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和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27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9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技术,公开一种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和充电系统,包括:供电模块、充电架接口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开关、逆变器和多个蓄电单元,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控制开关电连接充电架接口模块,多个所述蓄电单元并联在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和直流输入负极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监测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本技术旨在提出可进行直流转交流的充电架供电电路,使得使用蓄电池BT即可实现为充电架供电,降低了为充电架供电的难度及节省了为充电架铺设电线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和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为了满足数量众多的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和充电安全,目前会在尽量远离居住聚集点的区域设置兼具停车用的充电架(如公开号为cn215904334u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充电架(包括但不限于该样式的充电架)),这种充电架一般并排设置有多个充电位,可同时停放多辆电动车并充电。

2、但此类充电架仍需使用交流线供电,当充电架远离生活区布置时,又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充电架的供电线的铺设成本和难度(尤其是在一些路况复杂的场景(如电动车充电架与汽车停车场混用场地的场景),极大增加了供电线铺设的成本和难度),尤其对于一些使用临时场地并需要经常更换场地的充电架,每变换一次场地,就需要重新铺设一次供电线,极需耗费人力、金钱。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和充电系统,旨在提出可进行直流转交流的充电架供电电路,使得使用蓄电池即可实现为充电架供电,降低了为充电架供电的难度及节省了为充电架铺设电线的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充电架接口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开关、逆变器和多个蓄电单元,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控制开关电连接充电架接口模块,多个所述蓄电单元并联在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和直流输入负极之间;每个所述蓄电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蓄电池,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负极;所述充电架接口模块中并联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监测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3、可选的,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还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多个第二二极管,每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每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电连接一个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每个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均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4、可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升压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光伏板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控制器的正极输出端为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负极输出端为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5、可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范围为500w~600w,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为48v~60v。

6、可选的,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包括多个所述供电模块。

7、可选的,所述蓄电池的电池电压为48v、电池容量为24ah;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为48v~60v、交流输出电压为220v。

8、可选的,所述蓄电池以可拆卸性的电连接方式接入所述蓄电单元中。

9、可选的,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通信端;且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电量检测端分别电连接多个所述蓄电单元。

10、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中,所述供电电路中的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系统的储能充电桩中,所述供电电路中的充电架接口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系统的充电架中,所述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储能充电桩或所述充电架中。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出可进行直流转交流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并利用逆变器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充电架接入的电动车充电所需的交流电,即可使用蓄电池为充电架供电,这样就无需为充电架的供电而铺设相应的交流电线,不仅降低了为充电架供电的难度、节省了为充电架铺设电线的成本,而且可便于充电架的设置,尤其是便于充电架在电线铺设环境复杂的场地的设置,同时也方便需要经常更换使用场地的充电架进行场地变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充电架接口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开关、逆变器和多个蓄电单元,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控制开关电连接充电架接口模块,多个所述蓄电单元并联在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和直流输入负极之间;每个所述蓄电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蓄电池,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负极;所述充电架接口模块中并联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监测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还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多个第二二极管,每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每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电连接一个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每个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均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升压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光伏板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控制器的正极输出端为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负极输出端为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范围为500W~600W,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为48V~60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包括多个所述供电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的电池电压为48V、电池容量为24AH;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为48V~60V、交流输出电压为220V。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以可拆卸性的电连接方式接入所述蓄电单元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通信端;且所述控制模块的多个电量检测端分别电连接多个所述蓄电单元。

9.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中,所述供电电路中的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系统的储能充电桩中,所述供电电路中的充电架接口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系统的充电架中,所述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储能充电桩或所述充电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充电架接口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开关、逆变器和多个蓄电单元,所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控制开关电连接充电架接口模块,多个所述蓄电单元并联在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和直流输入负极之间;每个所述蓄电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蓄电池,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输入负极;所述充电架接口模块中并联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监测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架的供电电路还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多个第二二极管,每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均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每个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电连接一个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每个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均电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架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升压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光伏板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升压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控制器的正极输出端为所述光伏发电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陈智博崔彦身
申请(专利权)人:华淼深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