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800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微胶囊的制备领域。该方法以酪蛋白和β‑环糊精为复合壁材通过改变pH值获得自组装颗粒,经过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成功将花青素包埋进壁材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黑果腺肋花楸微胶囊具有较高的包埋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微胶囊颗粒会在肠道内降解,在肠道内释放出大量花青素,提高花青素的生物利用效率,所制备的复合微胶囊颗粒在经胃(SGF)、肠(SIF)体外模拟消化后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花青素是无毒色素,可溶于水性食物系统,属于类黄酮类。除了赋予食物颜色,花青素还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治疗效果,如抗菌活性、抗氧化保护、抗炎、抗糖尿病、抗肥胖和抗癌作用。有研究将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与其他浆果进行比较,发现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高达2.5%-3.5%,约是蓝莓的5倍、覆盆子的20倍及葡萄的80倍。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原花青素、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等。其中原花青素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组成,含量最高,占总多酚的66%。而花青素占总多酚的25%,分别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以及矢车菊素-3-木糖苷。但是天然花青素的稳定性差,导致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花青素的稳定性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ph、光照、温度、氧等条件。如何提高花青素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成其在食品工业应用中的一项挑战。而微胶囊技术可以保护花青素提高其稳定性。

2、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各种高分子材料,将固体颗粒、液滴甚至是气体的微小物质进行包埋,制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同时提供物理稳定性、随时间控制释放、增强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易于使用和储存的便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聚合物作为壁或载体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作为活性核心材料包埋到聚合物中,形成多组分结构。由于许多食品加工和储存因素,以及与食品基质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有益成分的降解,因此一些微胶囊技术已被用于减少产品的营养和感官损失,并在产品开发、储存和消费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为了保护生物活性化合物不受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掩盖其本身的味道,人们研究了许多胶囊制备方法。我国很早就开始研究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食品领域,将食品中的活性成分与环境隔离开来,保护对光、热、水分、氧气等敏感的成分,从而降低和掩盖不良气味等,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微胶囊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如食品、医药、化工、生物技术等方面广泛应用。

3、目前常用的微胶囊物理制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喷雾干燥法,该技术具有快速、通用、成本效益高、易于扩大规模、花青素保留率高和相对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等优点。第二种为冷冻干燥法,冷冻干燥采用低温,使其成为包封水溶性和热敏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主要方法。冷冻干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升华,在此过程中,水分直接从液相转化为气相,最后形成粉末。由于该过程在真空和较低的工作温度下进行,不良反应的数量显著减少。但是这种方法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它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24-48h),且需要大量能量。此外这种方法的主要限制是由于冰升华而产生多孔结构,这为花青素通过颗粒表面的孔隙轻松接触到氧气从而被降解。第三种为电喷雾或静电纺丝法,电喷雾和静电纺丝,是应用高压静电力从聚合物溶液中制造带电射流。这两种方法之间只有细微的区别。电喷雾是指溶液的浓度和粘度较低时形成的固体颗粒过程。然而,通过使用更高浓度或粘胶溶液,可以实现从电喷雾到静电纺丝的转变,这会导致分子链的缠结和内聚,从而形成纳米或微米级的超薄连续纤维。但这两个制备方法有着速度慢、耗时长、封装率低的缺点。而且,该方法生产具有所需物理化学和形态特性的胶囊样品仍然是一个挑战,意味着该方法很难重现,尤其是难以在工业规模上的应用。此外,使用电流体动力学工艺包封的研究数量极为有限,这突出表明需要彻底研究工艺参数对粒子或纤维的包封率和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除了寻找合适微胶囊制备方法,微胶囊壁材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4、常见的壁材大都选自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多糖,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特性,在形成微胶囊后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微胶囊产品的应用范围及制备工艺对微胶囊壁材的要求,理想囊壁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无毒,安全,可食用,可降解;制备或储藏过程中与芯材不发生任何反应;成模性好;符合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且壁材溶液要求高浓度和低粘度。

5、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表明花青素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但如果它们在人体中的停留时间不充分,或由于其高ph值,未被吸收的花青素部分可能在肠中被降解。因此需要提高花青素在肠环境下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不同的壁材材料对花青素微粒进行包裹,提高包埋率,增强在肠中缓释效果。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4、步骤一、将黑果腺肋花楸进行提取,干燥,获得花青素粉末粗提取物;

5、步骤二、称取酪蛋白和β-环糊精混合,得到复合壁材;

6、步骤三、量取去离子水,加入步骤二中的复合壁材,配成含有固形物含量的溶液,并用调节复合溶液ph值;

7、步骤四、按照芯壁比比例称取步骤一的花青素粉末粗提取物,将称取的花青素粉末粗提取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柠檬酸溶液,得到花青素溶液;

8、步骤五、向步骤三的溶液加入步骤四配置的花青素溶液,并调节混合溶液的ph;

9、步骤六、将步骤五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

10、优选的,步骤二所述β-环糊精和酪蛋白的质量比为(1-3):(1-3)。

11、优选的,步骤三所述固形物含量为3-7%。

12、优选的,步骤三所述的调节复合溶液ph值为8.0±0.1。

13、优选的,步骤四所述芯壁比为(0.001-0.01):(1-5)。

14、优选的,步骤四所述的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

15、优选的,步骤五所述的调节混合溶液的ph至3.0±0.1。

16、优选的,步骤五所述的调节混合溶液的ph是通过1mol/l的柠檬酸溶液调节。

17、优选的,步骤六所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量为20-40m3,进料速度为5-25rpm,进风温度为110-150℃。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酪蛋白和β-环糊精为复合壁材通过改变ph值获得自组装颗粒,经过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成功将花青素包埋进壁材里。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酪蛋白会在碱性条件下溶解,此外β-环糊精能够保护生物活性化合物免受胃肠道有害条件的影响,从而使其在正确的环境中释放,因此复合这两种材料用于制备黑果腺肋花楸微胶囊可以达到较高的包埋率,能达到91.86%。

20、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微胶囊能有效的防止花青素在光照、高温下利条件不被降解,延长其储存期,另外,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微胶囊颗粒会在肠道内降解,在肠道内释放出大量花青素,提高花青素的生物利用效率,所制备的复合微胶囊颗粒在经胃(sgf)、肠(sif)体外模拟消化后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β-环糊精和酪蛋白的质量比为(1-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固形物含量为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调节复合溶液pH值为8.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芯壁比为(0.001-0.0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调节混合溶液的pH至3.0±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调节混合溶液的pH是通过1mol/L的柠檬酸溶液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所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量为20-40M3,进料速度为5-25RPM,进风温度为110-15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β-环糊精和酪蛋白的质量比为(1-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固形物含量为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调节复合溶液ph值为8.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芯壁比为(0.001-0.0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兵王林陈姝蓉王晨兆梁正基王秀娟赵龙飞刘成谢佳函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