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98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护板,支护板的底部固定有插地板,支护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内壁,支撑杆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一直齿和第二直齿;第一直齿的外侧壁固定有挡板,第二直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杆,挡板远离第一直齿的一侧设有缓冲装置。使支护板能够快速安装与拆卸,改变传统的通过人工手动拆装的方式,省时省力,同时锚杆插接到地面的深度与支护板升高的高度相同,能够同时调节挡板的高度,扩大挡板与支护板的总长度,提高边坡支护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护,尤其是涉及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边坡支护是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坡率法;

2、现有的边坡支护在对公路两侧的环境中使用时,采用混凝土浇筑于边坡坡面上,通过凝结的混凝土使边坡坡面固定,然而,这种施工方式所需要耗费混凝土材料较多,施工成本较大,并且当遭遇某些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较大、大型的边坡时,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难以运输至边坡上,施工难度较大。

3、授权公告号为:cn110886315a的公开了一种山岭公路岩质边坡支护挡土墙,通过将混凝土浇筑于公路路边上,不再需要浇筑于边坡坡面上,相应的混凝土即不需要运输至倾斜角度大的大型边坡上,降低了混凝土成本,承重柱通过锚杆将边坡以内不稳定、失去平衡的岩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能够有效避免边坡坡顶岩土产生滑移或失去平衡,相比现有技术,挡土墙易于施工,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可适用于坡度大、坡顶与坡底相对高度大的边坡防护工程,适应性广泛。

4、然而现有的边坡支护除了使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大多数还采用底部锚杆深入泥土的方式,抓牢于坡面上,此锚杆式抓牢结构单一,功能性差,例如暴雨发生时,由于坡面湿滑,位于支护底部的锚杆极易从坡面上脱出,或者直接带着泥土从坡面上整体滑落。

5、授权公告号为:cn219364655u公开了一种防止泥土流失的边坡支护装置,通过设置挡墙、植被板、喷灌管实现对边坡支护的加固,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本装置通过挡墙对雨天雨水进行收集,使挡墙的蓄水腔能够快速装满后对挡墙的安装进行加固,避免装置底部的锚杆极易从坡面上脱出,同时蓄水腔的通孔能够对水流进行引导,使水能够经过喷灌管缓慢滴落,从而可对植被板内部种植的植被进行浇灌。

6、然而现有的公路两侧环境所使用的边坡支护装置,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敲击的方式将多根锚杆安装到地面内,在进行边坡工程的临时支挡或者边坡应急抢险用途过程中,通过手动将多根锚杆敲击在地面内,费时费力,在对锚杆拆卸时也较为不便,从而导致对整个边坡支护装置拆卸较为困难;给边坡工程的抢险应急时带来不便;因此在对较高的挡墙固定时存在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抢险应急用方便拆卸的边坡的支护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所述支护板的底部固定有插地板,所述支护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内壁,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一直齿和第二直齿;所述第一直齿的外侧壁固定有挡板,所述第二直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杆,所述挡板远离第一直齿的一侧设有缓冲装置。

3、优选地,位于凹槽两侧所述支护板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l形状,所述第一直齿与第二直齿的外侧壁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限位板与连接槽相匹配。位于第二直齿一侧所述支护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u形状,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匹配的第二锥齿轮。

4、优选地,所述传动杆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有手提板,所述手提板的外侧壁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插槽相匹配。所述支护板的外侧壁开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挡板的底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撑起杆,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过滤板呈u形状。两个所述撑起杆的相同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两个所述撑起杆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导通板,所述过滤板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通板相匹配的过滤槽,所述支护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一组排水管。

5、优选地,所述挡板远离第一直齿的一侧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一组对称的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远离滑动板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辊。

6、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矫正装置,所述矫正装置包括矫正板,所述矫正板转动安装在连接板的外侧壁,位于矫正板一侧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壁固定有水平仪,所述矫正板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矫正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呈u形状,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铺平板,所述铺平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

7、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利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使传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会带动第一直齿和第二直齿进行移动,第二直齿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板进行升降,连接板会带动锚杆延伸至底下,从而实现支护板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同时能够调节支护板与挡板的总长度,提高边坡支护装置的使用范围;

9、s2、当第一直齿带动挡板使其与支护板的高度相等时,能够增加支护装置的厚度,提高边坡的支护效果;

10、s3、利用第一直齿带动挡板进行升降,从而使挡板能够带动过滤板进行转动,过滤板会将边坡内部的积水过滤掉,使边坡在遇到大雨天气时,边坡内的水会经过过滤板进入到蓄水槽的内部,蓄水槽内部的水会经过排水管排出,从而避免边坡内部的水过度浸湿锚杆的周围,使得锚杆固定不牢固,影响支护板的固定;

11、s4、第一直齿带动挡板的升降,能够使挡板带动撑起杆进行升降,撑起杆会带动导通板将过滤槽内部的泥土清理掉,能够避免过滤板发生堵塞,影响边坡内积水的排出;

12、s5、通过在挡板的外侧壁安装转动辊,使得挡板在升降时能够将挡板与边坡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减少挡板升降时所遇到的阻力,方便挡板的升降,同时利用限位弹簧提供的弹力,使转动辊在受到碰撞时具有缓冲的效果,减少挡板在受到边坡撞击时所产生的振动,提高支护装置的支护效果;

13、s6、利用水平仪来检查连接板是否倾斜,当连接板倾斜时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会对铺平板进行挤压,利用铺平板的反作用力,使得螺纹杆会对连接板进行挤压,使得倾斜的连接板能够得到矫正,提高边坡支护装置的支护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利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使传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会带动第一直齿和第二直齿进行移动,第二直齿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板进行升降,连接板会带动锚杆延伸至底下,从而使支护板能够快速安装与拆卸,改变传统的通过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1),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有插地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有安装装置(5),所述安装装置(5)包括支撑杆(55),所述支撑杆(55)固定安装在凹槽(12)的内壁,所述支撑杆(55)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齿轮(54),所述齿轮(54)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一直齿(51)和第二直齿(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凹槽(12)两侧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呈L形状,所述第一直齿(51)与第二直齿(56)的外侧壁均开设有连接槽(52),所述限位板(53)与连接槽(52)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直齿(56)一侧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呈U形状,所述固定板(9)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8),所述支撑杆(55)的一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58)相匹配的第二锥齿轮(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0)远离第一锥齿轮(58)的一端开设有插槽(11),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设有手提板(2),所述手提板(2)的外侧壁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插板(13),所述插板(13)与插槽(1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开设有蓄水槽(14),所述蓄水槽(14)的内部设有过滤板(512),所述挡板(3)的底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撑起杆(511),所述过滤板(5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516),所述滑块(516)的一侧固定有复位弹簧(515),所述过滤板(512)呈U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撑起杆(511)的相同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刮板(517),两个所述撑起杆(51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刮板(518),所述第一刮板(517)与第二刮板(518)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导通板(513),所述过滤板(512)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通板(513)相匹配的过滤槽(514),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一组排水管(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8)包括缓冲槽(81),所述缓冲槽(81)的内侧壁开设有一组对称的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板(83),所述滑动板(8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84),所述限位弹簧(84)远离滑动板(83)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板(83)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辊(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9)的一侧设有矫正装置(4),所述矫正装置(4)包括矫正板(41),所述矫正板(41)转动安装在连接板(59)的外侧壁,位于矫正板(41)一侧所述连接板(59)的外侧壁固定有水平仪(16),所述矫正板(4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2)远离矫正板(41)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挤压杆(43),所述挤压杆(4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活动板(46),所述活动板(46)呈U形状,所述活动板(4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铺平板(44),所述铺平板(4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4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1),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有插地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有安装装置(5),所述安装装置(5)包括支撑杆(55),所述支撑杆(55)固定安装在凹槽(12)的内壁,所述支撑杆(55)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齿轮(54),所述齿轮(54)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第一直齿(51)和第二直齿(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凹槽(12)两侧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呈l形状,所述第一直齿(51)与第二直齿(56)的外侧壁均开设有连接槽(52),所述限位板(53)与连接槽(52)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直齿(56)一侧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呈u形状,所述固定板(9)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8),所述支撑杆(55)的一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58)相匹配的第二锥齿轮(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10)远离第一锥齿轮(58)的一端开设有插槽(11),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设有手提板(2),所述手提板(2)的外侧壁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插板(13),所述插板(13)与插槽(1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开设有蓄水槽(14),所述蓄水槽(14)的内部设有过滤板(512),所述挡板(3)的底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撑起杆(511),所述过滤板(5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51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伟潘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