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31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及其在鉴定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以及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的育种中的应用。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出蒙花苷含量较高的菊花品种,鉴定结果稳定可靠,简便易行,便于推广使用,还可用于菊花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为菊花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以及使用该snp位点用来鉴别菊花是否为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以及在高蒙花苷含量菊花育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蒙花苷(linarin,acacetin 7-o-rutinoside)作为一种黄酮糖苷,广泛存在于菊科(asteraceae)野生种中。其中,菊属(chrysanthemum l.)植物被认为是蒙花苷主要来源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蒙花苷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抗氧化(santos et al.,2016)、消炎(tian et al.,2020)、助眠和镇静(nugroho et al.,2013)、抗骨质疏松(kimet al.,2011)、防辐射(jung et al.,2019)、杀菌(salin et al.,2011)、抗病毒(chen etal.,2017)、抗癌(thaipong et al.,2006)等。

2、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为菊科、菊属植物,其干燥头状花序在我国作为中药成分有着悠久历史。野菊花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泻火平肝,是感冒灵颗粒等120余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年需求量近万吨。我国野菊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均有分布(韩正洲等,2017;魏民等,2015)。由于我国气候多样、南北环境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分布的野菊资源在适应当地生境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和性状,其含有的次生代谢物成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fang et al.,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了野菊花药材中蒙花苷的含量不得低于0.8%(8mg/g)。其中,近60%产地的野菊花蒙花苷含量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韩正洲等,2017;胡小莉等,2016;张丽先等,2020)。

3、目前,用于野菊种质资源中蒙花苷含量检测的方法限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技术使用的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且检测成本高,并只能在野菊生长至开花后,才能收取其头状花序检测。到目前为止,科研和实践中仍缺乏在苗期阶段即可对野菊花蒙花苷含量进行准确预测的有效技术手段。因此,开发与蒙花苷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利用该分子标记的鉴别或辅助鉴别方法,无论是对野菊优良品种选育,还是实际生产中野菊花药材合格检测,都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包括第一snp位点和第二snp位点;

2、所述第一snp位点和第二snp位点均位于tps1基因外显子上;

3、含有所述第一snp位点和第二snp位点的tps1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如序列表中的序列1所示;

4、其中,序列1中的第71位即为所述第一snp位点;序列1中的第137位即为所述第二snp位点。

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的制剂,所述制剂中含有检测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组分;

6、其中,所述第一snp位点位于序列1中的第71位,所述第二snp位点位于序列1中的第137位。

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鉴定菊花的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操作;

8、其中,所述第一snp位点位于序列1中的第71位,所述第二snp位点位于序列1中的第137位。

9、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蒙花苷菊花品种的育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鉴定菊花的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操作;

10、其中,所述第一snp位点位于序列1中的第71位,所述第二snp位点位于序列1中的第137位。

1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通过鉴定待检测菊花品种中第一snp位点和第二snp位点的基因型,能够清晰地鉴定出蒙花苷含量较高的菊花品种,准确性高。

13、2、本专利技术通过pcr扩增反应进行高蒙花苷菊花的鉴别,可以使用幼苗直接提取的dna进行检测,区别于色谱技术鉴定必须等待花朵采收后才能进行鉴定,将鉴定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个小时,速度加快、效率提高。

14、3、相对于表型鉴定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dna检测的鉴定方法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不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稳定可靠。

15、4、相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或质谱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操作不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简便易行,便于推广使用。

16、5、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菊花第一snp位点(lg02:36785066)和第二snp位点(lg02:36785132),就能够在幼苗期进行早期鉴定,也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鉴定,有效地明确该个体是否属于高蒙花苷菊花品种;在早期候选菊花材料时淘汰掉低蒙花苷个体,可用于菊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有利于提高高蒙花苷菊花的筛选效率和育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用于品种鉴定,切实保护生产者和育种家的权益,并为菊花种质资源和新品种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包括第一SNP位点和第二SNP位点;

2.一种用于鉴定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的制剂,所述制剂中含有检测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用于鉴定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待鉴定菊花的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9.一种高蒙花苷菊花品种的育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鉴定菊花的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与菊花高蒙花苷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包括第一snp位点和第二snp位点;

2.一种用于鉴定高蒙花苷含量菊花品种的制剂,所述制剂中含有检测第一snp位点和/或第二snp位点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马超黄丛林罗嘉翼韩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