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605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0
本技术涉及挡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包括下挡板、上挡板和合页组件,所述下挡板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下侧口,所述下挡板上端前侧表面和上挡板前侧下端表面铰接设置有转轴,三个所述转轴上下两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杆,所述下挡板内部两侧滑动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挡板下端远离中心处后侧表面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合页组件包括上页板和下页板,两个所述上页板和下页板一侧表面均铰接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上页板下端表面和下页板均铰接设置有第二弹簧。本技术中,通过在合页组件的作用下提高防洪效果,并通过上挡板可以提高挡水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挡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汛期抢险堤、坝、闸、涵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险情时所进行的紧急抢护措施,汛期抢险需要用到挡水装置,挡水装置是通过利用挡板阻隔水流继续向前流动。

2、现有的挡水装置高度有限,当汛期过大时,不能及时的添加挡水板高度,导致水漫过挡板,现有的挡板挡水效果较差,一般通过一排排的卡接挡板进行阻隔,但是单个挡板抵御洪水的面积有限会导致水流从挡板缝隙流出,同时在挡板后侧采用沙包进行阻隔,容易导致挡板被洪水冲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通过转动转轴来使上挡板卡接在下挡板的凹槽中,从而提高挡板的高度,同时上挡板在合页组件的作用下折叠展开,下挡板通过转杆转动使下侧板展开,从而扩大挡板抵御洪水的面积,并通过固定连杆和锥顶的作用下提高抵御洪水的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包括下挡板、上挡板和合页组件,所述下挡板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下侧口,所述下挡板上端前侧表面和上挡板前侧下端表面铰接设置有转轴,三个所述转轴上下两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杆,所述下挡板内部两侧滑动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挡板下端远离中心处后侧表面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

3、所述合页组件包括上页板和下页板,两个所述上页板和下页板一侧表面均铰接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上页板下端表面和下页板均铰接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上挡板后侧表面两侧均通过合页组件铰接设置有上侧板,所述上挡板和上侧板下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出块,所述上挡板和上侧板上端后侧表面滑动设置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轴让转动连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这种方式让下挡板盒上挡板通过凸出块与凹槽卡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合页组件将两个上侧板展开,同时通过转动转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将两侧的下侧板展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抵御较大洪水,并且可以提高防洪效果。

5、进一步地,所述下挡板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挡板下端表面固定连接底座可以提高整体挡板的稳定性,并通过上挡板后侧滑动设置的滑块、固定连杆和锥顶,可以让底座、滑块、固定连杆和锥顶提高抵御洪水的能力,使得洪水不能轻易冲破挡板。

7、进一步地,所述下侧板下端后侧远离中心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杆从而带动齿轮转动,并且转杆具有阻尼效果,因为齿条与齿轮采用滑动设置的方式,将下侧板进行伸长或者缩短。

9、进一步地,所述上页板和下页板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椭圆口;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在上页板与下页板开设有多个椭圆口,当面对更大的洪水,通过在椭圆口螺纹设置有多个螺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挡板抵御洪水的能力。

11、进一步地,所述下页板远离中心处表面开设有圆形口;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下页板开设有多个圆形口,当面对更大的洪水,通过在圆形口螺纹设置有多个螺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挡板抵御洪水的能力。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板和上侧板上端后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挡板和上侧板开设有滑槽,从而通过将滑板插入到滑槽中,之后通过固定连杆下端表面的锥顶插入地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洪水冲击挡板式,因为挡板后侧没有抵御能力,会导致挡板被洪水冲走。

15、进一步地,所述下挡板和下侧板上端表面开设有凹槽;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挡板和下侧板上端表面开设有凹槽可以让上挡板和上侧板下端的凸出块卡接到凹槽中,从而可以提高挡板的高度,避免洪水过大漫过下挡板。

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杆一侧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顶;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连杆一侧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顶,从而方便将锥顶插入地面,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挡板抵御洪水能力。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通过转动转轴让转动连杆转动到同一水平,使得上挡板和上侧板下端的凸出块与下挡板和下侧板的凹槽卡接在一起,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挡板的整体高度,可以有效地抵御过大的汛期。

2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通过将上挡板两侧铰接的合页组件打开,从而让上挡板两侧的上侧板打开,通过转动下挡板的转杆,从而让下挡板内部两侧的下侧板滑动出来,通过采用这两种方式可以面对汛期时,有效地提高防洪效果,并通过滑块卡接在上挡板和上侧面的凹槽中,并将锥顶插入地面,从而提高防洪整体的强度,使得挡板不会轻易地被洪水冲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包括下挡板(1)、上挡板(2)和合页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1)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下侧口(9),所述下挡板(1)上端前侧表面和上挡板(2)前侧下端表面铰接设置有转轴(10),三个所述转轴(10)上下两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杆(12),所述下挡板(1)内部两侧滑动设置有下侧板(8),所述下挡板(1)下端远离中心处后侧表面转动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1)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8)下端后侧远离中心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页板(303)和下页板(305)表面均开设有多个椭圆口(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页板(305)远离中心处表面开设有圆形口(3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2)和上侧板(4)上端后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1)和下侧板(8)上端表面开设有凹槽(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杆(16)一侧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顶(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包括下挡板(1)、上挡板(2)和合页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1)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下侧口(9),所述下挡板(1)上端前侧表面和上挡板(2)前侧下端表面铰接设置有转轴(10),三个所述转轴(10)上下两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杆(12),所述下挡板(1)内部两侧滑动设置有下侧板(8),所述下挡板(1)下端远离中心处后侧表面转动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1)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汛期抢险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8)下端后侧远离中心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超张国晖吴方燊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