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反相编码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886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反相编码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中反射单元调控至预设角度的相位分布;根据超材料相控阵天线的3dB波束宽度表达式和用于调控的目标波束宽度,获得满足目标波束宽度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阵列规模;基于相位分布,保持所获得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阵列规模中反射单元的相位分布不变,对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中其余的反射单元实施反相编码,完成对目标波束宽度的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可根据所需的目标波束宽度,通过计算整个天线的3dB宽度表达式逆推阵列规模,通过保留所获得的阵列规模的相位分布并对剩余天线反射单元进行反相编码,即可准确的获得预期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反相编码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稀缺。探测与通信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是一种能够使雷达探测和无线通信共享各种资源的技术,包括频谱和硬件共享等,其已成为解决频谱拥塞问题和满足探测与通信融合需求的有效手段。通常,探测与通信一体化系统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天线进行波束赋形,以利用更多的空间自由度。然而,这带来了高成本、高功耗和高系统复杂度的问题。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2、超材料相控阵天线通常由可编程超材料组成,通过电控、光控或者温控的方式改变其单元结构的编码状态,可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幅度、相位、极化等调控,因而其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和高自由度等优点。将超材料相控阵天线应用到探测与通信一体化系统中,可实现对无线传播环境的灵活调控,从而提升系统的探测与通信性能。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反相编码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中反射单元调控至预设角度的相位分布的步骤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获取所述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中任一所述反射单元针对所述预设角度的相位的步骤中,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3dB波束宽度表达式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相编码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中反射单元调控至预设角度的相位分布的步骤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获取所述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中任一所述反射单元针对所述预设角度的相位的步骤中,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3db波束宽度表达式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材料相控阵天线波束宽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高张恒王宏强梁传英杨琪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