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及其布置结构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及其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1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及其布置结构,所述V型消能工包括V型槛本体,所述V型槛本体包括两立槛,两立槛竖直设置且两立槛一侧对应连接并形成V型结构,立槛上设有若干贯穿立槛两端面的第一透水孔。其布置结构包括布置结构,包括两闸墙围成的闸室,闸墙上设有若干侧支孔,两面闸墙上的侧支孔交错布置,还包括若干前面所述的V型消能工,V型槛本体与侧支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V型槛本体的开口背向侧支孔,且V型槛本体与侧支孔正对,V型槛本体高度为侧支孔高度的1~1.1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分散水平尺度上的高强度射流,减弱紊动局部集中现象,减弱垂向漩涡,从而改善闸室内船舶的停泊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特别涉及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及其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船闸是内河航运中的重要水利枢纽。所谓船闸是设置在通航河流上帮助船只克服因筑坝引起的水位差的通航建筑物。其原理是通过埋设在闸室两侧或底部的输水系统控制闸室内的水位在上下游水位之间升降,完成闸室充水或泄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闸室内的船只随水位上升或下降,达到克服水位差的目的。

2、然而,随着船闸设计水头的不断提高,船闸灌水过程中常常因处于高水头压力作用,经侧支孔流出的射流流速更大,易产生强烈紊动,造成闸室局部水流紊动强烈和整体水流流速分布不均匀,这给船舶的停泊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船舶安全。

3、中国专利cn 113863266 a公开了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倒f型消能工及其布置方法,该船闸分散输水系统倒f型消能工由底板、高槛和低槛组成,底板宽度与明沟宽度一致,高槛固定于底板一端,低槛固定于底板表面,高槛高度等于廊道高度,低槛高度为侧支孔高度的0.5倍~1倍,低槛与侧支孔的距离为底板宽度的0.4倍~0.8倍。该专利技术的消能工是由低槛、高槛和底板组成并具体设计其尺寸,可有效对水体进行消能,进而可有效使得水流在闸室内均匀分布,保障闸室内船舶的泊稳条件,输水效率也得以增加。但是,由于该消能工主要针对垂向消能进行优化,而在水平尺度上仅仅使用了一个或两个较长的明沟来消能,不同射流孔出来的水流在水平尺度上依然不均匀,高速的水流交错分布,所以对于不同出水孔水平尺度之间的局部强紊动凸显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及其布置结构,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分散水平尺度上的高强度射流,减弱紊动局部集中现象,减弱垂向漩涡,从而改善闸室内船舶的停泊条件。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包括v型槛本体,所述v型槛本体包括两立槛,两立槛竖直设置且两立槛一侧对应连接并形成v型结构,立槛上设有若干贯穿立槛两端面的第一透水孔。

4、进一步地,两立槛通过圆弧过渡,从而在两立槛之间形成弧形槛,所述弧形槛上设有若干第二透水孔。

5、进一步地,所述v型槛本体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呈v形,顶板水平设置在v型槛本体外侧并与v型槛本体边缘对应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和v型槛本体上表面平齐,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贯穿顶板上下两端面的第三透水孔。

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远离v型槛本体一侧的顶板下方边缘具有从上向下倾斜设置的坡面。

7、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宽度为v型槛本体高度的0.2~0.5倍。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布置结构,包括两闸墙围成的闸室,闸墙上设有若干侧支孔,两面闸墙上的侧支孔交错布置,还包括若干前面所述的v型消能工,v型槛本体设置在闸室底部与侧支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v型槛本体的开口背向侧支孔,且v型槛本体与侧支孔正对,v型槛本体高度为侧支孔高度的1~1.1倍。

9、进一步地,所述v型槛本体距离侧支孔的距离为闸室宽的0.05~0.1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专利技术的v型消能工由v型槛本体和顶板构成,消能时,在水平尺度上,侧支孔射流一部分通过弧形槛的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喷射出来,另一部分受立槛影响向两侧发散,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弱紊动的局部集中,同时两侧水流可与相邻侧支孔对应v型消能工分流出来的水体发生碰撞而逐渐减弱,或者在较长距离内紊动逐渐消散。

12、在垂向尺度上,侧支孔射流在垂向上一部分与顶板碰撞后,在顶板底下水体发生涡旋消能,并和侧支孔射流发生碰撞消能,另一部分通过顶板第三透水孔的水体流速会明显减小,从而可实现水流消能并且调整水流结构,从而使得水流在闸室内分布较为均匀,进而可有效改善闸室内船舶的停泊条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V型槛本体,所述V型槛本体包括两立槛,两立槛竖直设置且两立槛一侧对应连接并形成V型结构,立槛上设有若干贯穿立槛两端面的第一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两立槛通过圆弧过渡,从而在两立槛之间形成弧形槛,所述弧形槛上设有若干第二透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槛本体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呈V形,顶板水平设置在V型槛本体外侧并与V型槛本体边缘对应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和V型槛本体上表面平齐,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贯穿顶板上下两端面的第三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远离V型槛本体一侧的顶板下方边缘具有从上向下倾斜设置的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宽度为V型槛本体高度的0.2~0.5倍。

6.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布置结构,包括两闸墙围成的闸室,闸墙上设有若干侧支孔,两面闸墙上的侧支孔交错布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V型消能工,V型槛本体设置在闸室底部与侧支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V型槛本体的开口背向侧支孔,且V型槛本体与侧支孔正对,V型槛本体高度为侧支孔高度的1~1.1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槛本体距离侧支孔的距离为闸室宽的0.05~0.1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v型槛本体,所述v型槛本体包括两立槛,两立槛竖直设置且两立槛一侧对应连接并形成v型结构,立槛上设有若干贯穿立槛两端面的第一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两立槛通过圆弧过渡,从而在两立槛之间形成弧形槛,所述弧形槛上设有若干第二透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槛本体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呈v形,顶板水平设置在v型槛本体外侧并与v型槛本体边缘对应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和v型槛本体上表面平齐,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贯穿顶板上下两端面的第三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闸分散输水系统用v型消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瑞昌袁浩詹蝶田海峰孙倩何小泷谢春航陈亮胡亮亮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