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荣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变换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61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很方便的在二极插头和三极插头之间转换,转换方便、简单可靠的旋转变换插头,包括绝缘上盖、绝缘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的绝缘底座上的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L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上,N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上;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所述的绝缘底座上;绝缘底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接地导电插片连接有转轴部件,转轴部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凹槽内,与绝缘底座活动连接;绝缘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绝缘底座内的接地连接部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接件的
,尤其是一种是可以便捷转换的旋转变换 插头。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进入到大众生活中,而电器的运转通 常都离不开电源,插头作为连接电器与电源的必备用具,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就目前 而言,与插头配套的插座一般有两极插座和三极插座,因此,与插座对应的插头也分为两脚 插头和三脚插头,存在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不能通用的问题,即两脚插头仅能适用于两极 插座,而三脚插头也仅能适用于三极插座,因此,在使用时非常麻烦,经常出现购买的电器 所附带的插座与室内的插座不配套的问题,或者在一个地方适用,但更换地方后不适用的 问题,此时,往往需要购买插线板,不但浪费金钱,而且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在两极和三极之间切换的旋转变换插头。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变换插头,包括绝缘上盖、绝缘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的绝缘底座上的L 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所述的L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 上,所述的N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上;所述的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的下 部均转动插设于所述的绝缘底座上;所述的绝缘底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接地导 电插片连接有转轴部件,所述的转轴部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凹槽内,与绝缘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的绝缘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的 下端顶接有固定于所述的绝缘底座内的接地连接部件。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的底部均设置有导电连接口,用于与电线连接。作为对接地连接部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接地连接部件是与接地导电插片下端相配 合的凹型的插槽。当接地导电插片处于收纳状态,藏于第二凹槽内时,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 不与凹型的插槽接触,接地导电插片处于关闭状态。当接地导电插片处于工作状态,垂直于 与绝缘底座时,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直接插在凹型的插槽内,接地导电插片处于工作状态。作为对接地连接部件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接地连接部件是弹性金属片。当接地导 电插片处于收纳状态,藏于第二凹槽内时,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不与绝缘底座内的弹性金 属片接触,接地导电插片处于关闭状态。当接地导电插片处于工作状态,垂直于与绝缘底座 时,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顶接于弹性金属片,接地导电插片处于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接地连接部件的后部设置有上触点。进一步地,绝缘底座还设置有带接线柱的下触点,该下触点设置在与所述上触点 相适应的下方位置,所述的接线柱与接电导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的变换插头可以很方便的在二 极插头和三极插头之间转换,而其具有转换方便、简单可靠的显著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变换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变换插头实施例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变换插头实施例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旋转变换插头实施例2中B-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中分述如下1、绝缘上盖;2、绝缘底座;3、L极导电插片;4、N极导电插片;5、 接地导电插片;31、第一旋转柱;32、导电连接口 ;41、第二旋转柱;42、导电连接口 ;6、第一 凹槽;7、转轴部件;8、第二凹槽;9、插槽;10、弹性金属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旋转变换插头,包括绝缘上盖1、绝缘底座2以及安装于所 述的绝缘底座上的L极导电插片3、N极导电插片4和接地导电插片5,所述的L极导电插片 3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31上,所述的N极导电插片4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41上;所述 的第一旋转柱31和第二旋转柱41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所述的绝缘底座2上;所述的绝缘 底座2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6 ;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5连接有转轴部件7,所述的转轴部件 7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凹槽6内,与绝缘底座2活动连接;所述的绝缘底座2设置有与所述的 接地导电插片5相配合的第二凹槽8 ;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5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所述的 绝缘底座2内的接地连接部件。L极导电插片3的底部设置有导电连接口 32,N极导电插片4的底部设置有导电 连接口 42。接地连接部件是与接地导电插片5下端相配合的凹型的插槽9。接地连接部件的 后部设置有上触点。绝缘底座还设置有带接线柱的下触点,所述下触点位于与上触点相适 应的下方,所述接线柱与接电导线连接。本技术使用十分方便,拉出接地导电插片5,使其垂直与绝缘底座2,处于导 通状态,再用手旋转调节L极导电插片3和极导电插片4的角度,整个插头就可以直接插入 三极插座的插口中,成为一个三极插头。旋转接地导电插片5,将其藏于第二凹槽8内,接地 导电插片5处于不导通状态,旋转调节L极导电插片3和极导电插片4的角度,插头就转换 成二极插头。当接地导电插片5处于收纳状态,藏于第二凹槽8内时,接地导电插片5的下端不 与凹型的插槽9接触,接地导电插片5处于关闭状态。当接地导电插片5处于工作状态,垂 直于与绝缘底座2时,接地导电插片5的下端直接插在凹型的插槽9内,接地导电插片6处 于工作状态。在接地线翻起来使用时候,接地极片后面设计有上触点,下面同样设计个带接线 柱的下触点,与接地极片的上触点对应接触。当接地极片隐藏时候自动跳开,而需要工作的4时候两触点接触,形成接地保护状态。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旋转变换插头,包括绝缘上盖1、绝缘底座2以及安装于 所述的绝缘底座上的L极导电插片3、N极导电插片4和接地导电插片5,所述的L极导电 插片3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31上,所述的N极导电插片4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41上; 所述的第一旋转柱31和第二旋转柱41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所述的绝缘底座2上;所述的 绝缘底座2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6 ;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5连接有转轴部件7,所述的转轴 部件7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凹槽6内,与绝缘底座2活动连接;所述的绝缘底座2设置有与所 述的接地导电插片5相配合的第二凹槽8 ;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5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所 述的绝缘底座2内的接地连接部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地连接部件是弹性金属片10。接地连接部件的后 部设置有上触点。绝缘底座还设置有带接线柱的下触点,所述下触点位于与上触点相适应 的下方,所述接线柱与接电导线连接。当接地导电插片5处于收纳状态,藏于第二凹槽6内时,接地导电插片5的下端不 与绝缘底座2内的弹性金属片10接触,接地导电插片5处于关闭状态。当接地导电插片5 处于工作状态,垂直于与绝缘底座2时,接地导电插片5的下端顶接于弹性金属片10,接地 导电插片5处于工作状态。在接地线翻起来使用时候,接地极片后面设计有上触点,下面同样设计个带接线 柱的下触点,与接地极片的上触点对应接触。当接地极片隐藏时候自动跳开,而需要工作的 时候两触点接触,形成接地保护状态。显然上述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上述的旋转变换插头还可以有其他许 多变化。虽然已经结合上述例子详细讨论了本技术,但应该理解到业内专业人士可以 显而易见地想到的一些雷同,代替方案,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变换插头,包括绝缘上盖、绝缘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的绝缘底座上的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上,所述的N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上;所述的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所述的绝缘底座上;所述的绝缘底座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连接有转轴部件,所述的转轴部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凹槽内,与绝缘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的绝缘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所述的绝缘底座内的接地连接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