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和航天器姿控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01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和航天器姿控执行机构,把电机、轴承组件、轮体组成一个质量整体,并通过支架置于一组隔振器组件上,在振动、冲击环境中,质量整体产生位移,此时飞轮利用隔振器衰减从基座传递到轴承上的载荷,当轮体接触到上下挡块时,质量整体的动能转化为材料弹性势能进一步降低轴承承受的载荷,进而达到降低对轴承抗力学能力的要求的目的。在静止或正常工作时,轮体与挡块之间保持微小间隙,在振动环境中,轮体通过与挡块碰撞将动能转化为挡块材料弹性势能,另有部分能量通过材料阻尼耗散;能够降低飞轮轴承组件对抗力学性能的要求。对抗力学性能的要求。对抗力学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和航天器姿控执行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航空航天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和航天器姿控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如卫星、飞船等依靠姿态控制执行机构调整姿态,随着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对姿控执行机构的要求在长寿命、高可靠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
[0003]航天器姿控执行机构包括反作用飞轮、控制力矩陀螺、磁力矩器等,其中反作用飞轮是姿态控制的重要选择,在保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前提下应采取新型结构方案,降低反作用飞轮对核心部件尺寸和性能的要求,进而降低航天器制造及发射成本。
[0004]因此,如何降低飞轮轴承在振动环境中承受的载荷,进而降低对轴承抗力学性能要求,达到降低飞轮制造及发射成本的目的,是继续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和航天器姿控执行机构,通过降低飞轮轴承在振动环境中承受的载荷,进而降低对轴承抗力学性能要求,达到降低飞轮制造及发射成本的目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壳体,作为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的安装壳体;隔振器组件(2),固设于所述飞轮壳体内部;支架(3),水平设置并通过所述隔振器组件(2)固定于所述飞轮壳体内;电机,固设于所述支架(3)上;轮体(7),固设于所述电机上,所述轮体(7)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旋转;挡块组件,设于所述飞轮壳体内,并限制住所述轮体(7)的轴向位移;控制组件(10),设于所述飞轮壳体内,用于提供电源和控制所述轮体(7)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体,包括:基座(1),固定安装在固定面上,用于传递外界施加的载荷;外壳(6),配合安装在所述基座(1)顶部;底板(11),配合安装在所述基座(1)底部;所述控制组件(10)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底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安装孔(3

01),设于所述支架(3)上;所述隔振器组件(2)配合穿过所述安装孔(3

01),将所述支架(3)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还包括:若干辐条,圆周均匀且水平设于所述支架(3)的侧面上;所述安装孔(3

01)设于所述辐条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反作用飞轮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组件(2),包括:下隔振块(2

04),设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上;上隔振块(2

03),设于所述支架(3)的上表面上,且其下端依次配合穿入所述安装孔(3

01)和所述下隔振块(2

04);金属套(2

02),依次配合穿入所述上隔振块(2

03)和下隔振块(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贾云涛王建伟马文栋张枭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动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