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电座、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40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车辆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直流充电插座、交流充电插座。充电座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后端部上设有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二管部包括弧形壁和平直壁,平直壁靠近第一管部;直流充电插座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一管部内;交流充电插座设在第二安装孔和第二管部内。本技术通过将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管部设置成包括弧形壁和平直壁,且平直壁靠近第一管部,该平直壁能起到避让作用,有利于减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既能提高车辆充电座的集成度,同时也能使车辆充电座具有更小的体积,进而降低了车辆充电座在车辆内的空间占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座,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各家主机厂在充电座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多,主要包括分体式充电座和组合式充电座,其中,分体式充电座具有单独直流充电插座和单独交流充电插座,但分体式充电座的装配工序复杂,需单独对充电座进行装配且采用的标准件较多,增加装配工时。组合式充电座的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构造成一个整体,但组合式充电座的体积比较大且重量也比较大,会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不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充电座,所述车辆充电座结构紧凑,体积和重量比较小,方便安装。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直流充电插座、交流充电插座。所述充电座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管部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管部包括相连的弧形壁和平直壁,所述平直壁靠近所述第一管部,所述弧形壁的壁面延伸线所形成的圆形线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外轮廓线相交;所述直流充电插座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交流充电插座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通过将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管部设置成包括弧形壁和平直壁,且平直壁靠近第一管部,该平直壁能起到避让作用,有利于减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既能提高车辆充电座的集成度,同时也能使车辆充电座具有更小的体积,进而降低了车辆充电座在车辆内的空间占用率,优化了车辆的结构排布。

4、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一插座主体和第一尾盖,所述第一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第一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一插座主体。

5、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二插座主体和第二尾盖,所述第二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所述第二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二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二插座主体,且所述第二尾盖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止抵在所述平直壁上。

6、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相对两侧。

7、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发泡密封胶并围绕所述凸台的周向边缘设置。

8、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两侧。

9、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为斜向下设置。

10、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汇流管,所述汇流管具有主体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主体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

11、在一些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为d满足:62mm≤d≤72.5mm。

12、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充电座。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一插座主体和第一尾盖,所述第一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第一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一插座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二插座主体和第二尾盖,所述第二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所述第二尾盖设在所述第二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二插座主体,且所述第二尾盖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止抵在所述平直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发泡密封胶并围绕所述凸台的周向边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为斜向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汇流管,所述汇流管具有主体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主体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为d满足:62mm≤d≤72.5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电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一插座主体和第一尾盖,所述第一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第一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一插座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二插座主体和第二尾盖,所述第二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所述第二尾盖设在所述第二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二插座主体,且所述第二尾盖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止抵在所述平直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发泡密封胶并围绕所述凸台的周向边缘设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李陈勇邵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