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路面噪声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和路面的碰撞和摩擦等相互作用,产生的驾乘人员可感知的车内噪声,主要频率集中在20-300hz,是汽车最主要的噪声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在缺少了发动机噪声的掩蔽效应后,路噪声更进一步成为了最受关注的nvh问题。
2、悬架作为连接结构,与轮胎和车身共同构成了路噪声的4条传递路径,而各悬架除了具体各自独立的振动模态外,也存在相互间有特定相位匹配的模态阵型及其振动,且此类共同形成的匹配模态,会造成比单悬挂系统模态振动更显著的车辆振动和车内噪声。因此,识别悬架间特定相位的匹配模态,以及其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进而找出最关键路径从而进行优化,是改善路噪声的高效途径。
3、现有技术无法进行汽车整车边界下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车内路噪贡献量的识别。现有技术中,判断整车边界悬架对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为同时降低两前轮/两后轮胎压,获取路噪声的变化,这种方法比较粗略,其不足如下:<
...【技术保护点】
1.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中,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整车坐标系下,分别采用激振器沿X、Y、Z三个方向对车辆的前车轮轮心进行激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中,对所述前车轮轮心进行激励时的频率为20-300Hz。<
...【技术特征摘要】
1.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中,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整车坐标系下,分别采用激振器沿x、y、z三个方向对车辆的前车轮轮心进行激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中,对所述前车轮轮心进行激励时的频率为20-300hz。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前悬架特定模态振动对汽车路噪声贡献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2中,按要求边界、工况下测试获取转向节至车内前、后排人耳处声学传递函数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煜,姜娟,杨晋,裴子宁,孙智恩,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