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叠层电池、光伏组件及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叠层电池、光伏组件及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302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叠层电池、光伏组件及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涉及光伏电池领域。一种叠层电池,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透明导电层及第一去锐预封层,透明导电层朝向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锐角结构,透明导电层远离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侧还设置有间隔分布的顶电极,顶电极贯穿第一去锐预封层并与透明导电层接触。其能避免在封装过程中透明导电层的锐角结构的金字塔尖在受压后被损伤,从而避免钙钛矿层的损伤或刺穿,有效避免封装过程对叠层电池产生关于后续产品良率和可靠性的影响;在大幅提升电池的抗压力损伤性能的同时,还不会对叠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产生明显影响,降低了因压力损伤导致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层电池、光伏组件及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最佳器件,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类型主要有:晶硅、有机聚合物(opv)、铜铟镓硒(cigs)及钙钛矿几种。其中晶硅产品多数是片材生产,多用玻璃封装,产品较重;有机聚合物理论效率较低;铜铟镓硒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钙钛矿产品自第一次报道一来,就以其超低成本的制备工艺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其表现出合适的带隙、高吸收系数、长的电荷迁移率和长的扩散长度,并且兼具容易和低成本加工方法。尤其是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在过去几年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光感波段更宽,可以实现弱光发电,因此钙钛矿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潜力的太阳能电池。

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在2009年首次被尝试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后,因为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商业价值巨大从此大放异彩,目前还出现了钙钛矿与其他太阳能电池的叠层形式。

3、现有的高效叠层电池,采用金字塔绒面硅底电池与钙钛矿顶电池进行叠层,以实现高光电转换效率。为保证钙钛矿顶电池的性能,需实现钙钛矿层在金字塔绒面上的保型沉积,以实现更高的叠层电池效率。然而,现有的叠层电池结构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应力损伤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叠层电池和光伏组件,其能够提升电池的抗压力损伤性能,同时不会对叠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产生明显影响,降低了因压力损伤导致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损失。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能够提升电池的抗压力损伤性能,同时不会对叠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产生明显影响。

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4、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出的一种叠层电池,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透明导电层及第一去锐预封层,所述透明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锐角结构,所述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侧还设置有间隔分布的顶电极,所述顶电极贯穿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并与所述透明导电层接触。

5、进一步地,所述锐角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绒面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预封材料为硅胶、pvc、tpe、tpr、tpv、epdm、tpu以及cpe中的一种。

7、进一步地,所述叠层电池还包括底电池及隧穿层,所述隧穿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远离所述钙钛矿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底电池位于所述隧穿层远离所述空穴传输层的一侧表面;

8、所述底电池在远离所述隧穿层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底电极。

9、进一步地,所述叠层电池还包括第二去锐预封层,所述底电池远离所述隧穿层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去锐预封层,所述底电极贯穿所述第二去锐预封层;

10、所述第二去锐预封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材质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厚度为5-100μm,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材质的粘度为3-25pa.s。

12、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池,相邻的所述叠层电池之间互联。

1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了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透明导电层上对应形成电极的预设位置设置掩膜;

14、在所述透明导电层及所述掩膜的上方涂布液态预封材料,将所述叠层电池水平放置,在温度为25-150℃的自然状态下,以使所述透明导电层上的锐角结构被所述液态预封材料覆盖填平;

15、待所述液态预封材料冷却固化形成第一去锐预封层后,去除所述掩膜,在所述电极的预设位置处制备电极。

16、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极的预设位置处制备电极包括:

17、在所述电极的预设位置进行丝网印刷工艺形成栅线材料;

18、对所述栅线材料进行烧结以形成所述电极。

19、进一步地,对所述叠层电池进行表面涂布后进行封装,所述封装的温度为90-150℃,所述封装的时间为0.5-10min。

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1、本专利技术的叠层电池通过在透明导电层的一面形成第一去锐预封层,将透明导电层一面的锐角结构覆盖填平为平面。避免叠层电池在后续的封装过程中,透明导电层的锐角结构的金字塔尖在受到压力后被损伤,从而避免钙钛矿层的损伤或刺穿,有效避免封装过程对叠层电池产生关于后续产品良率和可靠性的影响;在大幅提升了电池的抗压力损伤性能的同时,还不会对叠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产生明显影响,降低了因压力损伤导致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损失,也更利于后续组件生产制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透明导电层及第一去锐预封层,所述透明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锐角结构,所述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侧还设置有间隔分布的顶电极,所述顶电极贯穿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并与所述透明导电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绒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预封材料为硅胶、PVC、TPE、TPR、TPV、EPDM、TPU以及CPE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电池还包括底电池及隧穿层,所述隧穿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远离所述钙钛矿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底电池位于所述隧穿层远离所述空穴传输层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电池还包括第二去锐预封层,所述底电池远离所述隧穿层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去锐预封层,所述底电极贯穿所述第二去锐预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厚度为5-100μm,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材质的粘度为3-25Pa.s。

7.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池,相邻的所述叠层电池之间互联。

8.一种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电极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的预设位置处制备电极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叠层电池进行表面涂布后进行封装,所述封装的温度为90-150℃,所述封装的时间为0.5-1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透明导电层及第一去锐预封层,所述透明导电层朝向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锐角结构,所述透明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侧还设置有间隔分布的顶电极,所述顶电极贯穿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并与所述透明导电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结构朝向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一面具有绒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锐预封层的预封材料为硅胶、pvc、tpe、tpr、tpv、epdm、tpu以及cpe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叠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电池还包括底电池及隧穿层,所述隧穿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远离所述钙钛矿层的一侧表面,所述底电池位于所述隧穿层远离所述空穴传输层的一侧表面;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华王文静萧吉宏周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