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技术与应急救援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空间语义约束的隧道环境参量融合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工程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工程、水下隧道工程和城市隧道工程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工程;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工程;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工程。
2、在隧道工程中,需要对隧道选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及辅助坑道设计等,还包括洞门设计、开挖方法和衬砌类型的选择,而这些施工设计都需要对隧道内部的环境和参量进行考量。通常在隧道场景建模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建模方法对地形、隧道构件与隧道环境参量进行单独建模,而这导致了它们在数据结构和组合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无法快速进行场景中多种模型的融合。
3、在应急救援领域中,隧道属于遮蔽空间,在发生灾害时,其特点是视野狭隘、通信受限、内部情况复杂,为了实现安全、准确的救援,最大程度的保障救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语义约束的隧道环境参量融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基础场景建模,隧道场景环境参量三维可视化建模,空间语义约束规则构建以及空间语义约束的隧道环境参量融合建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语义约束的隧道环境参量融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基础场景建模,隧道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华,江文星,马钰,王勇,王琢璐,罗安,车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