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56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铁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包括:壳体、顶杆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一对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的轭铁和位于上轭铁和下轭铁之间的空间设置的衔铁,衔铁被通电轭铁吸合并在关断电源时保持原位,衔铁运动方向分别由两个线圈绕组分别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导轨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通过调节固定螺母到不同的定位螺孔,使衔铁两端固定连接的永磁铁在限制位置上移动,实现了对电磁铁驱动距离的调节,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极大的增加了电磁铁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铁,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


技术介绍

1、双保持式电磁铁是一种能够在两个稳态之间切换并且不需要持续能量供应的电磁铁。它的原理是当线圈通电被激励之后,因为电磁场的作用,滑杆会向铁芯移动,最终将停在终点的位置。而当电源被切断之后,它的滑杆还是可以依靠着永磁场的磁力保持住,从而维持在原来的地方,假如要让滑杆返回,那么就必须施加反向电压或电流。

2、双保持式电磁铁由于其成本低、功耗小、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以及质量体积相对较小等优势,作为各类控制阀的驱动部件应用。随着如今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对电磁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目前市面上的双保持式电磁铁的驱动距离是固定且单一的,当与控制阀装配时,需要根据电磁铁安装位置与控制阀位置确定合适驱动距离的电磁铁,无法适应不同驱动距离,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该电磁铁具有灵活调节顶杆行程的优点。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包括:壳体、顶杆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一对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的轭铁,该一对轭铁为环形铁芯,分别为上轭铁和下轭铁,所述上轭铁的中部设置有顶杆圆柱通道,壳体设置有与所述顶杆圆柱通道相对准的顶杆圆柱孔,所述顶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顶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圆柱孔和所述顶杆圆柱通道并延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顶杆套接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顶杆圆柱通道内,所述上轭铁环绕有上线圈绕组,所述下轭铁环绕有下线圈绕组,壳体内的位于上轭铁和下轭铁之间的空间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嵌入顶杆底部的中轴处,所述衔铁两端设置有与衔铁固定连接的永磁铁,在所述空间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永磁铁设有滑槽并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之上,所述导轨设有多个间隔相等的定位螺孔,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限位组件,该一对限位组件分别为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定位螺孔相互配合;所述永磁铁位于该一对限位组件所形成的活动区域中。

3、优选地,所述右侧上限位组件设置有通线孔,所述轭铁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用于向上线圈绕组和下线圈绕组提供电源。

4、优选地,上轭铁、下轭铁、衔铁、导轨由导磁材料制成,壳体、顶杆、轴承、限位组件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5、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防撞片、滑动底座,所述防撞片为橡胶制品,限位板与防撞片设置长于永磁铁的边可以有效限制衔铁的移动。

6、优选地,上轭铁、下轭铁结构尺寸相同。

7、优选地,所述导轨材质为钴合金,所述衔铁材质为纯铁。

8、优选地,所述永磁铁为钕铁硼磁铁。

9、优选地,所述顶杆为圆柱体,所述衔铁嵌入顶杆底部的中轴处,所述顶杆与所述衔铁通过十字螺钉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衔铁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胶水粘合。

11、优选地,上线圈绕组通电后,上轭铁磁性呈s极,下线圈绕组通电后,下轭铁磁性呈n极,永磁铁靠近上轭铁方向的磁性为n极,永磁铁靠近下轭铁方向的磁性为s极。

12、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线圈绕组接电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从而使衔铁向两端线圈绕组方向移动,而在衔铁两端设置有与衔铁固定连接的永磁铁使衔铁具有无源自保持的优点。

14、2、本专利技术在导轨上设置有相对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通过调节固定螺母到不同的定位螺孔,使衔铁两端固定连接的永磁铁在限制位置上移动,实现了对电磁铁驱动距离的调节,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极大的增加了电磁铁的应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杆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一对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的轭铁,该一对轭铁为环形铁芯,分别为上轭铁和下轭铁,所述上轭铁的中部设置有顶杆圆柱通道,壳体设置有与所述顶杆圆柱通道相对准的顶杆圆柱孔,所述顶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顶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圆柱孔和所述顶杆圆柱通道并延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顶杆套接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顶杆圆柱通道内,所述上轭铁环绕有上线圈绕组,所述下轭铁环绕有下线圈绕组,壳体内的位于上轭铁和下轭铁之间的空间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嵌入顶杆底部的中轴处,所述衔铁两端设置有与衔铁固定连接的永磁铁,在所述空间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永磁铁设有滑槽并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之上,所述导轨设有多个间隔相等的定位螺孔,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限位组件,该一对限位组件分别为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定位螺孔相互配合;所述永磁铁位于该一对限位组件所形成的活动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上限位组件设置有通线孔,所述轭铁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用于向上线圈绕组和下线圈绕组提供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上轭铁、下轭铁、衔铁、导轨由导磁材料制成,壳体、顶杆、轴承、限位组件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防撞片、滑动底座,所述防撞片为橡胶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上轭铁、下轭铁结构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材质为钴合金,所述衔铁材质为纯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为钕铁硼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圆柱体,所述衔铁嵌入顶杆底部的中轴处,所述顶杆与所述衔铁通过十字螺钉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衔铁链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胶水粘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上线圈绕组通电后,上轭铁磁性呈S极,下线圈绕组通电后,下轭铁磁性呈N极,永磁铁靠近上轭铁方向的磁性为N极,永磁铁靠近下轭铁方向的磁性为S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顶杆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一对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的轭铁,该一对轭铁为环形铁芯,分别为上轭铁和下轭铁,所述上轭铁的中部设置有顶杆圆柱通道,壳体设置有与所述顶杆圆柱通道相对准的顶杆圆柱孔,所述顶杆的顶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顶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所述圆柱孔和所述顶杆圆柱通道并延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顶杆套接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顶杆圆柱通道内,所述上轭铁环绕有上线圈绕组,所述下轭铁环绕有下线圈绕组,壳体内的位于上轭铁和下轭铁之间的空间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嵌入顶杆底部的中轴处,所述衔铁两端设置有与衔铁固定连接的永磁铁,在所述空间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永磁铁设有滑槽并滑动设于所述导轨之上,所述导轨设有多个间隔相等的定位螺孔,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限位组件,该一对限位组件分别为上限位组件和下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定位螺孔相互配合;所述永磁铁位于该一对限位组件所形成的活动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双保持式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上限位组件设置有通线孔,所述轭铁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用于向上线圈绕组和下线圈绕组提供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云涛王志朋樊明洲罗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