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85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梁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柱体上的柱加固件和设于梁体上的梁加固件,柱加固件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柱加固座,柱加固座上呈对称设有柱座连接块,梁加固件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梁加固座,梁加固座上呈对称设有梁座连接块,柱加固件和梁加固件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梁加固件之间均设有连接加固件,连接加固件包括连接轴和保护筒,保护筒设于连接轴两侧的轴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于柱加固件和梁加固件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梁加固件之间的连接加固件的配合,即可将呈对称设于柱体上的柱加固件和呈圆周阵列设于梁体上的梁加固件组成一个抗震牵拉结构,从而提高柱体和梁体之间的抗震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梁柱,具体为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梁柱建筑的屋梁和柱,其中,柱是建筑结构中的垂直支撑构件,通常具有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截面,它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垂直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柱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了支撑和传递荷载的重要作用;梁是建筑结构中的水平构件,通常具有长方形或t形截面,它的主要功能是承受横向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柱子或墙体上,使其能够均匀分布并最终通过柱子或墙体传递到地基,梁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了支撑和分散荷载的作用。

2、公告号为cn116446541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包括主建筑立柱,所述主建筑立柱的外侧贴合设置有侧建筑梁,且所述主建筑立柱的外侧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并且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拼接板;还包括:调节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拼接板的外侧,且展开竖直状态下的所述调节板和所述拼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并且所述调节板的外侧铰接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加固框架,且所述加固框架上方的内部开设有加固孔,并且所述加固框架下方的内部开设有滑槽;移动杆,安装在所述加固框架接近所述拼接板一侧的端部;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拼接板的内部,且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筒,并且所述固定筒的内部通过拉伸弹簧弹性连接有抵压杆,所述抵压杆的外侧铰接连接有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锁定板;限位底架,安装在所述拼接板下方的外侧,且所述限位底架的内部贯穿有所述加固框架的下端部,并且所述限位底架的内部粘接连接有橡胶气囊;限位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端部的外侧;连接孔,开设在所述拼接板的内部,且所述连接孔的内侧设置有锁定板,并且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和所述加固孔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3、但是以上专利依然存在不足:1、该专利无法在将侧建筑梁安装在主建筑立柱上之后进行安装,当将侧建筑梁安装在主建筑立柱上之后,便无法将拼接板和加固框架套设在侧建筑梁上,适应性不足;2、该专利通过拨动调节板转动,可带动调节杆控制加固框架移动,利用加固框架的移动,控制锁定板对侧建筑梁的连接端部进行挤压锁定,同时在加固框架进行移动时,控制调节气囊膨胀推动抵压板,以减小拼接板和主建筑立柱之间的缝隙,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这种加固方式强度不足且零件较多,在遇到地震时,无法将侧建筑梁稳定的固定在主建筑立柱上,且因零件较多导致地震时受损的概率增加,导致锁定板无法对侧建筑梁的连接端部进行挤压锁定,同时导致调节气囊漏气无法推动抵压板,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在将侧建筑梁安装在主建筑立柱上之前设置和强度不足且零件较多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柱体上的柱加固件和设于梁体上的梁加固件,所述柱加固件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柱加固座,所述柱加固座上呈对称设有柱座连接块,所述梁加固件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梁加固座,所述梁加固座上呈对称设有梁座连接块,所述柱加固件和所述梁加固件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件之间均设有连接加固件,所述连接加固件包括连接轴和保护筒,所述保护筒设于所述连接轴两侧的轴端上,所述连接轴的内部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两侧腔壁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腔的内部呈对称滑动设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连接腔内部的杆端上设有牵拉板,所述牵拉板与所述连接腔的腔壁之间设有牵拉弹簧,所述牵拉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杆壁上,所述保护筒的内部设有保护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杆端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保护孔延伸至所述保护筒的外部,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保护筒外部的杆端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转动设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设于所述柱加固座和所述梁加固座上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座上。

4、优选的,所述柱加固座通过柱安装螺栓安装于柱体上,所述柱座连接块为倾斜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柱加固座上的所述柱座连接块通过柱连接螺栓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柱加固座和所述柱座连接块均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材质,所述柱座连接块与所述柱加固座之间的夹角角度在一百三十度到一百三十五度之间。

6、优选的,所述梁加固座通过梁安装螺栓安装于梁体上,所述梁座连接块为倾斜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座上的所述梁座连接块通过梁连接螺栓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梁加固座和所述梁座连接块均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材质,所述梁座连接块与所述梁加固座之间的夹角角度在一百三十度到一百三十五度之间。

8、优选的,所述保护筒的内部设有高压气体,所述保护筒抵触于所述连接轴的筒面上呈圆周阵列设有高压气孔,所述高压气孔的内部设有气孔封闭块。

9、优选的,所述连接腔的腔壁上呈圆周阵列设有限位槽,所述牵拉板上呈圆周阵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插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设有连接气孔,所述连接气孔与所述高压气孔相连通,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顶针。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密封圈。

11、优选的,所述牵拉板上设有牵拉密封圈。

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密封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于柱加固件和梁加固件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梁加固件之间的连接加固件的配合,即可将呈对称设于柱体上的柱加固件和呈圆周阵列设于梁体上的梁加固件组成一个抗震牵拉结构,从而提高柱体和梁体之间的抗震加固效果。

15、其二,本专利技术通过旋紧柱连接螺栓将相邻两个柱加固座上的柱座连接块相连接时,即可使相邻两个柱加固座的侧面对柱体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旋紧梁连接螺栓将相邻两个梁加固座上的梁座连接块相连接时,即可使相邻两个梁加固座的侧面对梁体进行挤压,不仅能够在将梁体安装在柱体上后进行设置,而且抗震加固效果好同时零件较少,因此在地震时不容易受损,保证了对柱体和梁体的抗震加固效果。

16、其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设于柱加固件和梁加固件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梁加固件之间的连接加固件的配合,即可将呈对称设于柱体上的柱加固件和呈圆周阵列设于梁体上的梁加固件组成一个抗震牵拉结构,从而提高柱体和梁体之间的抗震加固效果,当其中一个梁体在地震时与柱体之间的连接面受损严重至要从柱体上断裂脱离时,能够通过该梁体上梁加固件与其余的梁体上梁加固件以及柱体上柱加固件的配合将该梁体所受的力分散的同时将该梁体牵拉住,从而使该梁体继续抵触于柱体上,防止该梁体从柱体上脱离后导致柱体之间受力不平衡引发柱体和梁体连锁倒塌的情况。

17、其四,本专利技术通过该梁体移动反方向上的梁加固座带动连接座、连接绳、连接板和连接杆带动牵拉板挤压牵拉弹簧使其形变,同时通过牵拉板带动限位块上的顶针穿过连接气孔将高压气孔内部的气孔封闭块顶开,当高压气孔内部的气孔封闭块被顶开时,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柱体(1)上的柱加固件(2)和设于梁体(11)上的梁加固件(3),所述柱加固件(2)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柱加固座(21),所述柱加固座(21)上呈对称设有柱座连接块(22),所述梁加固件(3)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梁加固座(31),所述梁加固座(31)上呈对称设有梁座连接块(32),所述柱加固件(2)和所述梁加固件(3)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件(3)之间均设有连接加固件(4),所述连接加固件(4)包括连接轴(5)和保护筒(6),所述保护筒(6)设于所述连接轴(5)两侧的轴端上,所述连接轴(5)的内部设有连接腔(51),所述连接腔(51)的两侧腔壁上均设有连接孔(511),所述连接腔(51)的内部呈对称滑动设有两个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设于所述连接腔(51)内部的杆端上设有牵拉板(53),所述牵拉板(53)与所述连接腔(51)的腔壁之间设有牵拉弹簧(54),所述牵拉弹簧(54)套设于所述连接杆(52)的杆壁上,所述保护筒(6)的内部设有保护孔(61),所述连接杆(52)的另一杆端穿过所述连接孔(511)和所述保护孔(61)延伸至所述保护筒(6)的外部,所述连接杆(52)设于所述保护筒(6)外部的杆端上设有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绳(56),所述连接绳(56)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57),所述连接头(57)上转动设有连接座(571),两个所述连接座(571)分别设于所述柱加固座(21)和所述梁加固座(31)上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座(3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加固座(21)通过柱安装螺栓(23)安装于柱体(1)上,所述柱座连接块(22)为倾斜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柱加固座(21)上的所述柱座连接块(22)通过柱连接螺栓(24)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加固座(21)和所述柱座连接块(22)均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材质,所述柱座连接块(22)与所述柱加固座(21)之间的夹角角度在一百三十度到一百三十五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加固座(31)通过梁安装螺栓(33)安装于梁体(11)上,所述梁座连接块(32)为倾斜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座(31)上的所述梁座连接块(32)通过梁连接螺栓(34)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加固座(31)和所述梁座连接块(32)均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材质,所述梁座连接块(32)与所述梁加固座(31)之间的夹角角度在一百三十度到一百三十五度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筒(6)的内部设有高压气体,所述保护筒(6)抵触于所述连接轴(5)的筒面上呈圆周阵列设有高压气孔(62),所述高压气孔(62)的内部设有气孔封闭块(6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51)的腔壁上呈圆周阵列设有限位槽(512),所述牵拉板(53)上呈圆周阵列设有限位块(58),所述限位块(58)滑动插接于所述限位槽(512)的内部,所述限位槽(512)的槽壁上设有连接气孔(513),所述连接气孔(513)与所述高压气孔(62)相连通,所述限位块(58)上设有顶针(5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11)的内壁上设有连接密封圈(52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板(53)上设有牵拉密封圈(53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8)上设有限位密封圈(58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柱体(1)上的柱加固件(2)和设于梁体(11)上的梁加固件(3),所述柱加固件(2)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柱加固座(21),所述柱加固座(21)上呈对称设有柱座连接块(22),所述梁加固件(3)包括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梁加固座(31),所述梁加固座(31)上呈对称设有梁座连接块(32),所述柱加固件(2)和所述梁加固件(3)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件(3)之间均设有连接加固件(4),所述连接加固件(4)包括连接轴(5)和保护筒(6),所述保护筒(6)设于所述连接轴(5)两侧的轴端上,所述连接轴(5)的内部设有连接腔(51),所述连接腔(51)的两侧腔壁上均设有连接孔(511),所述连接腔(51)的内部呈对称滑动设有两个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设于所述连接腔(51)内部的杆端上设有牵拉板(53),所述牵拉板(53)与所述连接腔(51)的腔壁之间设有牵拉弹簧(54),所述牵拉弹簧(54)套设于所述连接杆(52)的杆壁上,所述保护筒(6)的内部设有保护孔(61),所述连接杆(52)的另一杆端穿过所述连接孔(511)和所述保护孔(61)延伸至所述保护筒(6)的外部,所述连接杆(52)设于所述保护筒(6)外部的杆端上设有连接板(55),所述连接板(55)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绳(56),所述连接绳(56)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57),所述连接头(57)上转动设有连接座(571),两个所述连接座(571)分别设于所述柱加固座(21)和所述梁加固座(31)上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梁加固座(3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加固座(21)通过柱安装螺栓(23)安装于柱体(1)上,所述柱座连接块(22)为倾斜结构,相邻两个所述柱加固座(21)上的所述柱座连接块(22)通过柱连接螺栓(24)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加固的建筑梁柱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杰张东方陈鑫胡东刘璞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鑫卓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