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75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该面料具有四层混纺复合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基层、保温复合层、抗静电复合层、表面防护复合层,各层通过胶粘剂连接。基层为26S/1棉,保温复合层由两层PVC弹力膜夹保温颗粒组成,保温颗粒在两层PVC弹力膜中均匀分布,抗静电复合层由两层混合纤维层夹有机导电纤维组成,导电纤维在两层混合纤维层中等间距分布,表面防护复合层由聚氨酯面料和锦纶纤维混纺面料混合编织而成。该面料具有耐磨损、防风防钻绒、透气透湿性好、不易产生静电、不吸灰、高舒适性等特性,对比市场通用的尼龙面料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羽绒服面料的静电效应降低1倍,保温时间延长了1~2倍,透气率提升10%~30%,耐磨性增加50%,使用寿命延长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常有的羽绒服面料一般采用高密织物,如涤纶塔夫绸、尼龙塔夫绸、尼丝纺、涂层府绸、t/c布等,在满足防风防钻绒的同时,也需具备一定的透气透湿性。但该面料弹性和透气性还是较差,且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也缺少全棉针织面料的舒适感、亲肤感。然而,针织棉单面用作羽绒服存在钻绒、防风性能差、易折皱、不耐脏、易破损等问题。此外,现有羽绒服面料表面是逐层制造,各功能层相对独立,存在耐磨性和耐脏性难以兼顾的问题,一方面,增加粗糙度(表面凸起)可提高耐磨性,但不耐脏;另一方面,提高光洁度可改善耐脏性,但容易摩擦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该混纺羽绒服面料不仅耐磨损、防风防钻绒,而且透气透湿性好、不易产生静电、不吸灰、舒适性高。

2、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具有四层混纺复合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基层、保温复合层、抗静电复合层、表面防护复合层,各层通过胶粘剂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基层材料为26s/1棉单面面料,规格(克重)为每平方米185克。

4、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复合层由两层pvc弹力膜夹保温颗粒组成,保温颗粒在两层pvc弹力膜中均匀分布,一方面,保温颗粒增大pvc弹力膜的摩擦力,相对磨擦的几率大大降低,降低静电影响,另一方面,夹心结构提升保温和透气效果。p>

5、具体的,所述pvc弹力膜为氯纶,规格(克重)为每平方米10克,保温颗粒为ldpe、eva、sebs发泡混合颗粒,以质量百分比计,ldpe:eva:sebs=20~60%:20~60%:10~40%。

6、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复合层由两层混合纤维层夹有机导电纤维组成,每一根有机导电纤维垂直设置在两层混合纤维层中,且纤维头尾与两层混合纤维层分别接触,相邻有机导电纤维的间距为1~100μm。

7、具体的,所述混合纤维层与有机导电纤维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为椭球状结构,当摩擦产生电子时,混合纤维层内侧的凸起椭球和有机导电纤维形成微电场,可以自由放电消除静电,不易吸灰。

8、具体的,所述混合纤维层材料为腈纶纤维、涤纶纤维、天然纤维混合物,各种纤维质量含量比例为1:1:1。

9、具体的,所述有机导电纤维是由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按比例混合的高分子导电材料纺丝制成,以质量百分比计,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取=1:1:1:1。

10、进一步的,所述表面防护复合层由聚氨酯面料和锦纶纤维混纺面料混合编织而成,其中,聚氨酯面料占比为40%~60wt%,表面防护复合层结构既可保证耐磨性,又可以提高光洁度。

11、本专利技术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与现有材料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四层混纺复合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基层、保温复合层、抗静电复合层、表面防护复合层,不仅耐磨损、防风防钻绒,而且透气透湿性好、不易产生静电、不吸灰、舒适性高;(2)夹心结构保温复合层不易产生静电,提升保温和透气效果;(3)抗静电复合层可有效消除静电;(4)表面防护复合层既可保证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又可以减少污渍、提高光洁度。(4)对比市场通用的尼龙面料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羽绒服面料的性能参数显著提升,其中,静电效应降低1倍,保温时间延长了1~2倍,透气率提升10%~30%,耐磨性增加50%,使用寿命延长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四层混纺复合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基层、保温复合层、抗静电复合层、表面防护复合层,各层通过胶粘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材料为26S/1棉单面面料,规格为每平方米185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复合层由两层PVC弹力膜夹保温颗粒组成,保温颗粒在两层PVC弹力膜中均匀分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弹力膜为氯纶,规格为每平方米10克,保温颗粒为LDPE、EVA、SEBS发泡混合颗粒,以质量百分比计,LDPE:EVA:SEBS= 20~60%:20~60%:10~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复合层由两层混合纤维层夹有机导电纤维组成,每一根有机导电纤维垂直设置在两层混合纤维层中,且纤维头尾与两层混合纤维层分别接触,相邻有机导电纤维的间距为1~100μm。

<p>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层与有机导电纤维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为椭球状结构,当摩擦产生电子时,混合纤维层内侧的凸起椭球和有机导电纤维形成微电场,使得自由放电消除静电,不易吸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层材料为腈纶纤维、涤纶纤维、天然纤维混合物,各种纤维质量含量比例为1:1:1。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导电纤维是由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按比例混合的高分子导电材料纺丝制成,以质量百分比计,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取= 1:1: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防护复合层由聚氨酯面料和锦纶纤维混纺面料混合编织而成,其中,聚氨酯面料占比为40%~60w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四层混纺复合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基层、保温复合层、抗静电复合层、表面防护复合层,各层通过胶粘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材料为26s/1棉单面面料,规格为每平方米185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复合层由两层pvc弹力膜夹保温颗粒组成,保温颗粒在两层pvc弹力膜中均匀分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弹力膜为氯纶,规格为每平方米10克,保温颗粒为ldpe、eva、sebs发泡混合颗粒,以质量百分比计,ldpe:eva:sebs= 20~60%:20~60%:10~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耐磨复合结构混纺羽绒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复合层由两层混合纤维层夹有机导电纤维组成,每一根有机导电纤维垂直设置在两层混合纤维层中,且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翔张文好孙耀周尚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