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82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包括阀盖3、阀壳4、阀碟5、阀座6、阀杆2、套筒1,阀盖3安装在阀壳4上,阀壳4内部安装阀座6,阀座上方设置阀碟5,阀碟5顶部位于阀盖3里,阀盖3里固定有套筒1,阀杆2穿过套筒1并伸入阀碟5里,阀杆2为上细下粗结构,阀碟5设置中部凸起,阀杆2的下部与中部凸起配合从而带动阀碟5运动,套筒内侧设置锯齿形螺纹1A。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降低加工成本、不影响阀杆强度的前提下,采用丝锥加工对套筒内和阀杆外攻标准螺纹,实现迷宫密封效果、减小漏气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阀门,具体地说是阀杆间隙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调节阀是汽轮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调节阀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汽轮机高效、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2、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调节阀阀杆受油动机控制,在套筒内沿轴向运动,并带动阀碟移动,实现阀门通流面积的调整。阀杆与套筒之间存在间隙,阀内高温、高压蒸汽会通过间隙泄露,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进而影响阀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3、减小阀杆直径及其与套筒之间的间隙,是减少阀杆间隙漏汽量的一种方法,但是阀杆直径过小,会导致阀杆强度下降,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阀杆弯曲、断裂等故障。间隙过小,容易引发阀杆卡涩,尤其是机组启停或变工况运行时。

4、在阀杆和套筒之间增加密封结构,是减少阀杆间隙漏汽量的另一种方法,但套筒为整圈结构,内径较小,在其内侧镶嵌或加工汽封齿难度很大。阀杆较细,在其外侧镶嵌或加工汽封齿,会严重影响阀杆的强度。

5、减小卸载室压力也是减小漏气的直接方案,卸载室压力减小即减小流动损失,进而减小漏气流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减少阀杆间隙漏汽量、降低阀门损失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阀盖(3)、阀壳(4)、阀碟(5)、阀座(6)、阀杆(2)、套筒(1),阀盖(3)安装在阀壳(4)上,阀壳(4)内部安装阀座(6),阀座上方设置阀碟(5),阀碟(5)顶部位于阀盖(3)里,阀盖(3)里固定有套筒(1),阀杆(2)穿过套筒(1)并伸入阀碟(5)里,阀杆(2)为上细下粗结构,阀碟(5)设置中部凸起,阀杆(2)的下部与中部凸起配合从而带动阀碟(5)运动,套筒内侧设置锯齿形螺纹(1a)。

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

5、1、阀杆(2)的外侧设置细牙螺纹(2a),锯齿形螺纹(1a)与细牙螺纹(2a)形成连续的腔室,阀杆(2)与套筒(1)形成阀杆间隙(7),腔室和阀杆间隙(7)形成迷宫密封。

6、2、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1a)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2a)采用相反的旋向。

7、3、套筒锯齿形螺纹(1a)不完全贯穿套筒,在底部2mm处保留无螺纹段。

8、4、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1a)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2a)均为标准螺纹。

9、5、阀碟(5)上方设置密封环(9),密封环(9)与其上方的阀盖(3)之间设置有弹性金属(8)。

10、6、阀碟(5)、阀杆(2)、阀盖(3)之间形成卸载室(10),阀壳(4)侧方开有阀门进汽口,阀壳(4)下方开有阀门排汽口,阀杆(2)提升带动阀碟(5)向上,弹性金属(8)受挤压,密封环(9)与阀碟(5)接触从而隔绝卸载室和阀门进汽口、阀门排汽口。

11、7、锯齿形螺纹(1a)的长度小于细牙螺纹(2a)的长度。

12、8、锯齿形螺纹(1a)的牙型角为α为30°。

13、9、细牙螺纹(2a)的牙型角为β为30°。

14、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共同形成多个连续腔室,阀杆间隙漏汽汽流在腔室内产生旋涡,汽流轴向流动受到阻碍,漏汽量显著减少。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采用相反的旋向,扰乱了汽流的周向流动,进一步减少阀杆间隙漏汽量,提高阀门经济性。套筒和阀杆上的螺纹均采用丝锥一次性加工成型,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得益于本专利技术阀杆间隙密封结构,阀杆间隙漏汽得到有效控制,可适当增加阀杆直径和间隙,降低阀杆弯曲或卡涩的风险,进一步提升阀门的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化,即保留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结构,取消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结构,在达到一定密封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加工量,成本低廉且完全不影响阀杆结构,尤其适用于阀门改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阀盖(3)、阀壳(4)、阀碟(5)、阀座(6)、阀杆(2)、套筒(1),阀盖(3)安装在阀壳(4)上,阀壳(4)内部安装阀座(6),阀座上方设置阀碟(5),阀碟(5)顶部位于阀盖(3)里,阀盖(3)里固定有套筒(1),阀杆(2)穿过套筒(1)并伸入阀碟(5)里,阀杆(2)为上细下粗结构,阀碟(5)设置中部凸起,阀杆(2)的下部与中部凸起配合从而带动阀碟(5)运动,套筒内侧设置锯齿形螺纹(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阀杆(2)的外侧设置细牙螺纹(2A),锯齿形螺纹(1A)与细牙螺纹(2A)形成连续的腔室,阀杆(2)与套筒(1)形成阀杆间隙(7),腔室和阀杆间隙(7)形成迷宫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1A)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2A)采用相反的旋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套筒锯齿形螺纹(1A)不完全贯穿套筒,在底部2mm处保留无螺纹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1A)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2A)均为标准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阀碟(5)上方设置密封环(9),密封环(9)与其上方的阀盖(3)之间设置有弹性金属(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阀碟(5)、阀杆(2)、阀盖(3)之间形成卸载室(10),阀壳(4)侧方开有阀门进汽口,阀壳(4)下方开有阀门排汽口,阀杆(2)提升带动阀碟(5)向上,弹性金属(8)受挤压,密封环(9)与阀碟(5)接触从而隔绝卸载室和阀门进汽口、阀门排汽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锯齿形螺纹(1A)的长度小于细牙螺纹(2A)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锯齿形螺纹(1A)的牙型角为α为3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细牙螺纹(2A)的牙型角为β为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阀盖(3)、阀壳(4)、阀碟(5)、阀座(6)、阀杆(2)、套筒(1),阀盖(3)安装在阀壳(4)上,阀壳(4)内部安装阀座(6),阀座上方设置阀碟(5),阀碟(5)顶部位于阀盖(3)里,阀盖(3)里固定有套筒(1),阀杆(2)穿过套筒(1)并伸入阀碟(5)里,阀杆(2)为上细下粗结构,阀碟(5)设置中部凸起,阀杆(2)的下部与中部凸起配合从而带动阀碟(5)运动,套筒内侧设置锯齿形螺纹(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阀杆(2)的外侧设置细牙螺纹(2a),锯齿形螺纹(1a)与细牙螺纹(2a)形成连续的腔室,阀杆(2)与套筒(1)形成阀杆间隙(7),腔室和阀杆间隙(7)形成迷宫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套筒内侧的锯齿形螺纹(1a)与阀杆外侧的细牙螺纹(2a)采用相反的旋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阀阀杆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套筒锯齿形螺纹(1a)不完全贯穿套筒,在底部2mm处保留无螺纹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云杨长柱毛运涛张瀚文顾远琪张佃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