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催化剂再生装置和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催化剂再生装置和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48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催化剂再生装置和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催化剂再生装置包括催化剂再生罐,催化剂再生罐设置有供待再生的催化剂进入的再生罐进口以及供再生后的催化剂排出的再生罐出口,催化剂再生罐设置有位于再生罐进口和再生罐出口之间的进气部,进气部上设置有允许催化剂再生用的气体进入的进气孔道,进气孔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朝向催化剂再生罐外的孔道进口和朝向催化剂再生罐内的孔道出口,进气孔道设置有能够止挡催化剂排出所述进气孔道的止挡结构。由此不仅保证了再生催化剂用的气体顺畅进入催化剂再生装置内,而且使得催化剂不易掉落到催化剂再生装置外。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中设置有上述催化剂再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具体地涉及催化剂再生装置和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1、芳腈是一类由腈基与芳环直接相连的物质,其与芳环相连的腈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通过发生水解、加成、聚合、加氢、卤化等反应制得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食品添加剂及高分子单体等领域,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中间体。

2、芳腈的生产主要有多种方法,但最简单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采用相应的芳烃、氨和空气进行直接氨氧化反应得到芳腈产品。芳烃或带有取代基的芳烃在气相与氨和氧气的反应,称之为芳烃的气相氨氧化反应。目前,主要利用流化床对芳烃进行氨氧化以制备得到芳腈。

3、在利用氨氧化生产芳腈的过程中,由于催化剂中的氧被不断消耗掉,因此需要对催化剂进行补氧以使得催化剂再生,在催化剂再生的过程中,通过向再生装置的气孔内通入氧从而使得氧补充到催化剂结构的空位中,由于再生装置中设置了气孔,因此催化剂极易从气孔中掉落到再生装置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催化剂再生装置,该催化剂再生装置具有供在再生催化剂用的气体进入的进气孔道,进气孔道设置有能够止挡催化剂排出所述进气孔道的止挡结构,由此不仅保证了再生催化剂用的气体顺畅进入催化剂再生装置内,而且使得催化剂不易掉落到催化剂再生装置外。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催化剂再生装置,所述催化剂再生装置包括催化剂再生罐,所述催化剂再生罐设置有供待再生的催化剂进入的再生罐进口以及供再生后的催化剂排出的再生罐出口,所述催化剂再生罐设置有位于所述再生罐进口和所述再生罐出口之间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上设置有允许催化剂再生用的气体进入的进气孔道,所述进气孔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朝向所述催化剂再生罐外的孔道进口和朝向所述催化剂再生罐内的孔道出口,所述进气孔道设置有能够止挡催化剂排出所述进气孔道的止挡结构。

3、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气孔道上设置止挡结构,从而不仅使得再生催化剂所需的气体能够顺畅排放到催化剂再生罐内,而且使得催化剂不易通过进气孔道掉落到催化剂再生罐的外部。

4、优选地,所述进气孔道呈弯折状。

5、优选地,在沿所述催化剂再生罐的高度方向上,同一个所述进气孔道的所述孔道进口和所述孔道出口错开设置;

6、所述进气孔道包括:

7、第一整流孔道,所述第一整流孔道连接于所述孔道进口,所述第一整流孔道沿所述进气部的壁厚方向延伸,

8、第二整流孔道,所述第二整流孔道连接于所述孔道出口,所述第二整流孔道沿所述进气部的壁厚方向延伸,以及

9、阻流孔道,所述阻流孔道成角度连通所述第一整流孔道和所述第二整流孔道,以形成为所述止挡结构。

10、优选地,

11、所述阻流孔道的轴线与其中一个所述整流孔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90°;和/或

12、其中一个所述整流孔道的长度为所述阻流孔道的长度的0.2-5倍。

13、优选地,所述进气孔道呈直型状,所述进气孔道包括:

14、第一直孔道,所述第一直孔道连接于所述孔道进口,所述第一直孔道沿所述进气部的壁厚方向延伸,以及

15、第二直孔道,所述第二直孔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孔道出口和所述第一直孔道,所述第二直孔道沿所述进气部的壁厚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直孔道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直孔道的孔径,以形成所述止挡结构。

16、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再生罐的底端形成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形成为所述进气部,所述再生罐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部的底壁,所述再生罐进口设置于所述再生罐出口的上方,在从所述再生罐进口到所述再生罐出口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部呈渐缩状,所述进气孔道设置于所述锥形部的周向壁。

17、优选地,所述锥形部的周向壁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气孔道,多个所述进气孔道均布于所述锥形部的周向壁;和/或

18、所述催化剂再生装置包括罩设于所述锥形部外的导流套筒,所述导流套筒和所述锥形部的周向壁之间形成有环状的间隙,所述导流套筒设置有供催化剂再生用的气体进入的导流进口。

1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包括:

20、反应外壳,所述反应外壳内设置有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供含有芳烃、氨和催化剂的反应原料在流动中进行氨氧化反应以得到芳腈,所述反应腔室具有供反应原料进入的进料口和供含有芳腈的物料排出的出料口;以及

21、气固分布单元,所述气固分布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处,并且所述气固分布单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反应原料均匀投放到所述进料口中。

22、通过在反应腔室的进料口处设置气固分布单元,可使得反应原料大致均匀的分布在反应腔室内,由此提高了反应效果和反应效率;并且由于气固分布单元将反应原料同时投放到进料口中,并朝向同一个方向流动并在流动的过程中进行氨氧化反应,由此不仅提高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而且有效抑制了气固返混以及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如芳烃的过氧化反应。

23、优选地,所述气固分布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气固分布管组,所述气固分布管组包括:

24、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分别形成为供催化剂进出的催化剂进口和催化剂出口,所述中心管沿所述反应外壳的轴向延伸;以及

25、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形成为供芳烃和氨进出的套管进口和套管出口,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部,所述套管和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有供芳烃和氨通过的环形间隙。

26、优选地,所述中心管的催化剂出口端的外径在从所述催化剂进口到所述催化剂出口的方向上呈渐缩状;和/或

27、所述套管的套管出口端的外径在从所述套管进口到所述套管出口的方向上呈渐缩状。

28、优选地,所述中心管的催化剂进口端延伸超出于所述套管以形成中心管延伸部;

29、所述气固分布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管延伸部的外部的换热体,所述换热体内设置有供与流经所述中心管的催化剂进行换热的换热介质流动的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具有分别供所述换热介质进出的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

30、优选地,所述气固分布单元包括气流分布体,所述气流分布体内设置有气流分布室,所述气流分布室内设置有将所述气流分布室分隔成沿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分布板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多个分布孔,所述中心管的两端均穿设出所述气流分布体,所述套管的套管进口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套管的套管出口位于所述气流分布体外;

31、所述气固分布单元包括插设于所述气流分布板的导入管,所述导入管的一端形成为导入气相物料的导入口,所述导入口延伸到所述气流分布体外,所述导入管的另一端形成为供气相物料排出的导出口,所述导出口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腔室。

32、优选地,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室内的能够引导物料分布的导流件。

33、优选地,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包括沿所述反应腔室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层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再生装置(10)包括催化剂再生罐(12),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设置有供待再生的催化剂进入的再生罐进口以及供再生后的催化剂排出的再生罐出口,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设置有位于所述再生罐进口和所述再生罐出口之间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上设置有允许催化剂再生用的气体进入的进气孔道(122),所述进气孔道(122)的两端分别形成朝向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外的孔道进口(110)和朝向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内的孔道出口(112),所述进气孔道(122)设置有能够止挡催化剂排出所述进气孔道(122)的止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道(122)呈弯折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的高度方向上,同一个所述进气孔道(122)的所述孔道进口(110)和所述孔道出口(112)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道(122)呈直型状,所述进气孔道(12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的底端形成有锥形部(120),所述锥形部(120)形成为所述进气部,所述再生罐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底壁,所述再生罐进口设置于所述再生罐出口的上方,在从所述再生罐进口到所述再生罐出口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部(120)呈渐缩状,所述进气孔道(122)设置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周向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周向壁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气孔道(122),多个所述进气孔道(122)均布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周向壁;和/或

8.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2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布单元(24)包括至少一个气固分布管组,所述气固分布管组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40)的催化剂出口端的外径在从所述催化剂进口到所述催化剂出口的方向上呈渐缩状;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40)的催化剂进口端延伸超出于所述套管(242)以形成中心管延伸部(240a);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布单元(24)包括气流分布体(248),所述气流分布体(248)内设置有气流分布室(130),所述气流分布室(130)内设置有将所述气流分布室(130)分隔成沿所述套管(242)的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腔室(134a)和第二腔室(134b)的气流分布板(132),所述气流分布板(132)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多个分布孔,所述中心管(240)的两端均穿设出所述气流分布体(248),所述套管(242)的套管进口位于第一腔室(134a)内,所述套管(242)的套管出口位于所述气流分布体(248)外;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20)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室(220)内的能够引导物料分布的导流件(2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20)包括沿所述反应腔室(220)的高度方向分布的多层导流层,所述导流层中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流件(26),优选地,在同一个所述导流层中,多个所述导流件(26)均匀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26)选自下述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根据权利要求8-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20)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10),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的所述再生罐出口连通于所述气固分布单元(2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20)包括收集罐(28),所述收集罐(28)内设置有能够容纳含有芳腈的物料的收集腔室(282),所述收集腔室(282)具有与所述反应外壳(22)的出料口相连通的收集罐进口和供产品气芳腈排出的产品气排出口(280);或者

...

【技术特征摘要】

1.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再生装置(10)包括催化剂再生罐(12),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设置有供待再生的催化剂进入的再生罐进口以及供再生后的催化剂排出的再生罐出口,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设置有位于所述再生罐进口和所述再生罐出口之间的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上设置有允许催化剂再生用的气体进入的进气孔道(122),所述进气孔道(122)的两端分别形成朝向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外的孔道进口(110)和朝向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内的孔道出口(112),所述进气孔道(122)设置有能够止挡催化剂排出所述进气孔道(122)的止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道(122)呈弯折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的高度方向上,同一个所述进气孔道(122)的所述孔道进口(110)和所述孔道出口(112)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道(122)呈直型状,所述进气孔道(12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再生罐(12)的底端形成有锥形部(120),所述锥形部(120)形成为所述进气部,所述再生罐出口设置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底壁,所述再生罐进口设置于所述再生罐出口的上方,在从所述再生罐进口到所述再生罐出口的方向上,所述锥形部(120)呈渐缩状,所述进气孔道(122)设置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周向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周向壁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气孔道(122),多个所述进气孔道(122)均布于所述锥形部(120)的周向壁;和/或

8.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2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布单元(24)包括至少一个气固分布管组,所述气固分布管组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芳烃氨氧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征杨为民钟思青徐俊储博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