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511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系统及方法,上模座、分体压料板、整体压料板和冲头;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与上模座连接,且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能够相对于上模座上下移动,分体压料板与冲头连接,并能相对于冲头上下移动;冲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冲头和分体压料板均位于整体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冲头从初始位置向下运动时,能够带动分体压料板一起向下运动,至分体压料板的下端面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平齐。对侧围外板进行加工时,不需要更换压料板,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目前燃油车型开发的时候需要具备phev(混合动力车)的配置,为了实现燃油车和phev差异化生产,使得左、右侧围外板生产中存在差异化,如图2所示,phev车在左侧围外板上设置油箱口,在右侧围外板上设置充电口,而燃油车型仅在左侧围外板上设置油箱口,右侧围外板上不需要加工充电口。左、右侧围外板上油箱孔与充电孔的生产工艺均包括:冲孔、整形和精冲孔,如图1所示;当围外板经过冲孔和整形后出现沉台,精冲孔时采用压料板压紧围外板,通过冲头对围外板进行精冲孔,加工出油箱口或是充电口,精冲孔时的压料板需要按照沉台进行符型;当生产不带充电口的围外板时,压料板上凸出的部位会同制件干涉,需要拆除压料板后生产,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系统及方法,将压料板设置为分体式,分体压料板能够与冲头一起上下运动,从而在生产带充电口和不带充电口的围外板时,不需要更换压料板,提高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座、分体压料板、整体压料板和冲头;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与上模座连接,且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能够相对于上模座上下移动,分体压料板与冲头连接,并能相对于冲头上下移动;冲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冲头和分体压料板均位于整体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冲头从初始位置向下运动时,能够带动分体压料板一起向下运动,至分体压料板的下端面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平齐。

4、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侧围外板冲孔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

5、第三方面,提出了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的冲孔方法,包括:

6、当待加工侧围外板上需要加工充电孔时,控制冲头带动分体压料板一起向下移动,至分体压料板的下端面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平齐;控制上模座带动分体压料板、整体压料板和冲头一起向下运动,至整体压料板和分体压料板与待加工侧围外板接触;上模座继续向下运动,通过冲头在待加工侧围外板上加工出充电孔或油箱孔;

7、当待加工侧围外板上不需要加工充电孔时,控制冲头回至初始位置,使冲头和分体压料板均位于整体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控制上模座带动分体压料板、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向下运动,至整体压料板与待加工侧围外板接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体压料板,将分体压料板与冲头连接,且分体压料板能够相对于冲头上下移动,从而使分体压料板能够跟随冲头一起上下移动的基础上,当冲头抵住待加工侧围外板,且继续向下运动时,分体压料板不跟随冲头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在生产带充电口和不带充电口的围外板时,不需要更换压料板,提高生产效率。

10、本专利技术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分体压料板、整体压料板和冲头;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与上模座连接,且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能够相对于上模座上下移动,分体压料板与冲头连接,并能相对于冲头上下移动;冲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冲头和分体压料板均位于整体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冲头从初始位置向下运动时,能够带动分体压料板一起向下运动,至分体压料板的下端面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整体压料板上设置避让孔,分体压料板和冲头能够从避让孔中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冲头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冲头相对于上模座向下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块和气缸;支撑块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支撑块与气缸均与上模座连接,且支撑块能够在气缸的带动下沿上模座左右移动,至支撑块移动至冲头上方,或从冲头上方移开;当支撑块移动至冲头上方时,驱动冲头带动分体压料板相对于上模座一起向下运动,至分体压料板的下端面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平齐;当支撑块从冲头的上方移开时,冲头回至初始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分体压料板套设于冲头外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座,上模座能够相对于下模座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与待加工侧围外板的外形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整体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分体压料板与冲头之间均设置弹性件。

9.一种侧围外板冲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的冲孔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分体压料板、整体压料板和冲头;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与上模座连接,且整体压料板和冲头均能够相对于上模座上下移动,分体压料板与冲头连接,并能相对于冲头上下移动;冲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冲头和分体压料板均位于整体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冲头从初始位置向下运动时,能够带动分体压料板一起向下运动,至分体压料板的下端面与整体压料板的型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整体压料板上设置避让孔,分体压料板和冲头能够从避让孔中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冲头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冲头相对于上模座向下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围外板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支撑块和气缸;支撑块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支撑块与气缸均与上模座连接,且支撑块能够在气缸的带动下沿上模座左右移动,至支撑块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山查向阳濮丹丹邢时飞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