内侧炉膛连通,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则优先对第一炉本体内下部的废钢进行预热。在第二预热炉中,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二炉本体上部的内侧炉膛连通,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则优先对第二炉本体内上部的废钢进行预热。在第一预热炉内,下部的废钢优先得到加热,而在第二预热炉内,上部的废钢优先得到加热,所有的废钢则能够得到完全且均匀的加热。

12、在本专利技术的预热废钢装置中采用上下两个预热炉,这样的设置还可以起到缓冲预热废钢的效果,从而保证转炉炼钢作业的连续性,进而提升转炉炼钢的作业效率。

13、本专利技术的预热废钢装置相对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转炉烟气的燃烧热来预热废钢,包括煤气储存柜无法收储的符合要求转炉烟气以及转炉吹炼初末期一氧化碳含量不符合要求的转炉烟气,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浪费;第一预热炉内下部的废钢优先得到加热,第二预热炉内上部的废钢优先得到加热,废钢能够得到完全且均匀的加热;采用两个预热炉预热废钢,可以缓冲预热废钢,保证转炉炼钢作业的连续性;此外,预热废钢装置从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引入转炉烟气和转炉煤气来燃烧加热废钢,可帮助调节煤气柜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该预热废钢装置(1)基于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热炉(11)和第二预热炉(12),所述第一预热炉(11)位于第二预热炉(1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并行地引入转炉煤气和转炉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并行地引入转炉煤气和转炉烟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燃烧装置为多孔介质燃烧装置或烧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气燃烧装置为多孔介质燃烧装置或烧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烟气出口与第一炉本体(111)内侧炉膛连通处的上方设置有凸出部(1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热炉(11)所包括的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预热炉(12)所包括的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数量为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该预热废钢装置(1)基于转炉烟气处理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热炉(11)和第二预热炉(12),所述第一预热炉(11)位于第二预热炉(1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并行地引入转炉煤气和转炉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气燃烧装置的燃气进口并行地引入转炉煤气和转炉烟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双预热炉的预热废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月陈国军唐洪乐张国日周明熙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